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可知这些诗词名篇佳句 都是缘于九九重阳时?

作者:任采真
家国之爱,人生之慨,生命之情……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你可知都是出自九九重阳日?(容乃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444
【字号】    
   标签: tags: , ,

秋天这个季节是黄金之秋,也可能是悲凉之秋,人间可能不同调,或此一时彼一时,一己的心情也在转换之中。在暮秋的九九重阳日,划出秋天的一道金光!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

重阳节的节俗在汉初就从汉宫传入民间,重阳登高会雅俗共乐;古来诗人们见景起兴,托物寄情,写九月九日、写重阳节的的佳篇佳句非常多哪!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九九重阳的思乡思亲之作,除此之外,诗人们又为我们诉说了哪些生命情怀呢?

一、江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江总出身南朝,河南人,在陈为官。他曾人在北地,心系家乡。九月九日登高,遥想“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朵朵秋菊总是思乡情!

朵朵秋菊总是思乡情!(鹭青/大纪元)

二、王勃 《蜀中九日》(一作《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人情一作今情)

本诗和上一首一样,诗人托物抒情,都借着雁来映衬己身,并凸显思乡之情和思归之意。少年王勃九月九日登山旅眺,一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工整的对衬与铿锵的声情层层堆叠,把思乡望归之情推到高点。

三、李白《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重阳登高饮酒,酣畅于重阳日的风雅,怡然于与月共舞之乐。李白虽然有报国忠君之志,然而未能免遭排挤,终成了远离朝廷的“逐臣”。逢重九菊花盛放时,他以“黄花(菊花)笑逐臣”,共付一笑中。豪放豁达的李白以重阳佳篇为我们展示了解开人生困境枷锁的一把钥匙。

*“风落帽”典故出于晋代一次重阳节的龙山宴会,发生的“孟嘉落帽”,也称“龙山落帽”,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世用来指重阳登高饮酒等风雅情事。)

四、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霑衣。
(恨落晖,一作叹落晖)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杜牧担任池州刺史,这年九月九日他到齐山登高。临高下望,江涵秋影雁初飞,碧波中展现一年中澄净的秋光。临观眼前景,让杜牧心中涌起什么生命之慨呢?

齐山让他想到牛山,想到齐景公在牛山涕泣感叹人生不能无死的那一幕。古往今来人生尽皆如此,非谁人独有此恨呀!九月九日,难逢“开口笑”的好日子,忘怀生命无常吧!杜牧劝人酩酊享佳节,头上插满菊花归去。这意谓着:掌握自己的人生,向生命宣告我就是“长寿客”!情致豪迈浑成的重阳日之诗,旷放驱走了生命中的抑郁悲凉!

*《庄子在〈杂篇‧盗跖〉中说“……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九九重阳日登高让人萌生人生之慨,生命之情!(容乃加/大纪元)

五、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在安史之乱中,岑参于行军中逢九九重阳。他想起了登高,想起了陶渊明收到的温情之酒,想起了故园菊。岑参一生鞍马往来烽尘间十余载,极尽征行离别之情。九月九日佳节,他这位戎马沙场的战将没有想到回家,而是想着故乡园中菊让它开到战场边来。诗中让我们感到思乡之情,更感受到保家卫国的豪气!

六、辛弃疾 《念奴娇‧龙山何处》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辛弃疾是位爱国词人,出生时北方已陷于金人之手。他满怀一腔爱国情操从金归宋,治军有声,力图恢复中原,然而南宋的政局却让他的大志向无着力之处。在重阳节的词中,他展现了沧桑的沉沉感慨。

“龙山”是重阳节登高宴会的名所,也指久历戎马生涯的将帅。他自问“龙山”如今在何处呢?记得当年重阳佳节,“龙山”与士兵们高会,力图恢复山河。而今,“龙山”参军一头白发,老兵飘零,九月九日风吹参军落帽时,谁来共一笑?

七、辛弃疾 《鹧鸪天 其九 寻菊花无有,戏作》

掩鼻人间臭腐场。
古来惟有酒偏香。
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

黄花何事避重阳。
要知烂漫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云烟是云气与烟雾,也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老伴指志同道合之人)

辛弃疾在重阳节借题发挥,托菊花表达他愤世之慨与沉重的讽世之情。一句“黄花(菊花)何事避重阳”的愤慨讽问,让此词的格调非常与众不同。菊花傲霜凌寒,不趋炎附势,然而南宋时世中,品格如菊的高洁人士为何不见了?宋朝自从南迁后,直到如今在西湖畔依然歌舞忙,而朝中奸臣当道,已经成了人间掩鼻的臭腐场。此重阳日之词讽世之声高亢又沉重!

八、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非常著名的李清照词,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心境交织。“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创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千古传诵,惹得今多少人儿相思深深,牵绊依依。

以上这些千古传诵的佳句,你可知都是出自九九重阳日?家国之思,人生之慨,生命之情,随着岁月辗转,人间几度又重阳?@*#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九九”也是阳数之极,九九归一,满溢又将还原,黄金之秋将逐渐褪色,所以“重阳”也是个阴阳变化的关键日子。在古时的九九重阳就有了一些天人交融的登高赏景、感恩祈寿和避厄的风俗,也是今天重阳节活动的主题曲。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