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街的故事之十一:父亲的针线包

作者:谢行昌
font print 人气: 23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2年01月21日讯】这是一个平凡但非常实用的针线包,早已超过其使用年限,但几十年来我一直舍不得丢弃它,因为它是除文稿之外,父亲所遗留给我的极少数实体物件之一。

这草绿色的针线包,是早年国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简称联勤)所属的被服厂,生产发放给全军将士们使用的。我可以想像得到,它主要是为那些由大陆来台的单身军士们制作的,因为他们离乡背井,没有家眷的照顾,偶尔在军营中需要缝缝补补时,可以“不求人”地自己动手。

图:父亲的老针线包(实积大约是4.5英寸X 3英寸X 1英寸)。(作者提供)

针线包的材质是帆布,根据里面的一张包装纸袋,可以看出这针线包的制作日期大致是在1951年至1955年之间。针线包摊开后,它的总平面尺寸大约是9英寸乘9英寸(见图三),里面除了针与各色线团之外,还有一些与军服配色的钮扣,记得它好像原先还配有一把小剪刀,插在那中间的口袋里,但是当这针线包传到我手中时,已经没看到那把剪刀了。

屈指一算,这针线包迄今已有“七十几岁”啦,七十年来它所经历的“主人”只有两个,就是父亲与我。

我自幼就见过这“便携式”的针线包,记得父亲总是将它收藏得好好地,放在一个空的饼干铁盒子里。民国四、五十年代,每当父亲需要出差或出国时,它都会被放在随身的行李箱中。

父亲军职在身,单位调动频仍,但是后来的工作地点,几乎都是在台北附近,所以自1956年开始,平均每月才得返高雄凤山的眷舍一次而已,在台北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得靠自己打理。在生活上。父亲本就是“粗枝大叶”型的人,所以母亲常埋怨他“不通庶务”,后来父亲单独在台北过的日子多了,多多少少也学会了如何照应自己吧!这针线包就是他随身带着的物件之一。

图:联勤总部第一被服厂发放给全军的小纸袋,原先装有补充的针线与钮扣。(作者提供)

我第一次见识到这针线包的“作用”,是1963年8月,地点是台北市大直区的三军联合参谋大学的军官宿舍里。是的,就是我在“读建中的那一年”一文中,提到过的那栋没有空调,设施相当简陋的军官宿舍。

这一年也是我有生以来,首度没了母亲那无微不至的生活上之照应。回头想想,与父亲同住也“不算坏”,至少耳根子要稍微清静一些,少了母亲那“碎碎念”的唠叨声。当然,母亲的唠叨是关怀,我可不是在这儿抱怨。

有一晚我在灯下温书,瞥见父亲从抽屉里拿出针线包来,解开绳结(见图一)后摊开在书桌上(见图三),这是我第一次仔细地看到包里的内涵。那年父亲已经快六十岁了,眼力虽佳但已“老花”,十分费力地在灯下穿针引线,我忍不住趋前帮他穿好线,只见他得意地(大概是在想,这十八岁的儿子总算是派上用场)接过手,把军服上一粒脱线的钮扣重新钉牢。

图:针线包里的“宝贝”,有衣扣、线团、与针。(作者提供)

想到母亲曾多次埋怨我父亲“不通庶务”,就不得不在这儿替父亲辩护一下,他少小就已离家(未满十五岁),去两百多公里外的厦门集美师范学院住读,不就都得要事事自己照顾自己吗?哪儿可能会完全“不通庶务”,“针线活”不过是一个“小场面”,这会儿只是他有些“老眼昏花”,干不了细活儿而已。

后来我离家去台南读大学时,这军用针线包就正式成为我的“财产”之一,在台南的四年,与毕业后去马祖东犬岛服役的那一年,它都起了莫大的作用,是我不可或缺的“压箱宝”,曾陪我渡过那年轻的岁月。记得在军中服役时,见到连上的老士官们,几乎个个都有与它类似的军用针线包。

1969年八月底,临出国的前几天,在收拾行李时,父母亲还都提醒我,别忘了带着那针线包。所以在美国求学期间,以及去纽约长岛打工的艰辛日子里,它都还是我的随身“良伴”,为我“救急”过。

七十年代中迁来德克萨斯州后,在当年生意火红的K Mart买到了一个大型的针线盒,这老针线包也就大致上功成身退了,不过早年我偶尔需要短期出差时,还是会将它放在行囊中的。

一甲子的时间就这么匆匆而逝,这毫不起眼的军用针线包仍然被我珍藏着,对我而言,它根本是无价之宝,因为每次见到它时,就会念及那灯光下父亲的慈容,心底总是会涌起一股暖流。我没研读过心理学,或许这就是俗语所谓“父子连心”罢,不是我这退休工程师,毫无文学修养之拙笔可以形容的。

年少时急欲振翅高飞,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那毕业纪念册上“海阔天空任您翔”的祝福语还依稀在眼前,这会儿就已七老八十啦。现在的感觉是,岁月无情,日子过得飞快,眼看这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这针线包),在身后都将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不就是俗语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嘛!

但这看似平凡的军用针线包,或许至少能传给我的下一代吧,因为我的小儿子(达儿)热衷于收藏军用品(他是将军爷爷之崇拜者),手边已有不少古董级的军械(包括一支早年抗日战场上使用过的“汉阳造88型”步枪),甚至于我的那把美制M1卡宾枪(我服兵役时的随身武器)也是十多年前他送给我的耶诞礼物之一。

所以,说不定这针线包会给他的许多军用收藏品,来个“锦上添花”呢!

【谢行昌,2022年元月完稿于美国德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母亲与松街的缘分很深,在松街与奥克塔维亚街(Octavia Street)交叉口的一栋老人公寓里,一住就是三十年,她的疗养院与公寓都在松街上,相距仅五个街口(Block)而已。自幼就有非常独立性格的母亲,一直坚持独居,还好,安家于旧金山的哥嫂与家人们会常去看望她。我则远在德州,只是每年去探望她老人家一、两次而已。
  • 母亲离世前,在松街疗养院的那半年期间,坚决不肯见访客,她老人家的理由是,“形容憔悴,见不得人”,所以被我们兄弟俩挡住的亲朋好友不在少数。母亲在大约25岁时,曾被电影界闻人袁丛美(日后的中影公司总经理)相中,力邀她去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试镜,可以想见她老人家当年之丰采。
  • 前几个月,母亲生前挚友陆素影的孙辈,自大陆寄来一张当年青岛女中游泳队的老照片,这是我手中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母亲之照片(应该是摄于1935年左右)。
  • 1992年开春后,我思亲情切,将父亲接来达拉斯小住了三个月,正就读高中的培德与达儿兄弟俩,得以在爷爷的有生之年,有与他老人家相处的机会。
  • 每当父亲回忆童年往事时,那神情岂是用“落寞”两字可以形容的。我赶紧扶着父亲回房,岔开话题。他老人家是曾历经过那动乱“大时代”的亿万中国人之一,发生在他们那一代的,不堪回首之往事,岂止有一箩筐,愈讲会愈难过。
  • 小小辣椒,不但开胃,还有保健功效。(Shutterstock)
    身为客家人的父亲,娶了母亲这“湘女”,几十年之后口味也渐渐重了起来,有时候在龚家吃饭,父亲会故意开玩笑地“嫌”某某菜不够辣,龚伯妈当场二话不说地回厨房,搬出她的“法宝”,一罐她特制的“极辣”辣酱(八成用的是印度鬼椒),一面递给我父亲,还一面用她老人家的贵州话,“咬牙切齿”地碎碎念着──“辣你不死”,常把一桌子客人给笑翻。
  • 九舅公范新怀自幼品学兼优,是北洋交大(现今两岸各地所有交通大学的共同“始祖”)电机工程系第一届毕业生,毕业数年后(大约是1933年),在调到山东青岛市担任电信局工程师时,就将父母接到青岛奉养。
  • 九舅公是家中长子,在我母亲的成长岁月中是她的主要“靠山”之一,在亲情上,她本就相当依赖这位舅舅的。当范新怀得知甥女在北平遭他姐夫﹝我的继外公﹞冷落时,立即挺身而出,表态愿意供她一直到读完大学。所以我母亲在北师大女附中读完高一之后,立即奔赴青岛,在自己外公、外婆与九舅之照应下,毕业于青岛女中高中部。
  • 1950年代初期,我们全家落脚在台湾南部,高雄县凤山镇的黄埔新村。那时候,高雄五块厝的“卫武营”还是陆军二军团(大概是现今之八军团)之总部,方圆五十公里内,少说也驻扎有两个师的陆军战斗部队,还有好几所军事院校,再加上联勤的兵工厂与被服厂等,当年的“六十万大军”,可能有四、五万以上的陆军人员就在凤山镇附近工作,所以每逢周末与假日,满街熙来攘往的,都是穿着草绿色军服的陆军人员,他们除“瞎拼”外,多半是在夜市里逛逛,或是看场电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