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体贴妈妈的双手 挥去恼人的湿疹

李郁玫

人气: 13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3年05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郁玫报导)春夏季是湿疹好发季节,许多妈妈在此时都被湿疹所苦,因此儿女们在看到妈妈辛苦做家事的同时,也应该体贴那双历经风霜的手,减少妈妈湿疹复发的风险。

一名45岁女性,四肢经常长出水泡,局部红肿搔痒甚,特别在手指末梢部分,遇天气季节变化或夏季天热时,发作得更加厉害;平时遇水或洗碗后,也是症状加重,接受西医外用药治疗仍反复未愈,因此前往中医求诊。经中医给予健脾清利湿热、祛风等中药调理1个月,再配合饮食调理后,四肢水泡样丘疹发作搔痒频率及程度大幅减少,即使再遇天气变化,也不再复发严重。

产生湿疹的原因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院区中医妇科主治医师陈怡如说,湿疹是春夏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皮肤炎症,症状特点为局部丘疹、渗出物、红肿,亦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且经常反复迁延。目前确切成因仍不明,一部分来自内在因素,如遗传、饮食不当、精神紧张、失眠等,一部分来自外在因素,如气候改变、日光、干燥、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

从中医角度而言,湿疹称为湿疮、浸淫疮、血风疮等,并对不同部位的湿疹进行形象阐述,如对耳部的湿疹称为旋耳疮、阴囊湿疹称为绣球风、手部湿疹称为鹅掌风。病因与“湿”、“风”、“热”有关,诱因包括先天体质虚弱或遗传自父母,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喜食冰凉甜腻食物会导致脾胃损伤,运化水分不佳造成“内湿”体质,若再加上气候转为湿热,或因生活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导致“内外湿”相合而诱发湿疹,由于特色是重浊、趋下、黏腻留着难去,因此反复不愈。湿郁久了则容易化热,表现为皮肤焮红、灼热、发斑发疹等症状。“风”的特色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故搔痒症状中医视为风邪。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在治疗湿疹上,急性期表现为皮肤潮红热肿胀,继而红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有渗出液,剧烈搔痒,此时重点在祛风利湿清热止痒,常用方如消风散、龙胆泻肝汤。亚急性期时,潮红多较轻,水肿明显,搔痒抓破后的糜烂渗出液较多,此时多着重在祛风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薏苡仁汤等。

当进入慢性期时,皮肤表现粗糙肥厚,有明显搔痒,表面可有抓痕、血痂、苔癣化及色素沉着,如富贵手多呈现此种状态,此时应着重滋阴养血祛风,或活络气血,方多用当归饮子、当归四逆汤等。

以长期而言,最重要的是脾胃调理,才能避免湿邪缠绵不去与反复发作。陈怡如提出,平常食疗上可多食用薏苡仁、红豆、山药、芡实、绿豆、冬瓜等健脾利湿食材所做成的药膳。在外用药上可用马齿苋50g、黄柏30g、苦参30g、地榆30g、地肤子15g煮水,加入30~40℃水浸浴15分钟,具有敛湿止痒、杀菌、抗过敏等功效,此方式适用于以皮肤渗出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亚急性湿疹,但不适合苔癣样变的慢性湿疹。

至于富贵手的患者,陈怡如建议,在睡前将双手涂上薄薄一层凡士林,带上棉布手套,以加强保湿润泽效果,同时在饮食上亦可多加强一些滋阴养血食材,如芝麻、枸杞、白木耳、黑木耳等。

陈怡如提醒,日常生活上也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油漆、洗洁精、橡胶等,若必要时可先戴上棉质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或其他材质的手套做事;要避免热水冲洗患部,减少搔抓;另一方面还要避免过度熬夜、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并做适度运动,增加免疫力,如能再同时配合中医药物调整,则可让湿疹不再复发。

*湿疹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 少吃寒性食物、冰凉饮品、过甜食物、过于油腻、辛辣、炸物等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脾胃运化,长期食用容易生湿。
2. 少吃燥热性质食物(如胡椒、姜、葱、蒜、洋葱)、刺激性的食物(如浓茶、咖啡、酒等),以及麻油鸡、十全大补汤、人参等补品,这些食物会引发体内的热与湿结合,加重炎症反应。
3. 少吃不新鲜或容易过敏的食物、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剂等,以免引起湿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