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纪念国军抗战,光复民国大陆”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潘晴:中华民国抗日战争对全球二战战局的贡献

——中国远征军的故事(一)

人气 584

【大纪元2015年08月31日讯】70年前,在抵抗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曾有过一场坚苦卓绝的民族圣战;上演过一部悲壮恢弘的英雄史诗;这就是持续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包括八年的全面抗战)。在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在蒋委员长和国民政府的领导下,无数国军将士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向世人证明了——他们才是70年前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真正的中流砥柱!

70年过去了,当年弥漫的硝烟早已远去,但尘封的记忆却开始复苏,近年来,在许多人士的努力下(如在座的辛教授、丁毅兄等),国人开始反思历史,追寻真相,寻找一个曾经属于中国人的荣光。我的发言,将从追忆一段二战往事开始谈起,告诉各位一个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因为在70多年前,我家中的长辈曾经是中国远征军中的一员,参加了入缅作战。

这是一段后人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它也是我本人关注二战历史的缘由。多年前,我的表哥曾写过一篇追忆父母的文章,并附上了两张珍贵的老照片发给了我。这封信,曾深深触动了我,从那时起,7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滇缅战役,哪些魂归异乡国军将士的故事,就开始进入了我的视野。

2013年,我去泰国参加一个会议。会后我专程去了泰缅边境上的桂河大桥,在那座世界闻名大桥边上,我看到了一座“华军碑”、一座“孤军墓”,在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十多万将士战死在缅甸战场……其中有三万多战俘被押到泰国修建桂河大桥和死亡铁路,在这里饿死、病死、累死,最后被杀死,死光了,也被人们遗忘了……”

这座篆刻着“中国远征军功高如天,中华英烈浩气长存”的纪念碑,是一位默默无闻,极为普通的泰国妇女,她典卖了自己的房地家产,为这些无人祭奠的中国军人捐建的。她不光捐建了这座碑,她还亲手建造了“孤军墓”,最后她贫病交加,活活地累死了。……她的名字叫碗尼帕。

碑文中的这段话,令我久久难以忘怀:“中国远征军十万将士的忠骨何在?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也被人们遗忘了,成为孤魂野鬼,漂移在东南亚的崇山峻岭之中,没有人为他们建一座墓或立一块碑,十万阵亡将士的英名,连同他们的丰功伟绩化作了长空烟云……”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千古英雄,魂归何处?——啊!令人唏嘘不已的孤军泪!……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二战胜利七十周年,这也是恢复他们的英名与荣光的时刻,而我要说的,正是他们的故事——在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十万将士出国作战,那一幕悲壮、惨烈、震撼心扉的感人故事!

以下是我第一阶段发言的内容,希望与各位来宾与专家们分享与交流。

“坚苦卓绝、碧血千秋”/中国远征军的故事

——国军第五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悲壮历程

一、抗日战争中,国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所发动的第一场攻坚战役——“血战昆仑关”。

二、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初期,取得胜利的几场战役——同古保卫战、仁安羌大捷、棠吉攻坚战。

三、盟军战区长官史迪威,在缅印战场上的指挥失误,中国远征军在“曼德勒会战”中全面溃败。

四、中国远征军兵败野人山,戴安澜师长壮烈殉国,数万国军将士埋身异乡——历史真相之探源。

附:我们都是“二战”辛存者的后代

在写下这个发言提纲时,我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因为许多回忆被唤醒了!几天前,我转发了一篇文章给丁毅兄,这是高健先生为追忆他父亲的抗战生涯而写的,标题是:“黄埔军魂与中正剑”。读了之后,我很感动,特别是读到高健的母亲抱着大哥逃难的那一段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仿佛时空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当年我母亲和外婆等亲人,就在逃难的人群中。……在炮火和轰炸中,江城武汉,一片狼籍,尸横遍野,残肢满地,被扔下的孩子在哭泣哀嚎,无数的人挣扎着落入江中,成千上万的难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逃离战火……

武汉会战时,外公在战乱中去世,而家中的男丁都在前方打仗,连四姨妈也上了战场。五叔公范熙绩闻讯赶来后,扶尸痛哭,悲痛欲绝。但战事紧张,只能留给外婆300元奠银后便匆匆离去。当时他是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的中将参谋,兼湖北省保安司令,而蒋委员长正在武汉指挥战事,他军务在身不能离开职守。无奈,家里的事只能放下。而妈妈的两个堂兄范中骥(黄埔七期)、范中炎(黄埔八期)此时又正在战场上,因此只有三姨妈、五姨妈和外婆几个女人匆匆将外公下葬。

当时的武汉,日军每天都出动多架次飞机狂轰滥炸,满城都是大火和废墟,外公寄存正于协平洋行的24箱珍贵文物(包括他一生的著作)全部被焚毁,范家老宅也被炸毁(家也没了)。此时,国破家亡,家徒四壁,悲痛欲绝的外婆在逃难上路前,一定要三姨冒着炮火过江把我妈妈接回来(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轰炸,年仅六岁的妈妈,当时寄放在乡下的亲戚家。)当三姨带着妈妈穿过炮火纷飞的封锁线回来时,外婆紧紧抱着妈妈泪如雨下!但年幼的振中舅舅却没有能够回来,在战火纷飞中夭折于乡下。几天后,武汉就沦陷了。武汉会战,国军将士伤亡人数是25万,但至少有几十万老百姓死于了那场战火。这就是那场战争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灾难!

今天,在我们回顾那段经历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与历史对话。盛雪女士曾说:“我们都是民国的后人”。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继承者,因为历史的血脉无法割断!但更准确地说:我们都是那场战争幸存者的后代!包括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如果你们愿意回首过去,就知道,你们的前辈都曾与那段历史有关。以我家为例,有三位亲人死于那场战争。多年来,我母亲一直深深地感激着三姨,是她冒着炮火救回来了我母亲的一条命!否则,一个六岁的孩子,是无法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这也是前不久三姨去世时,我内心非常难过的原因。

奔赴战场的姨妈范四维(当时正就读于武汉艺术学校),与当年无数的热血青年一样,冒着炮火和枪林弹雨,在前线抢救伤员,组织歌咏队鼓舞士气,被称为“战地百灵鸟”,当年她参加了第五军的战地文工团,也因此认识了年轻的军官罗克欧(黄埔十期、中央军校外语班毕业,时任第五军200师“国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少校营长)。在“浴血昆仑关”之战役中,罗克欧立功受奖。当时,这一对年轻人深受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的喜爱,于是亲自为他们证婚。“昆仑关战役”之后,四姨妈与姨爹在广西战地举行了婚礼,总算在悲惨的岁月中,为家中亲人带来了一些欢笑和安慰!

下面是在经历了文革抄家、批斗之后仍珍藏下来的两张老照片(更多的照片都已在那个年代中销毁和遗失了),因为是姨爹、姨妈的结婚照,才被我表哥偷偷地保存了下来,如今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了。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一代中国青年在战火纷飞中走过的人生足迹。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证婚人,主婚人为时任第五军中将副军长兼参谋长黄翔,范中炎(黄埔八期,妈妈的堂兄)。(作者提供)

范四维与罗克欧的结婚照,后排左三是主婚人副军长黄翔,前排左二是花童杜致礼(杜聿明军长的女儿,后来与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结婚。)(作者提供)

别看这结婚证和照片已泛黄,但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磨难,表哥仍能不畏政治压力,将其拿出来慰籍亲人,可见他缅怀父母,直面历史,纪念国军在抗战中牺牲将士的勇气。

不久四姨爹随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十万国军将士在缅甸与日军浴血奋战,拉开了一幕悲壮的战争画卷!在此次会议中,我会将这个故事介绍给各位与会的朋友,因为它惨烈、悲壮、震撼、感人!

在今天的和平岁月中,我们缅怀那段历史,是希望人们记住:战争、侵略、杀戮、掠夺、奴役、强权与帝国梦!这所有的一切,就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根源!而历史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你、我、他,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那场战争幸存者的后人!而直到今天,人类的悲剧还在延续中……

--转自北京之春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人民日报的“抗战中流砥柱”谎言
【透视中国】辛灏年: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鲍彤:抗日战争的真相和教训(一)
佚名:有多少中国人不知道的抗战史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