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文史】萝卜来福 名宰相吃萝卜为谁白头?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1498
【字号】    
   标签: tags: , ,

到了小雪节气,秋天的气息绝响了,萝卜大量登场,为冬天节气作了代言。拈刀一断,爽脆声中,萝卜应声敞开冰清玉纹。这肥滋滋、水嫩嫩的蔬菜真是上天给冬天送来的厚礼!

来福‧莱菔--山庖珍烹 萝卜甜羹

自古以来,萝卜的名字变换了几次,地方俗名也很多[1],我特别喜欢“莱菔”这个名,它就和“来福”谐音!俗谚说“冬吃萝卜(白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把萝卜放到冬天的料理食谱中,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放翁(陆游)有一味“甜羮”,放翁取名叫“山庖珍烹”。他用山地的菘菜(萝卜的叶)、莱菔(萝卜)、山药、芋这些香蔬作羹,连一点酱、醋都不用,山药、芋的自然黏稠融入萝卜的清甜,浓稠的甜羹自然天成,让八珍都让位了!

萝卜在唐代之前称“莱菔”;萝卜的叶叫“菘菜”。(曾汉东/大纪元)

《甜羮》
(题注:菘、芦服、山药、芋作羮)
山厨薪桂软炊秔(同粳),旋洗香蔬手自烹。
从此八珍俱避舍,天苏陀味属甜羮。

透过放翁对天然“山庖珍烹”的赞颂,启发了我们的味觉。现代的究极饮食也是讲究自然天成的美味,选搭季节时菜,透过烹煮调理把天地蕴藏在食材中的美味释放出来。放翁这一道只取原味不要人工的“山庖珍烹”,就是天然的极致一品。

萝卜 百蔬中最有利益

陆放翁的“山庖珍烹”赞美了萝卜的甜美,《本草纲目》则推荐了萝卜的功效是百蔬中最有利益的,能“利五脏、轻身,令人白净肌细”[2]。

李时珍称赞萝卜是百蔬中最有利益的,所含营养素丰富,可利五脏。(容乃加/大纪元)

李时珍还说了萝卜的吃法,大凡你想得出来的料理方法都可以用在萝卜上,它“根、叶皆可生、可熟、可葅(音拘,同菹)、可虀(音积)、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腌菜、咸菜称为葅,细碎的辛辣菜称为齑,周代时就将这些腌渍菜献祭给天神、先祖。《诗经》中也提到用菹祭先祖。[3]

东洋风欧式腌渍萝卜(ALEX/大纪元)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这个俗谚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到了,北地腌渍越冬菜的季节也到了。萝卜四季都产,在冬天里,从地里挖出来的鲜蔬萝卜,为寒冷雪地老百姓解决了冬天蔬菜酷缺的问题。萝卜成了冬天腌渍酸菜、辛辣菜、咸菜的重要来源。

古人早知到萝卜辣泡菜的美味。(李裕贞/大纪元)

“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中医建议人冬天煮萝卜时加上姜可以暖身,两相搭配相得益彰。老天爷为人间生活的问题都备好了处方,就看人会不会用、惜不惜福了。

战时名宰相寇准 吃萝卜为国白头

合欢山的高山萝卜花在夏日下绽放。(台大山地实验农场提供)

吃萝卜有百利,在《本草》中记载了不少萝卜疗病效方,但是吃萝卜有一忌,就是不能和地黄这一味药同食,会令人头发发白。[4]然而,宋朝的名相寇准(公元961-1023年),明知这个禁忌,反而故意犯忌,到底为了什么?

说起寇准,就让人想到北宋的“澶渊之役”的胜战。寇准年少时是个豪爽又时尚的簪花少年。他爱冶游、宴客作乐胜于读书研究。后来有一天,他母亲沉痛的教诲让他毅然决然地脱胎蜕变,从而努力研读圣贤书,在宋太宗时得到进士及第的成果。

忠胆卫国的寇准。图是清宫殿藏画本寇准像。(公有领域)

宋代王君玉所着《国老谈苑》说[5],寇准三十多岁时,宋太宗知道他有才能,虽想用他又觉得他太年轻,因而犹豫着。寇准知道了,就想把自己“催老”。他服地黄同时吃萝卜,没多久头发和胡须都变得像雪一样白。

寇准在朝任事,敢言直谏。宋太宗驾薨,契丹辽国趁着宋真宗新君初立,常常侵犯边境。不出数年,辽的军队已经兵临澶渊(又称澶州,河南濮阳县)城下,直逼河对岸的宋都汴京。“兼资忠义,善断大事”的寇准被老臣毕士安举荐,临危受命出任了宰相。

当时满朝中都是求和的声音,善断大事的寇准力排众议,提议御驾亲征。果然,在宋真宗领军之下,寇准与前线的杨家将们演出一场“将相和”,匡扶大宋于倾危。澶渊一役打出了令宋军振奋的胜战,阻赫住了契丹军兵的犯进,保住了宋朝百年的平靖。有了澶渊胜战的屏障,北宋从而开展了百多年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局面。

宋人画的《清明上河图》显示了北宋的繁荣面貌。(图:传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寇准在北宋一朝出战入相三十年,清廉自守,未曾营造一间私人的宅第。处士魏野的诗句“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赞颂他这位宰相清廉奉公、无私无我,寇准的名声也一路响传到疆外胡族中去。有次北方辽使来访,就在宴席上一一端详宋朝的几位宰相,然后特地问翻译员:“哪一位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呀?”[6]

莱菔来福‧自然天成

莱菔--萝卜真是天地间一宝,清清、白白的它不仅在四季、在隆冬带给人幸福的甜羹珍味,它又像一面亮晶晶的镜子,映照出中华名臣名相冰清玉洁的气节与操守。没有天造地设之功,又怎能有这样自然天成的相遇呢?!

-参注-

[1].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莱菔》:“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莱菔乃根名,上古谓之芦,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

[2]. 《本草纲目·菜一·莱菔》:“根、叶皆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时珍曰︰“多食莱菔动气,惟生姜能制其毒。”

[3]. 《诗经.信南山》称颂:“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4]. 《本草纲目》汲引:思邈曰︰萝卜质性“平,不可与地黄同食,令人发白,为其涩营卫也。”;李九华云︰“莱菔多食渗人血,则其白人髭发,盖亦由此”。

[5]. 原文:寇准年三十余,太宗欲大用,尚难其少。准知之,遽服地黄,兼饵芦菔以反之,未几,髭发皓白。

[6]. 寇准的人生也有受谗遭贬落寞的时候。天禧四年,寇准受奸佞谗言所害贬官道州司马。寒冬时到了当地,连一间居所都没有。当地百姓知道寇准这位澶渊之役的宰相来到,争相荷土运木,自动自发为寇准盖起了公馆。

@*

-点阅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灼灼有芳艳,临风轻笑久!小小一蓼吸引了代代华夏子民的青睐,到底蓼草还有什么美妙精彩之用?荀子劝学说青出于蓝和蓼有什么关系?蓼菜成行只能用来吃吗?看越王勾践怎样用蓼克己治国?
  • 秋花最是葵花好,天然嫩态迎春早!秋葵是百菜之主,四时之馔,古人早就传说。战国时代鲁国有漆室女,明智洞察国家处境有“葵忧”;杜甫乐道安命,追随唐虞饭葵堇,纯真自在,不分物我、万物一体。秋葵“花心”几家懂得?
  • 九月九日重阳将到,秋山上、绮窗前茱萸结实成熟了,逢寒露清香更芳烈。茱萸的香不同兰桂,“茱萸自有芳,辛烈独擅名”!在茱萸女身上展露无遗。每逢九九重阳佳节,茱萸倍流芳,年年伴人细回味!
  • 仙菊遇重阳,“吾家满山种秋色,黄金为地香为国。”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靖节先生陶渊明与菊共鸣:“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天不能没有菊花,没有菊花的秋天不仅失色,而是失了正色;九月九日不能不道菊花,重阳无菊就无味了。
  • 枫叶染出歙赩秋色,唤春回。王实甫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让人量身订做自己的相思。枫香、枫宸……乾隆皇帝在枫香阪道上思想起前辈帝的仁君风范……
  • 生物科技界对银杏能够孑遗二亿多年的青春活力一直很投注,然而,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的种活银杏树的窍门更是耐人寻味,就说要把银杏种活就不能让它落单,必须……,阴阳相感之妙如此。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