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缩龙成寸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110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一年,宋朝神武大将军钱惟演,在洛阳修建了一座驿舍。竣工之日,宴请欧阳修和当时的著名学者谢希深、尹师鲁三人,请他们各为新驿舍写篇记文。

两天后,三位学士都把文章送来了,谢希深写了五百字,欧阳修写了近六百字,而尹师鲁只写了三百八十余字。经过比较评选,一致认为尹师鲁的记文,不仅字句精练,文采灿然,且叙事完整,结构严谨,是三篇文章中的上乘。

欧阳修十分钦佩尹师鲁锤字炼句的功夫,当天就带着酒,去登门拜访尹学士,向他求教。尹师鲁见欧阳修谦恭诚恳,便与他彻夜长谈。告诉他说:“自古以来的短章圣手,无不刻意炼字、炼句、炼意。炼字如缩龙成寸,凝水成霜,使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欧阳修听得连连点头。

欧阳修回家后,重新挥笔为钱惟演写了一篇《驿舍记盛》,结果比尹师鲁的那篇记文,还少二十个字,文章也十分精彩。

【附言】这篇短文的价值很高,蕴涵量很大。谁想写一笔好文章,请从此始;谁想做个好作家,亦请从此始!

(据清代《渊鉴类涵》)@*#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红学”是我国一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一词的由来,据清末李放的《 八旗画录》说:“光绪初年,京朝士大夫尤喜(人名)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这是“红学”一词,见诸典籍的最早记载。
  •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十二岁就中了神童举,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然而,他一生很不得志,只在朝廷和地方上,担任过几年“清职”或“参军”、即县令之类的小官。而那些才疏学浅之辈,凭借趋炎附势、攀龙附凤之技,而青云直上,且神气十足。杨炯对此辈,嗤之以鼻,并常常借机对那些酒囊饭袋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 同治年间,南方有个名叫谢松岱的穷书生,进京赶考,没有中第,正心灰意冷之时,忽然想到偌大的考场,一片研墨之声,费去了许多工夫,实为书生之苦。于是他灵机一动,将研好的墨汁,端到考场外面兜售,颇得众考生的欣赏。
  • 一年之后,又值中秋佳节,苏东坡在官邸设宴,招待名流雅士,共赏皎月。席间,有个梨园艺伶楚琼,她为众宾客弹唱了一曲《惜分飞》,众人听得如醉如痴,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 据清朝文学家袁枚《随园诗话》记载:杭州有个官员赵钧台,一次出游苏州,听说此地丽女如云,便想在苏州娶个娇妾。
  • 文天祥被俘后,历经三年的折磨与凌辱,在狱中宁死不屈。可是,他的胞弟文璧却很不争气,当元军直下广东时,身任惠州知府的文璧竟不战而降。
  • 司马光让步了,只得举起杯盏,呷了一小口。可是王安石直至宴席散时,仍滴酒未沾。司马光表示佩服,说:“贤兄比我强,连铁面黑老包,你都抵得住!”连包拯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 清朝乾隆大学士纪晓岚,自幼聪慧过人,擅长属对,且善随机应变,巧言应对。
  • 郑板桥的诗、书、画,在国内外早享盛名。殊不知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还是个十分幽默的诙谐文人。
  •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据传其花烛之夜,曾经受到新娘一番别开生面的考试,险些未入鸾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