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的原型“无终山都邑”

作者:刘晓
font print 人气: 110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晋代文人陶渊明笔下一个没有战乱、民众自治、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美好的“桃花源”,也很接近老子提到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样的社会引无数中国人思之、向往之。

很多现代人认为“桃花源”只是陶渊明虚构的乌托邦,但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考证,《桃花源记》既是“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桃花源的原型为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坞堡组织。因为当时地方豪族领袖为避战乱,都组织当地民众迁入山林,或据山川形便结成坞堡。而治理最好的坞堡是由儒家的君子构建的,其中东汉末年儒生田畴建立的“无终山都邑”是其中的代表。

史书载,田畴喜好读书,善于击剑。为了躲避战祸,他带领数百族人来到无终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净隐约,耕而后食”。关于无终山究竟在哪里,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是今天天津蓟县的盘山。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数年间发展到了五千多家,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都邑。这个地方被叫做“无终山都邑”,而它显然是自发形成的。

颇有智识的田畴对父老乡亲们说:“诸位不以田畴不肖,远来相就,形成了一个都邑,但很多方面都没有统一,恐怕不是久安之道,希望可以推荐并选择贤能之人作为一邑之主。”大家都说好,并共同推举田畴为都邑之主。这表明田畴已经意识到,随着人数的增多,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和大家共同接受的秩序,而他当上都邑之主,是经过民主选举的。

图为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桃花源(参照清代画家任预的《桃源问津图》绘制)(Yongxinge/Wikimedia Commons)
图为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桃花源(参照清代画家任预的《桃源问津图》绘制)(Yongxinge/Wikimedia Commons)

被选为都邑之主的田畴为了避免“轻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开始制定一些规则,“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

也就是说,田畴制定了关于“相杀伤、犯盗、诤讼”的法律,所犯罪行严重者要被处死,次重者要根据罪行轻重抵罪,具体的有二十多条。此外,身为儒生的田畴应该是依据儒家思想,制定了婚姻嫁娶方面的礼仪,兴办学校与讲授的内容,并公开颁布。大家都据此遵守,(当地社会风气)好到了路不拾遗(程度)。“桃花源”中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场景,无终山都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应该并不陌生。

比田畴晚出生差不多二百年的陶渊明,祖籍江西鄱阳,后迁居浔阳。他曾创作了一首《拟古诗》,其中写道“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诗中的“无终”,即无终山。“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间习其风”。田子泰,即田畴,子泰是田畴的字。

显然,仰慕田畴的陶渊明是知道其人其事的,并曾亲自拜访过无终山,因此在他创作《桃花源记》时不会不把他理想中的“无终山都邑”揉进他理想的世界中的。

那么,陶渊明为何会如此向往美好的桃花源?向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这大概与陶渊明好道、修道有关。

陶渊明本性自然,特别喜欢山林中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27岁时他开始在田间耕耘,农闲时,则喜欢一个人待在空寂的茅屋中摒绝杂念冥想。29岁时因为要养活家人,不得已做了个州祭酒的官,但后因不习惯官场生活而辞官归田。他的妻子与他志趣相投,并不因为在田间劳作而觉得苦。

35岁时,陶渊明又迫于生活压力而去当了个镇军参军的官,六年后到离家不远的彭泽县当了县令,但不到两个月就请辞回家,他那首非常有名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即作于此时。从此以后,他便居家不出,直到63岁时去世。

在隐居期间,陶渊明虽然过着贫苦的日子,但却以苦为乐,其修行境界不断提高。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陶渊明50岁时,庐山东林寺寺主释慧远高僧邀约了123人结成“白莲社”。这些人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人物,特别是“白莲社十八贤”很受人瞩目。

当时的大诗人、官至秘书丞的谢灵运也想加入其中,但被慧远察其心杂,加以拒绝。然而,慧远却派人专门邀请陶渊明参加,陶渊明称自己喜欢喝酒,不方便加入,慧远竟然破戒为其准备酒食。结果酒喝了,陶渊明依旧没有加入“白莲社”,只是始终和慧远保持着朋友关系。

宋朝《虎溪三笑图》,画中陶渊明、慧远及一刘姓隐士相聚庐山。(公有领域)

唐代开始有则趣闻流传甚广,说有一天,慧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三人谈玄说道,谈得十分投机。慧远送他们出来时,竟然不知不觉中破戒送过了虎溪几百步。(慧远曾立誓说,自己要“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听到虎啸声,三人才意识到过了虎溪的界线,于是三人相视大笑。

有后人考证,陆修静所处时代要晚过慧远、陶渊明近百年,如果这则故事属实,那么依据慧远的生平推断,道士陆修静对应的人物,更像是当时与慧远往来的彭城人刘遗民,而这位刘遗民,也是当时很有名的隐士。

如果陶渊明不是修道之人,又如何能与慧远、刘遗民这样的人谈到一起呢?亦或许,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并非存在于人类这个空间,而是存在于另外的空间?@*#

参考书目:
1.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2. 《陶靖节先生年谱考异(下)》,附录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是尊贵的颜色,如古代云霞映成紫红色的高空叫“紫虚”或“紫冥”,天帝的宫殿是“紫微垣”,与之相对应的“天子”在人间居住的地方,如明清时期的宫殿称为“紫禁城”;在中国绘画中,紫色代表宇宙的和谐,因为它是代表“阳”的红色和代表“阴”的蓝色的组合。此外,道家还有“紫气东来”的说法等等。
  • 唐朝的《酉阳杂俎》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唐中宗梦见一只三足乌在飞,被几十只蝙蝠追逐而坠落到地上。三足乌,也叫“金乌”,是太阳神鸟。据说后羿射日,太阳被射死坠地,大家上前围观,发现是金羽鸦。“金乌”坠地,显然是不祥之兆。
  • 在英国男孩M的通灵经历中,还提到了英国一个古老的教团。《看见真相的男孩》在某年9月的一天的日记中记载了这件事。
  • 在英国通灵男孩M看到的另外空间的生命中,一位专程前来的科学家的灵魂说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位科学家是M的爷爷的灵魂带来的。他先告诉男孩和帕摩老师,在他活着时是个科学家,应该还有些名气,因为他“希望人们能尽快忘了我”,所以他也没提自己的名字,我们暂且称之为S吧。让他懊悔的是,在世时他曾发表了很多观点,比如,他曾断言,肉体的瓦解意味着意识的终结,但在离世后,他切切实实意识到那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他希望通过通灵男孩告诉世人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