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故事所体现人的修为

作者:梅花一点
中国古代的香文化故事传奇有一些属于个别性的特例,但确实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特别的修为状态。(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2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现今社会用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香文化用品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不同的香文化是家庭生活品质和个人修为特质的表现。中国古代的香文化故事传奇有一些属于个别性的特例,但是确实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特别的修为状态,同时也丰富香文化内涵的神秘性,或许能够给予我们一些不一般的启示吧。

佛图澄行香之神迹

佛图澄是天竺人,也有说是西域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僧人之一。他在晋朝永嘉年间就已经来到中原洛阳。佛教传记经典《梁高僧传》认为佛图澄具备一些神通功能:“(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以麻油杂胭脂涂掌,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如对面焉,亦能令洁斋者见。又听铃音以言事,无不效验。”那意思是说,佛图澄不仅会聆听一些声音做吉凶预言,而且手掌涂抹一些杂有胭脂香料的麻油,也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事物,有点像“千里眼”的遥视功能。

后来,晋朝败落,五胡开始乱华。当时,有一支胡军由羯人石勒统领,屯兵葛陂,杀戮四方。其中有许多沙门和尚也都因此遇害。佛图澄以佛家慈悲为怀的心志,挽救生灵,遏止杀戮发生,于是采用迂回策略,先自己投身石勒部下大将军郭黑略家,劝化郭将军。郭将军后来多次行军打仗,都得佛图澄指点,预知行军吉凶,表现卓绝。石勒察觉后,询问郭将军,于是郭将军就顺便将佛图澄推荐给石勒。石勒虽然杀心太重,但是一听有预知吉凶的佛门中人,自然欣喜不已,急忙召见。当时的胡人,文化底蕴不深,对于信仰神佛都是很直接地看效果。石勒直接问佛图澄:“佛家的法力有什么灵验的地方?”佛图澄明知对石勒讲述深奥的道理、神秘的道术,那是会把石勒说得越来越糊涂的,就说:“至高至大的道理虽然说起来很遥远,但也可以就近做个事来做证明。”于是佛图澄直接就展示小小的神通法术给石勒。佛图澄就取来一个钵,盛一些水,焚香后念咒语,不一会钵中就生出青色的莲花,光色夺目。石勒就此开始信服佛图澄。后来,石勒所统辖的地域都受到佛教的影响,相互之间的杀戮减少许多,而且每当石勒下杀戮的命令时,佛图澄都想方设法解救一些,得救的人占当地人十之八九。一时之间当地大部分人都转入信仰佛教的修行之中。

有一次,佛图澄派遣一位弟子前往西域的城市市集上购买香料。可能是那些品种的香料属于佛图澄所喜用的品质吧,毕竟佛图澄从西域而来,知道那里的香料品种和品质。而西域比较远,一路走来都要许多天。那购香的弟子走后,佛图澄也用神通查看这位弟子的行程状况如何。佛图澄告诉留下来的身边弟子说:“唉,我刚刚从我的手掌中查看购香的弟子,他似乎在行程的某个地方会遭到盗贼的劫害,可能命在旦夕,垂死挣扎。我自有办法救他。”于是,佛图澄烧香念起咒,虽相隔遥远也愿神力救护弟子。后来,这位购香的弟子经过长途跋涉购香,返回来后讲述一件事:“我在某月某日某个地方,被盗匪所劫,那时命已垂危,眼看就要被杀死了。正在这时,突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阵香气,那些盗匪惊慌失措地东张西望却看不到什么状况,但是那时香气十足,盗匪就无缘无故地惊慌说道:‘肯定有救兵来了。我们赶紧撤离。’于是盗匪就把弟子抛下,全都逃跑而去了。”

韩怀明少年精诚,孝感神香愈母的神迹故事,记载在正史《梁书》里。示意图:宋 李嵩《焚香祝圣》。(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韩怀明孝感神香愈母

韩怀明本为上党人,随家人客居荆州。不知道是否是水土不服还是其它原因,在韩怀明十岁的时候,他母亲得了当时的一种疑难之症:尸疰(读音: shī zhù)。有学医者将这种尸疰病解读为是一种肺结核病,当然我们无法确认,但是如果想像到当时古人的医疗条件,怎么看都确实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症。每次发病的时候,几乎都要夺去他母亲的性命。当时韩怀明作为十岁的孩子,真的无计可施。不知怎地,韩怀明想到了神明的帮助,于是乎,他每天夜晚在星空之下,行“五体投地”之大礼,向神明祈祷保佑母亲。那时,每晚都寒气不断,真的是在考验韩怀明的诚心。

可能是韩怀明的少年精诚,如赤子般纯真澄明,终于得到了回报。夜空之中忽然飘来一阵奇香,而且还听到有人轻微地说话:“孩子的妈妈很快就会恢复好起来了,无须劳心劳力自己受苦了。”未到天明,韩母豁然都平复健康了。乡里的人了解情况后,非常吃惊讶异,对韩家母子另眼相待。这则神迹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记载在正史《梁书》里。

庄女弄琴暗香浮

陈郡这个地方有一位优雅贤淑的女子,她姓庄,精于做女红。女红在古代的意思就是那些针线、编织、刺绣之类的女孩家的活儿。她非常聪慧,还会弹琴奏曲,而且她随身还有一张古琴,琴也有雅名叫作“驻电”。庄女最擅长弹奏的曲子叫作“梅花曲”,有许多人都来听过。听着听着,这些听众就说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一股奇异飘渺的暗香扑鼻而来。要紧的是,这可不是一个人说的,很多人都这样说。于是人们给她起了一个雅称“庄暗香”。庄女听说后,就改古琴的名称为“暗香”。可惜,不知何故,庄女借故不再弹奏曲子了,人们再也听闻不到从“梅花曲”之中飘来的雅香。据说此故事原先记载在古籍《真率斋笔记》里,后来被元代的笔记《琅嬛记》转载而保存下来。

庄女优雅贤淑,善弹琴奏曲,许多人都说她弹奏最擅长的“梅花曲”时,有一股奇异飘渺的暗香扑鼻而来。示意图:唐 周昉《弹琴仕女图》局部。(公有领域)

痴女嗜香名医救

元代江南姑苏郡是富庶之地,许多家庭都比较富裕。其中有一个富人家里一位千金小姐,年芳十八,突然就一病不起。病症是四肢萎靡麻痹,不能够自我进食,眼睛瞪眼看物,简直就是目瞪口呆。家里赶紧延请许多医生前来治疗,都不得其法,不知如何治此病。家里人终于打听到一位名医葛可久,赶紧去迎请他过来给千金小姐看看如何。

这位葛可久,就是葛乾孙,字可久,也是江南人士。葛氏一家四代行医,葛可久的名声也是远播大江南北,据说他和江南著名的丹溪医派朱震亨齐名。

葛可久经过望闻问切,探视了那位千金小姐后,笑对她家人说:“这病不难治。”家人听说还有救治办法,自然是言听计从。于是葛可久命她家人,将千金小姐的闺房内的香盒香料,胭脂香囊,各种脂脂粉粉等等,通通搬离房间。然后打开地板,掘出地板下面的土层,挖出一个人大小的土坑,然后将千金小姐放入土坑之中。然后命大家都出到千金小姐的闺房外边,而且还把门关好锁上,只留千金小姐在屋内。葛可久就告诫家人们,叫人轮流守在闺房门口,不得发出声音,只是静听屋内的动静。葛可久说:“一旦千金小姐在屋内有手足活动的声音,而且能够让你们听到了,那时就可以通报给我了。”过了好久以后,那千金小姐的手脚都动起来了,而且还在屋里呼叫。于是家人就赶紧开门入屋,也去通报给葛可久。葛可久过来一看,觉得情况不错,就给千金小姐配一付药丸,让家人给千金小姐和水吃下去,然后又对其家人说:“继续让小姐躺在土坑里。明日就可以让她自己从土坑里爬出来。”千金小姐还没有完全恢复,自然是力气不够爬出来,只好干瞪眼地躺在土坑里耐心等待。

原来,此女作为富家千金小姐,家里不缺银两,日子过得太平舒适,平日吃香太多,变成极度嗜香的癖好,脾脏就被香气所侵蚀,弄得身心麻痹,食欲不振。还好,千金小姐有福气遇到一位有幽默感的名医,方才挽回了性命。这则有趣的医案被《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辑录下来了。

香文化故事传奇体现了不同人物的修为状态和心性境界。 清 金累丝镶珠石香囊。(公有领域)

小结

从上面四个人物与香的故事,体现不同人物的修为状态和心性境界。笔者姑且一试评点如下:

佛图澄用香,是为了更好地行使他自己修行得来的神通能力。那也就是说,他必须先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并且保持在相应的境界之中,才能用香行神通做法术。用香可能只是一种佛图澄自己习惯用的助力材料。

韩怀明少年心诚,正因为当年年少,心思纯正,不怀杂念,故而孝心能够得神救助,引来天香。这个案例除了个人因素外,这也与古人信神的整体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吧。

庄暗香心诚又心静,能够弹琴出暗香,也似乎启迪人们认识到艺术境界的一种神话般的升华。相信这类故事不是孤例。据说孔子当年多次习练弹奏“文王操”的时候,最终在演奏曲中时看到文王显出身影。请问我们该怎么体悟如此艺术境界修为呢?

姑苏小姐嗜香如命,反受香的侵害一病不起。嗜香过头,就是痴恋痴迷过度的体现,带着过分强烈的执著来爱香用香,反而对自己的身心有害。这样的心理状态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是乃一种执迷不悟的表现,不是正常的有利人身心的修为。

笔者的看法仅仅一家之言。诸位看官,您觉得香文化里体现的人的修为和境界,还会有哪些不同凡响的哲理呢?我们该如何爱香和用香呢?

参考资料:

《晋书》卷九十五,佛图澄传
《梁高僧传》卷九,晋邺中竺佛图澄
《梁书》卷四十七,韩怀明传
《琅嬛记》卷上,暗香琴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博物汇编‧草木典‧第318卷〉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十年前,吾尚在中学时期,偶得一本解读先天易学的小书,书中提到一幅神奇的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读罢,内中顿时对此联的气魄与意境昇起敬仰之心。
  • 谁都知道,张三丰真人是中国古代有名的隐世高人、修真道者、太极修法创立者。据《三丰先生本传》说,张三丰有一次遇见一位邱道人,“剧谈玄理,满座风清”,于是乎张三丰有了“方外之想”,就出游寻仙访道。这一出游,游遍燕赵齐鲁、韩魏秦陇
  •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经常有许多奇诡的异想,有非常深刻的神话来源和文化目标指向。“太极”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从“太极”到“两仪”“四象”与“八卦”的符号体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尽管如此,这似乎仍然没有办法让我们明确理解到,“太极”到底是什么?“太极”又是从何而来?
  • 本来,对于“天”这样的存在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而又随时随地都存在的事物。我们上下左右前后,似乎随便都可以指出“天”在哪儿。但是,有一种更加神秘莫测、匪夷所思的一种现象,就是古人曾经梦到与“天”接触了,而且还不只是一个案例。如果说,一个人接触了“地”,那还说得过去。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在梦中接触到“天”,请问您会猜出是怎么样的状况呢?
  • 邓绥五岁时,邓绥的奶奶亲自为其剪发。邓绥的奶奶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不小心弄伤了邓绥的额头,邓绥忍痛不言。身边的人看见后很是奇怪,就问她为什么。邓绥就说:“不是不感觉痛啊。太夫人爱怜我,又给我剪发,我叫出来就会伤老人家的心意,所以就忍一忍了。”
  • 人们生活的地球,核心就是由土地构成的,是人类最常见的自然资源。东汉刘熙所撰的词典《释名》说:“土,吐也,吐生万物也。”“土”字的构型,采用像形的造字法,如同从地底向上生长出什么植物一样;而“土”字的读音,采用与“吐”音近的方式,如同土地的自然生长出的东西像土地母亲口里吐出来的东西一样。
  • 当我们一谈到“哲理性”的事物时,往往就将抽象的体系性哲理思维和叙述,当作“哲理”或者“哲学”。不过,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一个简单常见的事物往往可以符号化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道术理念。“土”就是其中之一的理念。
  • 药能治病救人,药能长生不老。人们对无病无灾的福份向往,沉淀了一种持久的文化理念。古人对药的崇信,引发出许多神话故事,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文化之中的“药”的神话寓意吧。
  • 长安,十三朝古都,胜迹星罗棋布,繁华似锦,人杰地灵。中唐大才子白居易有《登观音台望城》诗为证: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时值宋仁宗庆历年间,位于长安的一个里坊,生出一件轰动一时的神仙眷侣的故事。
  • 北宋文人丁谓的论香名作《天香传》开篇就说:“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于此可知,古人对香文化的理解,来自对神明的供奉和洁净自我的修行,早已是古人的共识。 更早的是在《尚书•君陈》有一个名句:“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人已然了解到,真正的纯香来自天界神明,也来自修行者自我修行的高贵品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