阿威视窗(23):常识错 思维拙 绝对观念误导人

阿威

人气 39
标签:

【大纪元9月13日讯】我们这里所指的常识,是指那些没有经过人认真思考、被人们广泛认为“对的”、“肯定没错”的“真理”,这些未经人思考检验的结论可能实为谬误而被当作真理,在人脑里以无形无觉的方式存在,持续很长时间而难以发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一位大学者,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起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也犯了一个这样的错误,把“常识”作“真理”。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则下落得越慢。这个“谬论”伴随亚里士多德智慧的光环也流传了两千年,直至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揭示出事实真相:物体下落的速度不是由其重量决定的,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匀速变化的。伽利略也因此成为近代西方物理学的开山鼻祖。
  
科学上这类例子实在太多了,人们发现人类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推翻前人结论的过程。牛顿是站在伽利略、开普勒等巨人肩上的伟大科学家,他的“万有引力”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真理”,可是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开始挑战“万有引力”学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个网页进一步了解:https://www.epochtimes.com/gb/10/8/1 /n2982755.htm)。“万有引力”不久将被证明是人类对自然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笑话,请大家拭目以待。
  
在科学领域,人们已经认识到,那些越是基本的假设(人们觉得不言而喻的结论,即科学上的常识)越是值得思考,真理好像特别喜欢藏在这些平凡的、不引人注目的假设的背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也是来源于他对于光速的基本思考。如果说在科学上对这些基本“常识”的重新思考,带来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和突破,那么在人类其它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上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一个人白手起家一生能够创立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就足以赢得世人的尊敬了,稻盛和夫在42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他先后经营一百多家企业,居然没有一家亏损,即使在经济最萧条的时候也是如此。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上的秘诀是什么呢?
  
据说稻盛和夫并不聪明,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但是他和上述科学上的巨人有一个同样的思维特点,就是对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认真思考,而不是囫囵吞枣、稀里糊涂接受。请看他怎样对待人们在企业中的“常识”:
  
“遇事若不穷究其本质,只视之为一般‘常识’而随波逐流的话,就不会负责任加以判断;另一方面,人云亦云式的做事……就不是我所说的原理原则式经营:连枝节末叶都要依原理原则去追根究底。在经营上极其重要的会计处理也复如是。我们不能随意套用会计上的常习或观念来任事,务必重新探讨其本质何在,并回归到会计的原理原则上加以思考。……(太多的企业行为)显示人们易受‘常识’的束缚,事后方觉得百思不解。常识只能局限于局部范围,而不是囫囵吞枣或放诸四海而皆准。不受制于常识的框架,视其本质而做正确的判断,并不断积累经验,才是身处千变万化的经营环境中所必要的……这是所有经营理念的基本概念,在会计领域更是非一以贯之的思想。”
  
稻盛和夫把他质疑“常识”、追求本质的思想落实到企业经营上,发明了“阿米巴”这种新的“变形虫”经营组织结构,推翻了企业界会计领域的“常识”,可以及时核算出“变形虫”对组织的经营贡献,最快的应对市场变化,使企业生命常青,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不难看到,无论是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还是当今世界卓越的企业家,他们都摆脱了“常识”而成就自己的发现或事业。这启发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那些被普罗大众接受的“常识”,真正有多少经过了人们认真的思考?其实,人的观念很大一部分就是把‘常识’ 当作真理“道听途说”、“ 囫囵吞枣”而来,落在每一个个体思想中就是自己的“观念”。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呀,怎么能说没有思考呢?
  
其实大部分人的思维都用来学习别人的理论和‘常识’去了,陷在枝微末节中,而不是从本质上思考、重新审视那些人们不加思索接受的基本“常识”。科学家因为重新思考“常识”可以做出震惊世界的发现,为人类矫正“误区”;企业家重新审视“常识”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我们个人重新反省“常识”、审查自己的“观念”得到将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实际上是受这些被自己接受了的、无名的“常识(观念)”左右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与其说是“常识”,不如说是那些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绝对化”的观念——它不那么“绝对”还称不上“观念”呢!正因为我们对它们是如此的“确信无疑”、“不容置疑”、“理所当然”,所以对它们不加思索,也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每天都是依靠它们的惯性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别人说的和这些“观念”不同时,人一概否定、绝不相信,其实这种人的思想已经相当僵化了。殊不知,“真理”往往藏在这些人“绝对”不相信的背面(反面)。正是因为人们这种绝对的“不相信”而使自己失去了了解“真理(真相)”的机会。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我们上面提到的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稻盛和夫等,他们都是非常“纯朴”的人,纯朴得甚至不太会“学习”。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会成功(创立相对论)时告诉人们:正是因为自己对一些物理学的东西理解的比较慢,所以他有机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它们。稻盛和夫也是“只要心有疑虑,无论是怎样的芝麻小事我也要毫不客气的追根究底……我的问题必定全是些怪诞不经的谬论,被人视为门外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别人不加思索接受的东西(“常识”、“观念”),他们是不轻易接受的,看起来是因为他们更懂得思考,习惯从本质上去思考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纯朴”的本性,促使他们凡事认真寻根问底,绝不人云亦云。
  
好在真理也偏爱这些“纯朴”的人,结果他们在“常识”的反面找到了真理,是不是如此?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自己认为的“常识”或自己的观念,也许您也会发现—–果然,“真理”常常存在于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的反面(人不经意的“绝对正确”的观念的反面),新的人生从“常识”的反面开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阿威视窗(13):巾帼女 明真相 笔恩天下张纯如
阿威视窗(14):大陆事 历史沉 真相要等多少年
阿威视窗(15):人浑浑  天昭昭  真相即在七.二零
阿威视窗(16):时代新生命谜不负天命枉此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