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勒索”的样貌(四)

内心常感焦虑与不安 情绪勒索者没有安全感

“情绪勒索者的思考模式、情绪反射”之四

作者:周慕姿(咨商心理师)

人气 100

编者按:为什么有人会成为情绪勒索者?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重要家人、亲密伴侣、知心朋友、主管同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了对我们不停索求的情绪勒索者呢?他们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来看看情绪勒索者的特征。

从过程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我妈是个很伟大的女人,她穷尽一生之力,养大了我们家三个小孩……对,我从不否认这点。但是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跟我妈相处,会让我压力很大。

我妈总是会跟我们絮絮叨叨地说谁对她怎样怎样不好,比如说她小时候怎么被爸妈亏待,长大怎么被朋友亏待,结婚后,又怎么被后来离开我们的爸爸亏待。

她常说,要不是因为我们,她现在一定是个女强人。她是为了我们才不再嫁,也没有好好发展自己的工作,所以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孝顺她。

其实包含我的弟弟妹妹,我们都不是不孝顺的坏孩子,但是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妈妈的要求真的很难满足。

比如说,如果她有需要,她打电话给我们,我们都要随时接电话,不论我们是否在上班,或是正在忙其他的事。

她对我们念的科系、工作、交往的朋友,甚至结婚的对象,都有她自己的一套标准与要求。如果我们不按照她的想法去做,她要不就声泪俱下的骂我们不孝,要不就说是为我们好,我们都不会想。

每次遇到我们不顺从她,妈妈最常骂我们的,就是说她一生过得多苦,好不容易拉拔我们长大,别人都以为她可以享福了,没想到三个小孩对她如此不孝,不懂得感恩,还忤逆她,不懂妈妈的心情……

每次一听到妈妈这么说,我和弟弟、妹妹就一起没辙了。我们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们只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代表我们不孝?好像我们没有按照妈妈想要的去做,我们就对不起妈妈。做自己,好难……”

***

有些情绪勒索者,他们重视自己的需求与感受大于别人的,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被亏待”。

可能从小到大,他们时常感觉到委屈、不满足,所以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希望别人能够“非常”重视他的需求。为了要让别人重视他们的需求,他们不惜使用情绪勒索的手段,让自己在这段互动关系中,能够占上风。

对他们而言,他们的需求能够被注意、被满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使对方可能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但对这些情绪勒索者而言,对方“为了他们”,因而勉为其难答应了一件困难的事情,正代表这些情绪勒索者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这些情绪勒索者,并非不知道对方是勉强的。对他们而言,在这种人际互动过程中,感觉到对方的“勉强答应”,反而可以让这些情绪勒索者,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而这个感受,也成为情绪勒索者的“安全感”,用以安抚他们感觉自己长期被亏待、被忽略的不安与焦虑。

就如同这个例子中的妈妈,妈妈藉由让子女有罪恶感,因此让子女能够为自己做一些妥协与迎合,会让妈妈感觉到子女“孝顺”,重视妈妈的需求;如此,才能弭平妈妈感觉自己长期被亏待的委屈。

但这类的情绪勒索者,却没注意到被勒索者的委屈;甚至,可能因为太过聚焦在自己的委屈上,反而合理、淡化了他人委屈的情绪。认为被勒索者为自己做这些,迎合自己的需求,都是“应该的”,根本就“不应该有委屈”,否则就是“不孝”。

从前面的讨论,或许,你也发现了,大多数的情绪勒索者,他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其实并不比我们少,只是,或许他们过去学到的,是必须用“情绪勒索”这样的方法,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给自己安全感、安抚自己的焦虑。

但很多时候,他们却忘记了:有时,让他们真正焦虑与不安的,是这段关系的好坏;而情绪勒索的手段,可能只让他们暂时获得了表相的满足,但却让他们失去了真正害怕失去的“重要事物”:亲密关系,以及对方的爱。

因为在这过程中,被情绪勒索者答应了情绪勒索者,是因为焦虑与害怕,而非对情绪勒索者的爱。

读到这里,如果你发现:“原来,我是个情绪勒索者”时,请你不要认为,这本书是在指责“情绪勒索者有多可恶”。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情绪勒索者或被情绪勒索者,而藉由探讨情绪勒索者/被情绪勒索者的内心世界,并且提醒我们:促使我们成为这两个角色其中之一的“焦虑与害怕”是如何运作的,才有机会让我们跳出这个循环,真实表达自我,也才有机会使我们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对方的尊敬与爱,以及深入、平等并真实的关系。

既然,前面我们提到,面对关系,有些人的不安与焦虑,会促使他们成为情绪勒索者;当然,也有些人,他们的不安与焦虑,反而让他们成为这段关系中的被勒索者。

接下来,让我们换个角度来了解:怎么样的人,容易被“情绪勒索”呢?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宝瓶文化提供)

责任编辑:曾臻

书封。(宝瓶文化提供)

推荐阅读

●传递这个讯息 效用远远超出你我想像

●人际关系不麻烦 3诀窍提升吸引力

●如何提升人际关系的品质? 专家:先求自重

相关新闻
你可以更快乐 五个增进正向人际关系的妙法
人际关系好不好 第一印象看“姿势 ”
【爸妈必修课】给孩子正确反馈 训练人际关系
过度爱干净? 多一些包容减少人际关系紧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