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西郊纪游赠樵山

殷明辉
【字号】    
   标签: tags:

(一)

平原同泛驾, 逾里更经乡。
忽忽驰新道, 依依过旧场。

(二)

停骖风竹院, 作赋水云居。
去郭纤埃净, 出尘言不拘。

(三)

远溯府河源, 深窥石堰乡。
泱泱禾黍地, 烈烈先民邦。

(四)

徘徊犀浦镇, 踯躅太和乡。
一咏还三叹, 悠悠父母邦。

(注)石堰:即石堤堰,为府河源头,在郫县太和镇附近。
(注)犀浦镇:在成都西面,为郫县所辖。
(注)太和乡:在成都西北面,为郫县所辖。

(1999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殷明辉
  • 距我家不远的一个大杂院内住着一户吴姓人家,吴家有两弟兄,吴大娃和吴老二,吴大娃无业,操着一种奇特的营生--卖"夜光皮鞋"。吴老二初中毕业下放在平武县当知青,可他大部分时间却呆在城里。兄弟俩的娘在街道生产组粘纸盒盒儿,他们爹便是街坊上有名的吴齁巴。
  • 殷明辉
  • 我早就想暂时告别一下这座惠我衣食,同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我早就想暂时告别一下这座汽车废气浓度日甚一日,钢筋水泥建筑密度有增无减,人潮拥挤令人窒闷,喧闹之声震耳欲聋的大都会了……我想走远一点,再远一点,我亟需到广漠无人的原野上去释放一下自身。啊!我太需要去亲近大自然了,我随时期待着同纯净无垢的山水接吻,我象迷恋着久别的情人似地迷恋着这一切。然而,我却总是苦于没有机会去完成自己的夙愿,说来其原因既简单又可怜--我之所以一再隐忍迁就,不过为了在此间"讨点生活"而已,这与行乞者何异?小大之别而已。啊!冥冥中我的面前横亘着一扇巨大的无形的门,将我长年禁锢在里面,我身后有一双无形而又万能的手不分昼夜将我死死地拖曳住,我到底难于悚身一摇将它永远彻底摆脱掉。
  • 黑夜紧紧包裹着大地,将一切真实隐去,列车高擎"夜行之烛"加足马力,向黎明奔去……当宇宙揉着惺忪的睡眼醒来的时候,煜煜大光照彻天地,光波所被,一切万有都被激活了。列车哼着动听的曲子缓缓漫步于"河西走廊"上。对!不要那么匆忙,越走得慢越好。"河西走廊"啊,过去我只能在教科书上读到你,现在你竟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我伸手就能触摸到你的肌肤,侧耳就能听到你的心跳……我欣喜之情真是难以言喻。
  • 殷明辉
  • 殷明辉
  • 殷明辉
  •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的西面,因位于玉门关南而称阳关(古时将山南称为阳,山北称为阴),此关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是丝绸之路出南道的关卡,也是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在汉唐时代,这里曾是市井繁华,商贾云集,车马辐凑,兵马驻屯之地。历经千年沧桑,如今的阳关故址早已不见了雄关的影子,只剩下满目荒凉,茫茫戈壁,滚滚沙丘和一块写着"阳关遗址"的碑文,在西风残照寂无一人的汉唐故道旁向患有思古癖的远道来访者招手致意。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抵达敦煌以后,分为南北两条路线继续西进。南路出阳关经若羌、且末、于阗、莎车、在喀什与北路汇合,然后通往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北路则出玉门关经楼兰、吐鲁番、焉耆、库车、至喀什与南路汇合后,然后前往地中海沿岸国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解除匈奴的威胁之后,为了避免匈奴的骚扰破坏,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设置阳关,玉门关两大关隘,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四大郡守,即史称"置两关,列四郡"的重大举措。阳关遂日益凸现和发挥着它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大关隘的重要作用。盛唐诗人王维的一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声名远扬,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王维诗中所指的阳关即是今天位于敦煌境内的这个古关隘了。当盛唐天宝年间的某个春天,王维的好友也是他的同僚元二奉命出使安西(唐都护府名,治所在今之新疆库车县境内。不是甘肃这个安西县。),王维在咸阳(唐时称渭城)渭河北岸的一座驿楼上为他饯行而作的一首送行诗,由于此诗写得真切自然,声情并茂又兼出自名家之手,在当时便已传遍九州了。此诗一名《送元二使安西》,后来,乐府将此诗谱成曲,成为著名的《阳关三叠》。其具体唱法是:首句不叠,其它三句分别再唱一遍。从少年时代起,缠绵悱侧余韵无穷的《阳关三叠》我不知唱过多少遍了,也记不清听别人演唱过多少遍了,可是我一直没有造访过阳关,想像不出阳关究竟是什么模样?就连这首诗的作者王维也没有亲临过阳关呢。其后阳关竟成了潜藏在我胸中的一种情结,我一想到阳关,就容易联想到"离别"二字,而离别同害病一样,总属人生不情愿经遇的事情。
  • 诗经"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左传"蔓草犹不可除。"李时珍曰:"天造地化而草木生焉。"昔"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中七十余毒。"夫神农尝百草以利生民,其所尝者皆野草之类也。时珍续曰:"刚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者为良,得气之戾者为毒。故有五形焉、五气焉、五色焉、五味焉、五性焉、五用焉"故草之为用大矣哉!不徒蔽荒原之丑,且亦疗人身之疾。贵如参、、天麻、虫草、三七、首乌之属,曷莫而非野草族类耶?其余苁蓉,国老、长松、列当、豨、茛宕、夏枯、车前之类,盖不胜其数矣!世人安可因其鄙贱而轻之哉?爰感于兹,遂作斯赋。其辞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