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大师:安东尼‧范戴克

宗教画对肖像画的影响
JAMES BARESEL撰文/吴约翰编译
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参孙和达利拉》(Samson and Delilah),1628至1630年创作。油彩、布面。范戴克早期创作以宗教题材为主,替他后来的肖像画带来创新灵感。维也纳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Vienna)。(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73
【字号】    
   标签: tags: , ,

对喜爱艺术和历史的人来说,安东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名字与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的宫廷可说是分不开的。历史上也很少有像范戴克这样的艺术家,具备影响某一时期“流行形象”的能力。范戴克与国王的关系,理当只是艺术家生涯故事的一小部分,但他多样的职业生涯和博大深远的艺术造诣却因而经常遭到忽略。

《安东尼‧范戴克爵士自画像》(Self-portrait of Sir Anthony van Dyck),约1640年创作。油彩、布面。伦敦英国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公有领域)

自1618年范戴克获准以艺术家的身份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即当时所谓“独立艺术大师”(free master),加入“安特卫普圣路加公会”(Antwerp’s Guild of Saint Luke),直到42岁英年早逝,中间相隔了将近24年。他人生最后10年的时间大都在英国度过。1632年以前,他只造访过英国一次,为期四个月。范戴克在意大利和荷兰工作期间的14年,造就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宗教艺术家和数一数二的肖像画家。

范戴克早期的艺术作品以宗教主题居多,这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遭到忽略最多的地方。如今我们才知道,他早期著名的作品其实是在为后来精湛的肖像画铺垫。当范戴克开始他的画家生涯时,那时主要的肖像画艺术家是小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作为年轻的艺术家,范戴克理应遵循常见的惯例,例如,强调宗教、历史、神话或寓言等主题的创作。

画风独树一格

范戴克因曾短暂担任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译注:法兰德斯画派的代表人物)的首席助理,所以他早期的宗教画作都忠实呈现鲁本斯和其导师老亨德里克‧范巴伦(Hendrick van Balen the Elder)的风格,例如作品《荆棘冠冕》(The Crowning With Thorns),就缺少他后期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再对比两幅肖像作品《科尼利厄斯‧范德盖斯特》(Portrait of Cornelius van der Geest)(约1620年)与后来的《伊尼戈‧琼斯》(Portrait of Inigo Jones),足以看出范戴克迅速发展的超凡技艺,以及独树一格画风的关键元素。

安东尼‧范戴克的肖像画作品《科尼利厄斯‧范德盖斯特》(约1620年,左图)和《伊尼戈‧琼斯》(17世纪早期至中期)。这两幅画都收藏在伦敦英国国家肖像馆。(公有领域)

早期佛兰芒画派(Flemishp painting,又译法兰德斯画派)的肖像画,通常背景采深色,且只有人物的上半身。虽然我们在范戴克的肖像画《伊尼戈‧琼斯》中看到的人物只有上半身,但还看到他选择用几何图形来修饰不太显眼的背景,赋予肖像更多的维度和意境。

一旦有机会接触大师学习他们的作品,范戴克很快就能发展出更具个人风格的宗教画作。新佛兰芒巴洛克画派的领袖范巴伦和鲁本斯,为范戴克奠定了兼具佛兰芒和意大利文艺复兴传统坚实的基础。然而,意大利艺术对范戴克的影响只是间接的,因为范巴伦和鲁本斯实际上都待在荷兰,只是曾经在意大利有过很短暂的学习与生活而已。在范戴克的早年时期,北欧收藏家才刚开始进口一些意大利杰出的作品,除此之外,在荷兰几乎很少能看到。

对范戴克来说幸运的是,拥有英国第14代阿伦德尔伯爵(Earl of Arundel)头衔的托马斯‧霍华德(Thomas Howard)也属这类收藏家,他非常了解横跨英吉利海峡两岸的艺术生活。他收藏超过700件作品,其中数十件钜作来自意大利大师级人物,如:科雷吉欧(Correggio)、乔尔乔内(Giorgione)、丁托列托(Tintoretto)、堤香(Titian)和威罗内塞(Veronese)等。另外,因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壁画无法搬运,所以阿伦德尔伯爵收集了许多他们的预备画作品(preparatory drawings)。

促成范戴克首次重要作品委托:《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肖像》(portrait of King James I),阿伦德尔伯爵可谓功不可没。1620年,范戴克短暂造访英国,研究阿伦德尔伯爵的收藏品,接着很快就计划隔年要造访意大利。此后,范戴克就一直留在意大利直到1627年。

范戴克作品:《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肖像》(portrait of King James I)。(公有领域)

造就个人独特风格

范戴克到意大利之后,他的艺术造诣日臻成熟。检视作品《即将殉道的圣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 Bound for Martyrdom)和《圣母子与忏悔的罪人》(Virgin and Child with Repentant Sinners),能明确看出他个人风格的养成。尽管这些作品仍保有鲁本斯的恢宏气势,但范戴克开始将肖像画的人物数量减至最少,同时提高清晰度取代鲁本斯采用的缥缈薄雾感。

范戴克从未完全遵循早期肖像画家的传统。在意大利期间,他开始以大自然为背景绘制全身肖像,例如作品《埃莱娜‧格里马尔迪‧卡塔内奥侯爵夫人》(Marchesa Elena Grimaldi Cattaneo)。有趣的是,“全身描绘”和“自然背景”其实在宗教作品中相当典型;这表示范戴克描绘宗教主题的经验影响了他肖像画风格的养成。

安东尼‧范戴克的肖像画《埃莱娜‧格里马尔迪‧卡塔内奥侯爵夫人》,1623年创作。油彩、布面。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公有领域)

成为著肖像画家

以范戴克快速养成个人艺术风格相比,他从宗教画家转型为肖像画家所需的时间更为缓慢。虽然他在意大利期间主要绘制宗教作品,他也受热那亚(Genoa)贵族委托绘制肖像,但逐渐地肖像画占所有作品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种组合比例下,可能有助范戴克转型。1627年他回到安特卫普(Antwerp)时,已下定决心转移重心,开始向富有商人阶层推销自己。然而,接下宫廷肖像画家才是工作的最大保证。

幸运之神再次向范戴克招手。荷兰统治者伊莎贝拉‧冯‧哈布斯堡(Archduchess Isabella von Habsburg)公爵夫人热衷艺术搜藏,也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因为范戴克拥有大量作品,让他足以胜任宫廷艺术家。他以荷兰为基地,替越来越多周边国家的王室家族工作。最终成为查理一世专属的宫廷艺术家。

范戴克在移居英国相对较长时间后才底定个人艺术风格发展:以日常生活的肖像搭配广泛的自然主义背景,以此成就事业巅峰。范戴克登峰造极的艺术风格,奠基在他创作多年的叙事作品,以及历经欧洲严苛的艺术环境而得以成就。

安东尼‧范戴克的作品《查理一世(1600–1649年)与圣安托万》(Charles I(1600–1649)With M. de St Antoine),1633年创作,油彩、布面。英国伯克郡温莎城堡王室收藏(Royal Collection at Windsor Castle, Berkshire, England)。(公有领域)

原文:Anthony van Dyck: The Making of a Master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詹姆斯‧巴雷塞尔(James Baresel)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为《美术鉴赏家》(Fine Art Connoisseur)、《军事史》(Military History)、《克莱蒙特书评》(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和《新东欧》(New Eastern Europe)等期刊撰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舞蹈是艺术史上最美、最受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一些名画以不同风格描绘这一主题,其中包括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它们展示神话人物、贵族和平民肢体的律动,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达方式。
  • 托尔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临》(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诗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后一部,内容虽直面黑暗,结局却充满光明。这是一部充满希望的故事,无论有多少黑暗迹象,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无望的时刻,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做为借镜。
  • 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艺术家虽然英年早逝,却流芳百世。19世纪初艺术家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尽管波宁顿再过几周就是26岁生日,却因肺结核过世。他的整个艺术创作生涯大约10年的时间,唯后5年才创作油画。尽管如此,大众依旧公认波宁顿是他那个时代重要的艺术家,影响了法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
  • 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传说中的八仙中汉钟离度化吕洞宾修道成仙的故事。 《钟离度吕》局部。(正见网)
    黄粱一梦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实它有多个版本,讲述的却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钟离度吕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玛刻》(Captive Andromache,约1888年)由英国学院派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构思并创作,动人地展现了母亲与孩子、丈夫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在莱顿敏感的笔触下,这些充满爱的亲缘关系,为安德洛玛刻在特洛伊战争后经历的国破家亡,提供了修复的解药。这幅画也提醒我们,往往透过失去,我们才学会珍惜拥有。
  • 中东地毯与欧洲绘画有着相互交织的历史。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宗教绘画和肖像画中常出现进口地毯,尤其是来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地毯。这些充满异国情调、昂贵的纺织品可以用来展现财富、现世性和地位。它们还为画面的构图增添了色彩和图案。
  • 盖德克解释,户外写生有一个挑战,就是看到的风景有太多的细节令人不知从何下手。摩尔教他如何将场景分解为简单的图形来找到绘画的焦点,然后学习场景构图的明暗变化(value,即明度)。刚开始的时候,盖德克限制盖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来调色,用明暗来描绘形体。
  • 德拉克洛瓦热衷于描绘异国带有充沛情感的场景,以此凸显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张力。这些元素充分体现在他对大型猫科动物(特别是狮子和老虎)的描绘上。在他整个职涯中,他都在观察这些猫科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运用各种媒材捕捉猫科动物威风凛凛的一面。由此创作出知名的艺术作品也都成为他的杰作。
  • 几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厘清关于荷马的真相: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果有,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于他的创作?他的神话故事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这些诗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还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积,仍是有待商榷的问题,但大家都达成共识:这些诗最初是在希腊文字广泛发展之前,于公元前7、8世纪之交的某个时候创作出来并口耳相传的。
  • 至今马铃薯与黑面包仍是东欧人的主食。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富人和穷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备菜肴”。马铃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于许多不同菜肴的特质而越来越受欢迎,到今天仍是德国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