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如玉 先秦君子具真正的贵族风范

文/刘晓

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图为周朝玉环。(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250
【字号】    
   标签: tags: , ,

先秦时期,尤其是传国近八百年的周朝,是一个君子辈出的时代,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邵穆公、仲山甫、郑武公、卫武公、曹刿、叔孙穆子、管仲、鲍叔牙、晋文公、晏子、狐偃、赵衰、赵宣子、范文子、魏绛、祁溪、叔向、赵襄子、子产、伍子胥、范蠡、师旷、老子、孔子、孟子……他们不仅具有内在的美德和智慧,而且举止优雅得体。他们就是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的君子。

“文质彬彬”的君子,不仅具有内在的美德和智慧,而且举止优雅得体。图为周武王立像。(公有领域)

按照《周礼》规定,当时的贵族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在小学阶段除了要学习识字外,还要学习洒扫进退规矩和礼、乐(音乐和舞蹈)、射(箭术)、御(驾车)、书(书法)、数(算法)这“六艺”。到了大学,则学习更高深的思想道理和将来从政的各种本事,科目如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

从小在如此教育下长大的贵族精英,长大后自然成为社会的表率、成为治国的良才,并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周朝的君子非常讲究风度,这可以从他们的服饰打扮和言谈举止看出来。

根据礼制,周朝的天子和贵族、士人、平民在衣着的形制、颜色、花样上都有定制。《白虎通‧衣裳》中说:“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苍,士羔裘。”即天子穿白色狐裘,诸侯穿黄色狐裘,大夫穿青色狐裘,士子穿的是羊皮裘。天子、诸侯的裘,一般使用全裘而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古人所穿的裘衣,毛朝外穿,而在裘外另加罩衣(裼衣)。

除了服饰上存在等级差别外,佩饰上也是如此,如佩玉。《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音同‘齐’)组绶,士佩瓀(音同‘软’)玟而缊组绶。”组绶,指佩玉的丝带。君子佩玉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的品行要像玉一样。

西周 龙纹玉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这就是古人所称玉所蕴涵的五德。君子如玉,就是要兼备仁、义、智、勇、洁的德行。

《诗经‧卫风‧淇奥(yù)》中有这样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地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君子之美德也是通过学习和人生中的磨砺与修为才可以达到的。

对于先秦君子而言,服饰打扮应该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相符合,要表里如一,由外在美能窥见其内在的修为。君子的修为除了可以从其穿着打扮得以窥见,最主要的是观察其言谈举止。《国语‧周语下》说:“夫君子目以定礼,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以处义,足以步目。”意思是说君子一切都要依照礼而行,用眼来观察,用脚来行动,从他的外表就可以知道其内心。

在言谈举止方面,《礼记‧玉藻》中规定,君子的住处总要对着门,睡觉要头朝向东面。如果出现疾风、迅雷、暴雨,则预示着情况会发生变化,所以即便是在夜里也要起来,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在上朝的头一天晚上要斋戒,要住在中门外的寝室中,不与妻妾同寝,还要沐浴更衣。出门前,府中掌管文史的人会递上象笏,上边记载着要与天子对答的内容和拟讨论的事情。君子在整理好仪容、系好佩玉,并确定玉的声音如常后才出门。出门后向自己的属下作揖告辞,登车时要容光焕发。

君子走路的时候,身体要保持正直,脚步轻快。在庙宇中,要虔诚庄重,以示不敢轻慢神。在朝堂上,要庄严恭敬。君子要做到“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意思是君子要步履稳重,手不要乱动,观察事物时要目不斜视,不要乱说话,不要有喧哗的声音,要昂首挺胸,呼吸匀称。站立时要得体,面色要庄重,坐下时要像受祭的神主一样端正不动。

君子站立时要得体,面色要庄重,坐下时要像受祭的神主一样端正不动。图为清 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唐虞夏商周)‧周成王一》。(公有领域)

《礼记‧曲礼上》说:“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意思是君子要用恭敬、抑制、退让的精神来显示礼。无疑,守德如玉的君子一定是知礼明礼之人。

以大名鼎鼎的孔子为例。孔子在公共场合,无论与何人交往,都做到动静适度,有礼有节。比如,他与同乡人饮酒过后,总是让年长者先离开,自己才走。平时乘车遇见送死者衣服的人和背着国家图籍的人,都要微微俯下身子、手扶车前横木,表示同情和敬意。席位不正,不就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在一天内哭泣过,就不会再歌唱。看见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个小孩,也必定改变面容以示同情等等。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周朝的君子行为举止过于呆板,但这样的行为举止却是当时社会所提倡和赞许的,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必须做到的。他们的翩翩君子风度,影响了后世。与几千年前的君子所言所行相比,今天的我们差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

参考资料:

1. 《礼记》
2. 《诗经》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看过明代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或同名电视剧的人,对于天蓬元帅下凡的猪八戒的好吃懒做、滑稽可爱的特征印象颇深,而他在高老庄作女婿,后被孙悟空降伏同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更是被许多人津津乐道。有意思的是,唐朝传奇小说集《玄怪录》中有一篇《郭代公》,讲述了唐代的大将军、做过宰相还被封为代国公的郭元振解救民间少女,杀死猪妖乌将军的故事,而《西游记》里猪八戒高老庄那段,无疑有着这个故事的影子。或许吴承恩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期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其核心讲的是诸葛亮如何运用攻心为上、以德服人的策略,彻底使南人归顺。而在春秋时期,也有类似的在征伐中以威服国、以德服人的故事。
  • 台湾民主自由
    对于台湾人来说,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很大。正是他,在成为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政治强人后,除了致力于发展台湾经济,还成功推动了台湾的政治转型,让台湾走上了民主之路。
  • 中医乃是神传医学,古代的中医,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神奇故事的中医,不仅可以透视人体、隔墙看物,而且还能开刀做手术,他们的神奇技能绝不是现代人现在通过读医科大学就能够得到的,也不是读古书就可以拥有的,一定要通过修炼、医道中专门的师父秘密传授,才有可能得到。宋元以后,有所谓“儒医”,但离道日远,流于方剂。到了现代,医道更是彻底失传,留下的中医只是经验的摸索与药方的传承等等罢了。
  • 刘政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不能长久,还不如修道,得长生之法。图为明 文伯仁《丹台春晓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当今很多受现代观念影响的人,不仅不相信神佛的存在,而且对修炼更是嗤之以鼻。其实,翻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信神、信佛、信道和修佛、修道从来就没有缺席过,无论是史籍还是民间传说,都记载了大量远超现代人想像的故事。
  • 春秋时鲁国的大臣叔孙豹在一次出使晋国时,与晋国大臣范宣子谈及何为“死而不朽”,他认为延续几代的功名利禄,算不上不朽,而真正获得永恒的是人在有生之年要“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拥有让人敬仰的德行最为重要。无疑,西周至春秋初期卫国的国君卫武公就是这样一位让时人和后人敬仰的君子。
  •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称帝九年后,发现不少官员的德才和职位不相符,导致很多政事废弛。忽必烈向汉臣张雄飞、江孝卿说起此事,将此局面比喻为“大厦将倾,非良工不能扶”。并询问二人的建议。
  • 不久前,媒体报导了徐州八孩母被铁链锁颈,遭受囚禁及虐待一事。此事涉嫌拐卖人口,备受外界关注。徐州官方发布四次通告,其说辞对八孩母身份前后矛盾,引发外界质疑,更有法律人士认为,中共官方纵容和参与拐卖人口犯罪。如果在中国古代拐卖人口,各朝刑法将如何惩治?
  • 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有这么一段:贾母等人在屋里聊天,忽听外面的人吵嚷起来。贾母问怎么了,丫鬟回话说:“南院子马棚里走了水了,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这里的“走水”是失火的意思。
  •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市井鸡贩。(公有领域)
    在当今社会,人们称生意人为“商人”,称买卖行业为“商业”,而买卖双方交易的物品称为“商品”。在上古三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商朝。现今人们所说的“商”,是否和商朝有关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