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冬至知多少?冬至文化典故与民俗集锦

作者:容乃加
冬至一阳生,一元复始,蕴含深厚的文化元素,衍生相应的许许多多文化典故与民俗。(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116
【字号】    

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将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大殿正中的匾额上,奏报“一元之始”的讯息,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的“初岁”胜景,蕴藏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

“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一些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冬至”一词具有哪些涵义呢?

古书说冬至有三个意思:“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都指出“冬至”这一天,远离北半球的太阳开始回归了,此时也是天地间阴气消、阳气长的转捩点。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其实最早的历法中,冬至即新年元旦。上古历法以“(黄历)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历法周期的起点)”,起初的历法就是以冬至日为元旦制定的。到了周朝、秦朝,也是以冬至那个月份为正月。后来汉武帝改太初历之后,以寅月为正月,然而某些历史悠久的城邑还留下了这种冬至过年的民俗。

汉朝时,冬至日偃兵息鼓,朝廷停止议政,官府不听事,举行岁终大祭,地方小吏和民间都放假宴饮送冬。冬至关边关,所以人们要赶在冬至前返乡。宋朝人是以过年的心情过冬至,他们家家户户都拿出积蓄备办新衣新帽,互相祝贺,聚会玩乐,市场热闹无比。这样的习俗流传到明清,苏州(吴中)一带还保有这种民俗。

《史记》中称冬至为“初岁”,也反映了上古以“冬至”为一年之始的历法和民间的风俗。

冬至、过年办年货祭神、祭拜祖先。(新唐人电视台)

“冬至一阳生”是什么意思?

《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日冬至,阳气至,始动”,即夏朝时人已经观察到了冬至阳气生的现象。

“日冬至,阳气至”是一种玄虚的概念吗?不是的,这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甚至可以“捕捉到”的节气现象。那么古人怎样掌握冬至的“一阳之气”?有一种具体的作法称为“候气”。

候气之法,是在三层墙围的密室内,用律吕管添上极为轻盈的芦苇灰来感应天地四时之气。《后汉书》说“律气(*节气)应则灰除”。《朱子语类》说:“今治历家用律吕候气,其法最精。气之至也,分寸不差,便是这气都在地中透上来。如十一月冬至,黄钟管距地九寸,以葭灰(芦苇灰)实其中,(冬)至之日,气至灰去,晷刻不差。”就是说,以候气法测得地下阳气冲出黄钟管内的芦苇灰之时,就是精准的冬至时分。

冬至“一元复始”象征什么意义?

冬至日南至离北半球最远,然后开始往北回归。图为台湾东海岸北回归线地标。(东管处提供)

《易经》以冬至为“一元复始”的标志。冬至月对应〈复〉卦,卦象为坤上雷下,雷藏地下之象。〈复〉卦六爻中,一阳爻在下,五阴爻在上,为冬至“一阳生”的现象,此后,阳气将日渐回复,阴气则日渐消退,这就是〈复〉卦所显现的“一元复始”的含意。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说:“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冬至日阴阳循环返回起点,寓意天地间又到了万象更新的起点,故而说“一元复始”,应合上古历法以冬至为新年的人文意义,彰显天人合一之象。

为什么在冬至祭祖?

冬至祭神祭祖源远流长。在三千年前,周公测得日影最长的日子是冬至日、最短是夏至日。冬至时,天子率百官举行大祭,祭祀天神、地神、祖先和八神(称八蜡、八腊),隆重盛大。《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当时的礼仪“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隆重盛大的歌舞仪典,祭祀天神赐予人们的庇祐。历朝历代都敬慎地承袭着这种礼制。

北京天坛,历代天子敬天拜祭之所。(Feng Li/Getty Images)

地方官则祭祀土地神社,家家户户祭神、祭祖。冬至一早,先在大厅敬神明、拜祖先。供上甜汤圆、咸年糕等,并配上其它丰盛的菜肴。普天下怀着敬畏感恩之心,举行隆重的祭祀过冬至,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年。

为何在冬至夜“补冬”?

冬天“养藏”是中国最古的医书《黄帝内经》留下来的,合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养生方法。现在大家都熟悉用药膳“补冬”,那么最早的“补帖”是怎么来的呢?传说那是东汉时,医圣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留下来的“处方”。

东汉末年世局非常动乱,瘟疫大流行。张仲景从朝廷告老还乡回到河南,日夜忙于为乡民医病。他怜悯贫穷的乡民挺不住寒冬,两只耳朵都冻烂了,于是研制出了一道药膳——“祛寒娇耳汤”,帮他们“安耳朵”。“娇耳”是包着袪寒药材和羊肉的“饺儿”。从冬至日到过年期间,他让徒弟搭了棚子,架上大锅煮“祛寒娇耳汤”施食给穷人,留下了“补冬”的一种作法。

冬至的代表食俗是什么?

冬令进补,怎么补才不会错?
冬至进补常用的药膳鸡汤。(Shutterstock)

人们会在冬至夜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鸡鸭药膳炖汤、桂圆甜米糕等来“补冬”。冬至夜吃汤圆,吃水饺和馄饨都是普遍的食俗。南方的冬至饮食习俗以汤圆为代表。类似汤圆这种糯米作食物自古以来就受人喜爱。《清稗类钞》一书中,华夏古人早就知道汤圆的美味,一年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吃。乾隆帝的《元宵联句》提及汤圆“道古传荆楚,而今满市城”,就说民间吃汤圆的风俗早在南北朝时的荆楚一带就有。

汤圆又叫汤团、团子、浮圆子、丸子,古称牢丸、牢九等等。不管哪种称法,汤圆都是圆圆满满的,象征天与太阳。冬至一元复始,阳气生,所以吃汤圆庆贺,同时寓意年终团聚。南方沿海地区的人,喜欢来碗红、白汤圆,象征阴阳交泰,万物欣欣向荣。

宋朝人在元宵吃汤圆(周必大有诗描述“元宵煮浮圆子”),在过冬至时则多食馄饨。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提及冬至节俗:“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也提到:祭祀以馄饨祭祀祖先。吃馄饨表示祝贺初生、新生的意义,取用形音义三层的内涵。“馄饨”一词和“混沌”谐音,而馄饨以薄薄的白面皮包着一团馅,形像天地浑沌之象。传说冬至吃馄饨的意义是纪念中华始祖盘古在“混沌”中诞生,也祝贺新岁的开始。

吃馄饨迎接新岁。(彩霞/大纪元)

北方冬至的食俗是吃饺子。饺子在明代之前也称为“馄”,而且馄饨和饺子的材料和做法都很类似。所以,冬至吃馄饨、饺子,可能有着同样的来源,民俗因时因地而有异。“饺子”又与“交子(月)”谐音,冬至吃饺子表现迎新岁的象征。

为何俗谚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

俗谚说“吃了冬至圆长一岁”。(Shutterstock)

一般公认吃过年夜饭过了年才长一岁。为何“吃过冬至圆长一岁”的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久远?其实关键就在于星移岁转,时间改变了“年”的“定位”。

本文前部已经提到,上古的历法制定之初是以冬至为新岁的起点。所以冬至夜“吃过冬至圆长一岁”就是顺理成章的说法。到了汉武帝时,沿用的历法已经和天象出现了明显的误差,于是校正历法,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时颁布太初历。太初历以寅月(立春之月)为正月,冬至则成了冬至节、亚岁、冬节。这时说“吃过冬至圆长一岁”,反映了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一个不变的事实——冬至日始终是天地间阴阳循环“一元复始”的起点。

冬至除了食俗还有什么特色民俗?

冬至有个很暖心的民俗——为翁姑“献袜履”。媳妇们在冬至送鞋送袜给公公婆婆(舅姑、翁姑),祝颂长辈冬至迎福纳祥,长命百岁,对应冬至时阳光达极致的意义。送的鞋袜是媳妇亲手绣制的,不仅讲究实用保暖,还讲究造型和图案花样美观,鞋面宛若一幅赏心悦目的刺绣画。媳妇一手好手艺、一颗体贴的心带给家中长辈温暖的慰藉。

绣花鞋,示意图。(shutterstock)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体悟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先河。他们不仅仅记载冬至节气的物候,而且深入观天象,应合人事,留给后代丰厚的文化养分和精神启发。今天的我们,若能阐扬古人效法天地自然和崇敬神佛的精神,当也能让生活渐渐回归正道。@*#◇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