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家族(6)—东山再起(下)

老黑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2日讯】 祖父辞世后,家中的生活成了问题。四位母亲,弟兄姐妹十人的一切开支,开始是各房的子女,各房想法,变卖家中值钱的物品,后来,祖母把三个人(我亲祖母的丫环被收房)召集到一起商量,如何把死钱变活钱。还是四奶奶聪明,她提出:“几位姐妹,都集中到台西纬三路一号居住,男孩子住纬二路二号(此院已经打通)女孩子分住纬三路三号和纬二路四号。剩下的房子,全部租出去,这样,死钱就变成了活钱。”

其实,此时父亲、大伯、二伯都已经考上大学,分别住在各自学校的宿舍。大姑从师范毕业,在家,二姑嫁到天津陈家,三姑王慰萱,同父亲是异母同胞,仅比父亲小五个月,是时在青岛大学上预科。均不经常回家。家中除了母亲们,也只有正在念高中的四、五、六、七四位姑娘。于是这个意见很快就得到了赞同。

父亲考上大学后,就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份管理员的工作。生活上自然没有问题。其实,青岛大学是唐山工学院设在青岛的一个大学预备科。十年后,才变成了正规的大学的。虽然学制只有两年,但在这里可以提前学到大学里的基础课程,然后可以直接升入唐山工学院。

而我的大姑,师范毕业后,便在市南区,找了一份教师工作,一个月怎么也有十几块大洋的收入。于是,她就负责起四叔及几个妹妹的生活了。不久,她便同齐鲁大学毕业的韩舜卿结婚,一同住进了台西纬二路的小院中。

次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跳了一级,直接升入唐山工学院。而四姑升入齐鲁大学,三姑升入唐山工学院。家中只剩下五、六、七三位姑姑。

在青岛大学土木工程系时,父亲与罗荣桓(建国时的十大元帅之一)、林同炎分在了同一间宿舍。罗比父亲大一岁,林比父亲小四岁。林是福建人,而罗是江西人。另一名同宿舍的叫马愚山,是山东高密人。本来,马同父亲是同乡,应该比林罗更为亲近,但是马愚山仗着自己家是大地主,家中有钱,而且身材高大,自以为不可一世。一进宿舍,就要把睡下铺撵到上铺去。于是,铺位之争便由此开始了。

首先,是马愚山吼道:“滚下来,你这个南方蛮子,你没有资格睡下铺!”

“……。”谁也没有出声。

“妈个*的,听见没有,南方蛮了!”

“你没有妈?!怎么开口骂人?!”罗开始发话了。

“你他妈也是南方蛮子!没有你的发言权!”马说。如此霸道,简直到了令人无法忍耐的地步。

“我们都是中国人,什么南方蛮子、北方蛮子,你别欺负人!”罗反唇相机。

此时的马愚山,早已暴跳如雷。顺手就把林同炎抓了起来!

正要举手就打的时候,脑后突然受到重重一击。原来罗荣桓拿着手中的硬讲议夹,狠狠地打在了马愚山的头上。于是三个人滚打在宿舍窄窄的空间里。

这个过程,父亲看的一清二楚。父亲一生忠实,这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最后还吃亏在马愚山的诬告上。那是后话。

此时,父亲立刻把管理宿舍的老师叫来,老师先是喝止双方的搏斗,然后查问打架的原因。我父亲属于旁观,知道事情的起因,是马愚山惹起的,便把真实的情况,向老师做了如实的汇报。由于林同炎不仅两眼红肿,而且衣服也被马撕碎,学校立即把他送到医院检查。马愚山被停课一星期,等候处理。

一星期后,学校查明,马愚山不仅入学前,打架出名,而且还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不清不白。于是当众宣布,马愚山勒令退学。后来马愚山又上了齐鲁大学,然后自费留学,混进了艾奥瓦学院。这是后话了。

父亲同林同炎、罗荣桓遂成了知心朋友。这一年多的同这生活,父亲的理科和林同炎的数学,在同学中是最优秀的。而罗荣桓的文章,经常在校刊上发表。他们互相帮助,互写日记。在1978年四人帮倒台以后,中央党史小组,找到父亲,了解罗荣桓的事迹时,父亲他们讲述了罗荣桓见义勇为的故事。我从旁边听了非常感动,遂写在纸上,以作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父亲和林同炎均感到青岛大学的师资,满足不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于是双双报考了唐山工学院,罗荣桓继续留校学习。直到建国以后,父亲才从四叔那里知道,罗已升任中央,于1954年第一批中国军衔制宣布时的十大元帅之一。

四叔,王正。又名王志毅,一九0九年出生于青岛台西纬三路一号。张湘波是他的亲生母亲。虽为亲生,但所有的孩子当中,她最喜欢我父亲。父亲得宠于众母亲的原因,我想,第一,可能是因为她妹妹在生完五姑后,得了产后热不幸过世,她感到非常可怜。第二,父亲是祖父事实上的长子,按照传统的观念,女孩子早晚要嫁出去的,而家是将来的一切,都要依靠长子。第三,父亲虽然顽皮,但学习一直很好,很得祖父的赏识。

同父亲一样,四叔五岁时,同样进入云南路上的台西小学。那时的台西,穷人的孩子是上不起台西小学的,主要原因是1.学费高,上不起。2.基本上是拒绝乡下进城打工的孩子。正因为此,校风应该说是比较好。

但是,四叔的顽皮,是学校中有名的。在班上,他经常旷课,自己一人跑到汇泉,上山偷公园的桃子,或在跑马场(即现在的汇泉广场),看大人们骑马。尽管如此,他还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学习成绩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也是上三年级时,他班上仍然换上了那个打父亲的老师。这一次,老师没有打四叔。而是采取交朋友的方式。

开始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几乎每天放学时,总要先带四叔一同回家,让他进门向祖父问安后,得到祖父同意,便一同来到后海涯的岸边沙滩上。在这里,每天晚上都有一位从河北来的拳师,在教授武术。这在当时,中国人习武是比较普遍的。四叔当然喜欢。

其实,不必来此,我祖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此时的祖父,虽然创立起自己的家业,但闲暇之时,在明德小学附近的空场之处,设了演武场。同时租房授业。他的演武堂的名字叫做:“真武堂”。自1907年开业,一直很兴旺。但是,祖父就是不教自己的儿子。用父亲的话说,爷爷小时候不爱学习,因此在以后的留学军官队中,因为知识欠缺而吃了不少苦头。因此,爷爷有了自己的儿子后,决心让孩子们先学知识,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教也不晚。

正因为如此,在老师打了父亲三教鞭后,不仅没有责骂老师,反而仍然嘱咐老师,对四叔严加管教。然而,他却没有鞭打四叔。我想,这也许是另一种教育方法吧!用教育学家的话说:“叫因材施教”。

第一次与武术师父见面,是在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这一天,老师给四叔一套黑色的练功服。然后来到后海涯。说起后海涯,台西人都知道,那是在团岛附近的一带海滩,很长一段时间,闯青岛的外乡人,把沙滩当做晒粪场。这是因为,台西是一个新区,绝大部分住户,没有用过抽水马桶。而且各个大杂院,甚至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砖砌起来的大粪池。在上面盖上木板,挖好一个一个洞。人们如厕时,就蹲在洞上……。

而人们的粪便,又是农家最好的天然肥料。闯青岛的外乡人,在这里修起了几个化粪池,新鲜粪便放进去后,再把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烧剩下的草木灰,倒到里面,经过搅拌、分解,几天以后,再用桶捞出来,用粪勺,一勺一勺地,均匀地晒在海滩上。等到全干以后,装车推到农村倒卖。然后,再从农村,挖了黄泥,卖给城里人,去拌煤饼,取暖、做饭。……这一切,现代年青人,是没有见过的。

既然这里是大粪场,那麽空气中,就一定含有人们排泄物中的臭气。那麽,老师为什么要带四叔到这里来呢?───这还要从甲午战争说起。

老师所要介绍的师父,是一位六十岁开外的老人。满清未年,白莲教突起。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被迫签下了赔偿两亿两白银的条约。这笔钱,怎么可能由清政府拿出税金的一部分去顶帐呢?!于是,便从下面百姓中榨取。城市商人还好说,但分担到农民头上,就没有几个能交的起的了。

河北仓州一带,是历史上出武术、杂技的宝地;但这里的土地贫脊,农闲之时,这里的人们,多以家庭为单位,举家外出以卖艺为生。其实,各家挣的,明说是辛苦钱,往不好听说:“这是挣的要饭钱。”这些人,不偷不抢,身怀绝技,依靠自己的本事挣钱,养家糊口。人身在外,住不起客栈,天好时,露宿街头。天坏时,住在寺庙或别人丢弃的房子里。……卖艺的钱,不好挣啊!

大概在1895年夏,仓州府尹,命衙役到各乡催交皇银,与留在村里的老人,发生争执,衙役动手过重,打死了一名老人。出了人命,激怒了乡民。乡民就在当时在家服侍重病老母的武术先生张成仁的带领下,包围了仓州府,打跑了县官,烧坏了县衙。

但清廷是不肯善罢干休的。派了重兵镇压哗变。张成仁在乡亲们的担护下,逃了出来。路上遇到了四叔的老师,于是一同来到了青岛。

那麽,父亲和叔叔的老师,又是怎么认识他的呢?原来,老师是青岛人,在省城读师范,正逢毕业,在院西大街遛弯时,看到沿街卖艺张师父,由于他也喜欢武术,于是结成朋友。当他知道了师父的情况后,便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家中。当时兵荒马乱,师父的身份,也不易太公开,所以老师的家也就变成了临时避难的家。

对于清王朝,大家都知道,早晚要垮台的。老师闲时在家,就向师父学此武术,平时就在市里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而师父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旧时武师。他对老师说:“习武之人,晨起三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道是,外练一层皮,内练筋骨轻,如果没有这种毅力,学了也是毫无用处的。况且你也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还是不要认真地好!”

但是,老师是个有志气的人。他拿出纸和笔,当即写了拜师状,并把父亲、母亲一块请来,举行了拜师礼。也是大器晚成,老师在学习一开始,对于基本功的训练不喜欢,压腿总是很短的时间。因此,当开始学十六路弹腿时,踢腿没到位,被师父一脚踢倒在庭园。师父进屋,拾起行李要离开!老师立刻跪在门前苦苦哀留、认错,泪流满面。

“要留我,继续教你可以,请把二位高堂请来,当面说话!”话不宜迟,于是,老师把父母请到了庭园中。张师父从怀中取出拜师状,指着其中一条说:“徒弟,这第四条所说如何,你且背来。”

“……第四条,若不专心练功,任凭师父责打!”

“那好,当着你父母的面,把你上衣脱光!”师父说着话,便放下行李,走到庭院中,拿起一根扁担,轻轻用手一担,竹扁担从正中纵向裂成四、五条,走到老师父母面前,双手抱拳,说:“失礼了。孩子本是聪明伶俐,可以学成大器。但是却不努力。若二老愿意,我当为其留一记号。以令他永远铭记,刻苦练习,早晚会大气晚成!”

事到如此,二位老人也希望孩子再多一技之长,便也点头默认了。

老师身上,从此多了十几道伤疤。但他却变成了文武全才的人。此后不仅育人,而且参加了抗日战争;他,就是当时青岛人引以为傲的刘华山老先生。

后来,张师父的乡亲,来到青岛卖艺,见到了张师父,于是便邀他一同搬到了贵州路,在那里租了房子住下。从此,张师父以教武为生,对于穷人,他不收一文钱,在台西一带是非常有名望的。

事情就是这么巧。这位张师父,正是祖父的师兄。他同祖父见面以后,祖父同他相约,如果有了儿子,在知道读书以后,就交给张师父调教。四叔,就是刘老师看好的儿子,于是才在今日,到大粪场来拜师!

师父选择大粪场,就是暗藏寓意的。师父说:“孩子,粮食是田地里长出来的。种粮,就要施肥。大粪虽臭,但是养粮。吃到嘴里的粮食香,就不该忘记大粪臭。你看,满沙滩大粪干,是那些没有机会学本事的农民干的。你不好好学习,不好好练功,不是将来也跟他们一样吗?”

这第一堂拜师课,就是这样教的。后来的一个月的时间,四叔第一个月,就是在这里学习的基本功。由于祖父的“真武堂”离家较远,因此在叔叔上小学的时候,就跟着张师父,在贵州路学武。说也奇怪,四叔尽管顽皮,但他从来没有挨过打。而且学习也一直很好。很得祖父、老师、师父的喜爱。

在他高中二年级的时候,祖父在练习举石滚子时,一时手没有拿稳石滚,落下砸中脖子,从此一病不起。几个月后,便离开了人世。此时的四叔只有16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刘佳听到“为它卖命,能好吗?”这句话,感觉自己从牢笼里跳出来似的,大声说:不好,当然不好,我就是被这个邪党害苦了!从小到大听它的话,结果怎么样?拚命工作,刚到中年还被一脚踢开!让多生孩子,生了养不起了,还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个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瘟疫来了,全国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开,拿民生当儿戏。
  • 茂利一边装菜,一边对大车司机说:这岔路口把两块地分开,东边的老地用老法子种,菜好看还好吃,我们西边的差点误入歧途,我就是听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着啊,走什么路,选哪边太重要了,你选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给坏的邪的站队,就没个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边。
  • 老蒙在离休前是个“长”,“平稳着陆”退下后,买花草,认识了老郑。一来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郑说,现在朋友多数相互利用,称兄道弟也不见得为情谊,我们的花缘比金子珍贵。
  • 记得我整个小学阶段好像都在捡破烂,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交多少斤废铁,还捡过废纸。家里能上交的东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沟我们都不会放过。我们很大一片家属区的孩子都在同一间学校上学,全校的学生都要求捡废铁,到哪里去捡呢?
  • 大陆知名媒体人江雪的文章《长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志》,记录了一些封城细节和感受。在严厉控制言论的墙内,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难掩内心愤怒的呐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