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中出现8症状需注意 恐增血管阻塞风险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师陈玠宇建议,民众睡前两小时前就用餐完毕,若睡前仍有饥饿感,喝牛奶、豆浆也是不错的止饥办法。(赖玟茹/大纪元)
人气: 40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10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根据卫福部公布最新国人10大死因统计,心脏疾病死亡率依旧稳占第2名,仅次于癌症,每年夺走近2万条宝贵性命,医师表示,近年来因为高油脂高糖饮食,再加上爱吃消夜,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因而提醒,用餐应该在睡前两小时前完成,另若睡前肚子饿,能够喝牛奶、豆浆止饿。

76岁陈伯伯香港裔美国人,平日3餐定时、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散步习惯,虽有遗传性3高问题,但一直规律用药控制,唯一不好的习惯是陈伯伯喜欢睡前吃蛋糕,吃完马上入睡,长达20年,所以BMI指数偏高达30,在5年前他因感到胸闷、喘不过气,在美国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发作。

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师陈玠宇指出,现代人因饮食西化、晚睡、爱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陈伯伯每晚睡前嗜吃蛋糕,会让夜间血压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制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致淀粉,长期食用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或导致动脉粥状硬化,甚至产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增加血管缺血、缺氧概率。

陈玠宇表示,若生活中在8个症状中,出现1至2个症状就需要注意,包括,胸闷、胸痛、胸口重物压迫感;喘、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冒冷汗;心悸或心律不整;头晕;恶心、呕吐;疲倦、倦怠无力;中气不足、活动力下降。

陈玠宇说,心血管阻塞,急性则造成心肌梗塞发作,慢性则会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两者若造成心脏功能受伤,则会心脏衰竭,目前治疗严重冠状动脉心脏病,包括心导管支架置放手术、冠状动脉绕道手术或积极药物治疗,但根据国外文献统计,仍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治疗,症状却仍未改善,医学上称为“顽固性心绞痛”。

据美国研究统计,顽固性心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为3至21%,发生冠状动脉血管事件风险为11至69%,这类病人是医学治疗上的棘手难题,好发族群族群为具有3高病史、肥胖及高年龄族群,现在也有心脏震波治疗,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衰竭病人,应用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伤及心脏组织下进行血管再生,使得心脏的血流扩及范围加大,进而改善心脏缺血问题。

最后,陈玠宇提醒,民众在睡前两个小时,不要摄取高油脂高糖饮食,将会增加心血管阻塞的风险,建议能在睡前两小时前就用餐完毕,若睡前仍有饥饿感,喝牛奶、豆浆也是不错的止饥办法。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