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欣赏】西江月

作者:任一仁
font print 人气: 903
【字号】    
   标签: tags:

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 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博学多才,诗、词、文章、书法以及绘画,无一不精。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清旷的词派,对后世的文学有巨大影响。

【字句浅释】
题解: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事后遭贬谪至黄州,过着近似流放般的生活。此词写于受贬后的第一个中秋夜。
世事:世间的事情。
几度:几次。
新凉:这里指清新凉爽的中秋气候。
廊:屋檐下的过道,或指独立的有顶的过道。
妨:妨碍。
孤光:这里指月光,带有作者孤独感的色彩。
盏:小杯子,这里指酒杯。
北望:望着北方,隐含着仰望皇上之意。

【全词串讲】

世间万事总好像一场大梦一样,
人生有多少佳节如此清新凉爽?
到了晚上,风声和叶声飒飒满房廊,
看看自己,眉头和两鬓斑白如秋霜。

酒虽然便宜,却为客少发愁,
月儿太明亮,总有浮云来遮挡。
谁解我孤独,与我共赏中秋明月光?
我只能拿起酒杯,悲伤地望着北方。

【言外之意】

全词语言平易,却情深意长、富於哲理。

负罪放逐,过着流放似的生活,过去的朋友和周围的人都回避着自己。在中秋节的晚上一个人孤单单地倍感凄凉,于是咀嚼人生,沉思默想,颇有感悟:人一失意了,有酒也没有人肯来喝,世态炎凉令人感伤;光明磊落、行高于众,反而招来小人的妒忌和陷害,这小人当道的社会岂能长久?人生能有多少像中秋这样的佳节良辰?一转眼眉毛、头发都白了,却落得这样孤独寂寞。这红尘中混迹一生,还不和梦游一样么?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词化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咏》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的内涵,更进一步说,不转头也空,因为梦也是空。
  • 长期地回忆思念,使得希望在心中逐渐酝酿成熟,直到稍有闲暇就要整理自己的钓鱼竿,悄然隐入那云水苍茫的图画中去!
  • 中国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会,社会的修炼风气总体比较浓郁,一些文学大家都是修炼之人,他们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达常人的情感,而实际是表达自己修炼的体会,感悟或者是境界,这其实是神传文化的一种必然。比如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 犹记得去年的一个春日,桃花开得灼灼,他邂逅了树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视,心驰神摇。不知是桃花映红了美人的面容,还是姣好的容颜照亮了繁盛的花树?
  • 大概是读了太多眼如秋水、眉若远山的章句,面对山明水秀的景致时,他很自然地把它想像成一位眉目如画的妙龄佳人。而且这位佳人,如书中的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眉弯似蹙非蹙,笼着丝丝轻雾;眼波似喜非喜,凝着款款深情。
  • 梅花长于冰雪林,如山中高士、月下美人,独立世间。它不同于牡丹的富艳、荷花的清纯、杏花的娇羞,以欺霜傲雪之姿、暗香疏影之美,成为文人气节和情怀的寄托。
  • 登高远眺,吟诗作赋,是文人士子的风习。小到一个思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低诉情意绵邈的离愁别绪;大到一个才子登览幽州台,高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盛世幽思。山河胜迹如歌如画,才人的情感和怀抱寄寓其中,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和统一。
  • 迢迢长江水,奔流不息,是历代文人墨客不断咏叹的壮观景象,传递着丰富多样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书写情浓似水和依依惜别和的韵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寄托韶光易逝和壮志难酬的感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表达历史兴亡和宇宙永恒的哲思。
  • 他有着杜牧一样的才华,也有杜牧一样的深情,只是他来到的名城扬州,已不是三百年前杜牧眼中的二月豆蔻、十里春风、廿四桥头。
  •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八月,崖门海战刚刚过去半年。宋末帝与八百宗室、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三百年宋朝用一个悲壮惨烈的方式走向终点,在宋朝子民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创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