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领袖蒋介石》第九章——抗战时期中华民国的教育事业

《抗日领袖蒋介石》连载(31)生养教化 国之根本

作者:袁定华
font print 人气: 1730
【字号】    
   标签: tags:

第一节 生养教化 国之根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立身之本就在于千百年来传承不绝的优秀文化道统。这种传承不息的优秀文化海纳百川,内涵丰富,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入则孝,出则悌;温、良、恭、俭、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慈、诚、信、礼、敬、学;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等等等等,正是这高尚而丰富的道德理念,铸就了优秀充实的传统中华精神文明。

民族的发展增长在于生养,国家的兴旺强盛在于教化。生养教化乃民族之大事,国家之根本,所以生养教化贯穿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体的教育事业之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第十八》)古人认为: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物之理,为人之道。因此,古圣先贤都把全民族的教育事业当作首要大事,强调“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第十八》)所以欲化民成俗,必须从教化学习开始做起。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术(sui):同“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学记第十八》)由此可见古代的教育事业安排的井井有条,逐步深入:闾中有塾,党中有庠,术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邻心悦诚服,使远邦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学主张,所以在古代,教育已相当普及,即使是平民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他的教育事业成功与否,踏入国门一看便知。所以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二十六》这是成功的典范。

如果教育失败了,一个国家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礼记•经解二十六》

由此可见,古圣先贤把教育事业的成败将会给民族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讲述的是何等的透彻明白。

我们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古代,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一套生养教化,教学育人的成功经验。千古圣哲孙中山先生,对这套成功的经验曾给于充分的肯定与极高的赞扬。中山先生在讲解《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时告诉国人,中国人要重塑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不仅要自重自尊,更要恢复固有的民族智能,极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孙中山先生说:“我们旧有的道德应该恢复以外,还有固有的智能也应该恢复起来。我们自满清征服了以后,四万万人睡觉,不但是道德睡了觉,连知识也睡了觉。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精神,不但要唤醒固有的道德,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中国有什么固有的知识呢?就人生对于国家的观念,中国古时有很好的政治哲学。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全。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这种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本属于道德的范围,今天要把他放在知识范围内来讲,才是适当。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功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失了民族精神之后,这些知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正心、诚意的学问是治内的功夫,是很难讲的。从前宋儒是最讲究功夫的,读他们的书,便可以知道他们做到了什么地步。但是说到修身、齐家、治国那些外修的功夫,恐怕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专就外表来说,所谓修身、齐家、治国,中国人近几百年以来都做不到,所以对于本国便不能自治。外国人看见中国人不能治国,便要来共管。”《孙中山全集》第九卷P247—248“《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版)。

中华民族生养教化的理念具有鲜明的特征:即首先教导受教育者如何做人,再教人如何做事。人生在世,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如果满脑子都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邪念,且认为只有斗才其乐无穷,那决非人类的行为,必是畜生的行径!怎样才算做好了人呢?即使在皇权帝制时代,中华民族即具有:“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传之三章》)的共识,因为大家都做好了人,从而便形成了良好的和谐、默契的人际关系。所以古代便能出现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古代的中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孙中山先生多次告诉我们,那时中国的强盛是世界独强,而不是后来的列强。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文化、道德内涵,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善长恶消为之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格物,为善去恶是良知;
以诚待人•以德立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民情虽有顺逆从修齐治平可造盛世•官品本无高下能廉明公正才是青天;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
…………
…………
…………

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名言警句,实在是太多太多,散见于历代的名著典籍之中,是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他们都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治学,如何做事的伦理道德,且向人类社会传递着一个鲜明的信息,即凡是道德人格完善的人,皆是唯心(诚意正心)而不唯物,唯心可保持人类的良知,唯物则必定物欲横流。若将唯心、唯物二者再上升为主义,不容讳言,则更是如此。所有这些,正是炎黄子孙们对于中华传统文明总和的共识,要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就必须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即是家天下时代的帝王天子,亦概莫能外。所以古圣先贤们特别强调:“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学•经一章》)

正因为如此教育学习的结果,举国上下,全体国民才能凝成一致的道德观念:“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大学•经一章》)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优秀的教育思想,世世相因、代代传承的教育内容,是先民们人生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殿堂的瑰宝。从上古以至于孙中山先生所开创的中华民国传承不息,如今在中华民国的台湾省,历史悠久的文化道德传统文明,正在遍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过纵观中华大地,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旦背离中华传统文化文明,则必定导致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惨剧。如今大家忧心忡忡,无论大事小事,动辄高喊要从娃娃抓起,这动辄要从娃娃抓起的高喊声,实在是令人迷茫。从娃娃抓起?谁来抓?抓什么?如何抓?这抓娃娃的人又该由谁来抓他们呢?自鲁迅高喊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以来,在一个已厉数十年迷失文化方向的环境中,谁能具有来抓娃娃的资质呢?如果不能从历史症结的根本上做出符合全民利益的根本性的大转型,则所有的高喊,毫无疑问,都将成为装腔作势的空话!漫无目标的瞎喊!

(未完待续)

——转自《黄花岗杂志》第五十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九三七年七月九日,蒋委员长下令在四川的何应钦立即驰赴南京,着手编组部队,准备全面抗战。并且指示来在庐山的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火速下山,率领中央军两个师北上平汉铁路的保定或石家庄。此外,更令调山西太原、运城方面的部队向河北省石家庄集结。同时,又命令各军事机关准备总动员,并加强各地戒备体制;至于对负责河北军事的宋哲元,更电令促其坚定决心及加强警戒如左:‘守土应其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应付;至谈判尤须防其奸狡之惯技,务须不丧丝毫主权为原则。’(《蒋总统秘录.第十三章.卢沟桥事变》)
  • 卢沟桥事变,平津沦陷,日本好战的狂潮席卷全岛,日寇决定扩大战火,抗战形势为之大变。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立即向全国军民发出准备全国应战的号召。
  • 西安事变之后,中日之战一触即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九一八事变已经五年,日寇侵华的铁蹄,正在一天天的深入中华大地,由东北而华北,由沈阳而平津,中华民族正处于绝续存亡之秋。举国上下一片同仇敌忾的肃杀之气,要求抗日、收复失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 淞沪之役,苦战3月,国军损失虽重,但重要的是实现了蒋委员长的战略意图,改变了日军侵华的进攻走向,分散了日军的兵力部署。从而为将东南沿海地区的战备物资、工厂企业向内地转运、迁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此后以中西部,尤其以西南部的地理环境、人力物力作为持久抗战,最终打败倭寇的广阔战场奠定了基础。
  •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迅速集结兵力,占领平津,攻击矛头直指中国铁路两大动脉:平汉线与津浦线,从而形成由北向南推进的作战态势。从华北跨过黄河直达长江北岸,其地理环境是一马平川,这非常有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为了改变日寇这一作战轴线,蒋委员长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日寇原本就有侵占上海的意图)与日军在淞沪地区展开了一场对决战。
  • 1938年的临沂战役中,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卒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胜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经过这次战役,人们对张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不久之后,张自忠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在潢川与敌血战十日,重创日寇于河南潢川,随即被晋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进驻鄂西荆门县一带,在汉水两岸与日寇展开了周旋。
  • 一九三八年二月初旬,鲁南保卫战进入紧急阶段。日军阪垣、矶谷两师团正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并策应津浦南段敌军的攻势,企图合攻徐州。
  • 侵华日军占领滕县后,即沿铁路直趋临城,然后以一部仍沿铁路南下,牵制我军主力,另以一部由临枣台支路直趋台儿庄,企图截断陇海路而拊徐州之背。
  • 1938年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侵略目标:九衢通汇的武汉三镇。日酋决定先以一部兵力攻占安庆,作为进攻武汉的前进基地,然后以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以北地区,由武胜关攻取武汉,另以一部沿长江西进。后因黄河决口,被迫中止沿淮河主攻武汉的计划,改以主力沿长江两岸进攻。5月4日,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其司令官畑俊六指挥第2、第11军共约140个大队25万兵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冈村宁次指挥第11军5个半师团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东久迩宫稔彦王指挥第2军4个半师团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以及海军及川古志郎第3舰队120余艘舰艇,日本第一个飞上天的飞行员德川好敏的航空兵团500余架飞机,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5个师团分别担任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
  •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日寇侵略气焰十分嚣张,凭借庞大的军事力量,相继占领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尤其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武汉是重庆政府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拥有2700多架飞机的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施空袭和轰炸,同时在中国到处狂轰滥炸,激起举国同愤。当时,有人主张派飞机去轰炸日本,以血还血;有人认为不能冒险行动,中国空军314架作战飞机,经淞沪会战、南京战役已损失惨重;也有人主张飞机去日本散发传单,提醒日本人民不要受军国主义欺骗、做侵略中国的工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