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

勤修一艺一德 未经科举穷小子变身一朝大臣

作者:怀忍忍
他从穷困潦倒的布衣平民,转身一变成了一朝名臣,什么修为与才能帮助他打开知遇之门?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14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个穷困潦倒的布衣平民,没有经过科举考试,也不是行武出身,却受到大臣和皇上的知遇重用,十年间转身一变成了一朝名臣,这是怎么达到的?而且修为也遗荫儿子。清朝恪敏公方观承大落大起又奇妙的人生令人惊叹!

孝行感动乡里

方观承(公元1698年─1768年)字宜田,号问亭,谥号恪敏,他是朝安徽桐城人,祖辈的文学造诣很高,素有桐城派的文名。然而在他小时候,家族受案牵连,父亲被发配到远隔千山万水的黑龙江戍边。观承非常孝顺,每年都一人前往省视探望,靠一双脚跋涉千山万水,常常一天行走百里,有时一天只吃一餐他也不觉辛苦。方观承刚满二十岁的时候,父亲死于戍所,恶耗传到,他立即从南京出发到塞外,徒步数万里,背负着父亲的骸骨归乡。

他的孝行受到乡里人的敬重,然而父亲死后,家里仅仅剩下的一点钱眼看就要用完了,生活也陷入危机。他有个做官的亲戚在宁波,他不得已之下到宁波去寻求协助。但是到了亲戚家大门外,他见到守门仆人身穿狐皮大衣,盛气凌人,而看自己身上衣衫褴褛,恐怕会遭到呵斥,因此不敢上前。那正是年关将近的时候,因缘际会,他帮助亲戚家附近的一位屠夫做了帐,屠夫资助他盘缠和行李,帮助他到省城去谋求发展。往后的历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的意外,失去钱、遇到恶劣天气差点失去生命,其间得到贵人救回一条命,也遇到一位算命先生的指点,告诉他北上到京都找发展的机会。

写一手好字得知遇

在北京方观承又遭遇意外,失去了仅有的财物,不得已只好在东华门的闹市上摆测字摊,靠拆字测字算命糊口了。有一天,一位满清王爷在上朝途中,路经他的测字摊,停下轿来和他交谈。这位王爷是平郡王爱新觉罗‧福彭,他受到测字摊招牌的吸引,颇为欣赏那书迹的功力。一谈之下,王爷更是欣赏方观承的学问和见识,于是就延请他到王府当幕僚,书写记事。

方观承在王府得到大展身手的机会,王府内外的楹联、春帖都由他书写。有一次雍正皇帝临幸王府,马上就注意到了王府的楹联书法焕然一新,颇为欣赏。雍正皇帝承继先帝康熙帝的教导,对书法很下功夫,也很有鉴赏的眼光,当下他就召见了方观承。从此方观承的命运打开了知遇之门。

清初三代皇帝宸翰都有成就。图是雍正皇帝宸翰二对联:“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公有领域)

雍正十年,雍正帝任命平郡王福彭为定边大将军,出征准噶尔。同时,雍正皇帝恩赐方观承以布衣晋身中书官职,随军出征。方观承随军出征凯旋归来,有了军功得到实授内阁中书。往后他一路官运亨通,晋升太子太保、直隶总督、巡抚浙江、陕甘总督大臣。他从穷困潦倒到独掌一方的封疆大臣,就是十年中的事。当官后,他一一报答了当年在他穷困潦倒时帮助过他的恩人,也积累了丰厚的政绩。

仁者之言救人一命

方观承担任直隶总督时,有一个人犯跸,他一句话救下了该人和可能牵连的人员。

一年春天乾隆皇帝出巡近畿郊外时,突然有一个村民手持兵器闯入行列中,被侍卫拦住并逮捕。询问他时,他说自己是直隶人。乾隆皇帝大为震怒,说道:“朕每年春秋两次巡视,虽然牵连了近畿百姓,这固然当怨我,然而我每次免除地方的钱粮也不算少了,怎么就不能感动地方的人呢?这人背后大概是有主谋者吧!”

这时直隶总督方观承已经在卡伦门外等候迎驾,一听到此事,他快马追过来,可是皇上的车队已经往前走了。他伏在道旁,大声喊道:“臣方观承奏明,这人是保定村中的一个疯子。”

车驾已经进入宫门,皇上稍稍回顾了一下。入宫后,就传召军机大臣。皇上说:“刚才犯跸的人,据方观承所奏是一个疯子,不知情况究竟如何?”军机大臣奏道:“方观承长期在直隶,根据他的奏报,应该没错。”皇上说:“既然如此,就交给你们与刑部一同严审,当作疯子处理也可以。”

事发当时人心惶惶,不知这个案件将会牵连多大,就因为方观承及时的仁者之言,扭转了局面,使事情迅速得到和平的解决。

不经科举,方观承在十年间从一文不名变身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修德改变命运终得子

方观承还有一件少为人知的隐德。乾隆十三年,他被擢昇为浙江巡抚,当时他已经年过五十,还没有子嗣。他派人在金陵买了一个女子,他的姊姊将这个女子送到杭州,准备择日送入门当妾室。他到姊姊家时,偶然看到一本诗册,里面有他相识的人名,一问知道这诗册是女子随身带来的她祖父的作品。

方观承对姊姊说了:“我年少时与这个女子的祖父因为作诗而相识,我怎么能娶她的孙女呢?”于是就将女子送回去,并资助她嫁人。他六十一岁那年,夫人生下了儿子维甸(字南藕,号葆岩)。

父子同德

台湾发生林爽文之乱时,福康安率军平定乱局。他随行带着两个左右手,都是军机处大臣的助理,其中一位就是方维甸(1759年─1815年)。

方维甸专门负责审讯犯人的工作。收复台湾诸罗城那一天,他们在山中搜捕到了一千多名叛民。福康安想要惩罚叛民,把他们交给方维甸进行审判、讯问和记录供词。方维甸在一一详细审讯之后,发现这些山地人都是受到胁迫而不得不跟从的,而不是自发叛乱的叛民,想要将他们都释放,但福康安不同意。方维甸非常坚持,在据法力争之下,最终将这些人全部释放了,保全了他们的性命。

此后,在山中搜捕到的人,都按照这种办法处理,很多人因此获救。人们认为方维甸的功绩伟大,应该得到回报。后来方维甸和父亲一样也担任了直隶总督,谥号勤襄。

方维甸曾经说过家门鼎盛,全都不是出身翰林的人,令人遗憾。后来他的公子传穆,就从翰林出身,擢升为监司(官职,监察地方属吏)弥补了这个遗憾,这不也是他继承了父亲的品德修为所招来的福分吗!@*

资料来源:《清稗类钞》《北东园笔录》《清朝野史大观》《方恪敏公铁事》

─点阅【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章前句是评一不当做而做的事,后句是评一当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认为,从意义上讲,应当各自为一章。但既然作为一章,编者应有苦心。就“为政”而言,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无论“不为”还是“必为”,都上循天理,内怀仁心,而勇于担当。
  • 中华传统文化讲天人感应,佛家讲万物有灵,无神论者不相信,不过上天偶尔露一手,让人看到奇迹。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据就在于中华文化,在于道统。汉代董仲舒说了个非常著名的话“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注意,孔子这里说的“继周”,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继承周礼、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华文化的轨道上,有“因”有“损益”,“虽百世可知也”。
  • “现在传统凉茶铺好像越来越少了,凉茶会式微吗?”笔者带着疑问请教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他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了几个趣味的例子,从凉茶品牌的兴衰史到当下的快餐文化,原来凉茶百年来都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饮品,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期“凉茶趣谈”,就与大家分享凉茶的转型历程。
  • 拉菲尔《雅典学院》。(公有领域)
    100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秘密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呢?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不是随便就能说他是迷信或思考不严谨的人。然而,他选择了100。为什么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学家喜欢100。
  • 钱穆对本章的解说,则非常高妙。他说:人类社会,有法律契约,有道德礼俗,所以为指导与约束者纵甚备,然使相互间无信心,一切人事仍将无法推进。信者,贯通于心与心之间,既将双方之心紧密联系,而又使有活动之余地,正如车之有𫐐𫐄。
  • 今年适逢香港电车120周年纪念,本栏目“纪载香港”制作特辑,在上两期介绍了电车百年间香港的城市变迁以及电车的特别型号,今期将走入张顺光的收藏世界和柴宇瀚的历史天地,分享他们与电车的不解之缘。(大纪元制图)
    “为什么取名《叮叮与我》呢?就是讲我自己最喜欢、和我有切身关系的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收藏家张顺光从八十年代起开始收集与电车相关的纸品和物件,转眼已经过去30多年了。今次合作写书的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补充道:“取这个名字还有另一层意思,电车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电车相关的故事,可以是700万的香港人中的你和我,也可能是外国人来到香港,认为这就是香港的特色!”
  • 儒家对孝的重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历朝历代都说“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汉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谥号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国正统之政,重点是讲“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统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师”,官员是“父母官”,家国同构。从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导性的伦理。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无独有偶,佛教和道教都有盛大的祭典仪式。佛教中有盂兰盆会;道教也有中元普渡;这些祭典仪式都是对冥间鬼魂的盛大祭祀普渡。那么,生灵在另外时空中是否也会轮回转生呢?
  • 今期继续讲述百年电车发展历程,尤其是当下仍然活跃在电车轨道上的古董派对电车以及仍载客中的古董120号电车,有幸搭乘,宛如穿越时空,回到旧时光。(大纪元制图)
    “叮叮——叮叮——”香港电车以特有响铃声得名“叮叮车”。自1904年来,在港岛区特定的电车轨道行驶至今,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与城市发展,今年适逢香港电车120年,“纪载香港”栏目专访香港电车历史专家暨收藏家张顺光先生联同历史学者柴宇瀚博士,分享新作《叮叮与我——香港电车120周年图片集》背后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