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与祖父母来往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我们发现,目前不仅邻居之间的关系日趋淡薄,就连自己的祖父母也很少有来往。也许有人会辩称,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趋向,但话又说回来,你真的希望这种冷冷的人际关系演变下去?当然不愿意。那么请从今天起,就鼓励孩子与祖父母互相来往吧!

假如不知道具体的做法为何?底下这些妙方,也许可以成为你的最佳依据:

如果祖父母就住在附近,一次不妨仅让一个孩子去拜访他们,这样祖父母才能热诚的招待,和他们尽情的玩耍,甚至讲几则精彩动人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祖父母的温馨及慈祥。

送给祖父母一本相簿,让他们存放孙子成长的一切,等孙子来探望他们时,便可拿出来一面分享一面告诉孩子,他们成长的过程。

把祖父母的相片放在靠近电话的地方,当孩子与他们通电话时,便可一面接电话,一面看着他们的相片,如此将可增加祖孙之情。

圣诞卡或贺卡不妨考虑用孩子的画设计而成,再由他们寄给心爱的祖父母。

利用假日或空闲时间,常带他们去看祖父母,顺便来一趟家庭旅游。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孩子与祖父母熟稔,更重要的是,以后他将更可能面对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至于变成冷漠的“动物”。

做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人很幸福,他们正在享受“天伦之乐”。他们当中许多人可能已脱离工作岗位,不再是整天忙忙碌碌地生活了。这些老人,有的养养花、练练字,陶冶性情,安度晚年,也有的正在照顾自己的孙子。这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呢?

作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由于脱离紧张的生活,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因此,格外疼爱自己的儿孙,他们总想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爱,给孩子买玩具,买吃的,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但是,过度的宠爱,常常会使孩子依赖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以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为反抗父母教育的武器。这样的爱,对孩子多半毫无益处。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应该认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他们不该试图占据孩子的全部心灵,因为他们与孩子之间还有一代的间隔。任何代替孩子父母位置的做法,对孩子都没有好处。但是目前有相当多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正背负着带自己的孙儿孙女的重任,有的老人深为孙儿女对自己的依赖和顺从超越父母而感到骄傲,却不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孩子需要父母做楷模,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深具影响。

如果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试图独立承担教养孩子的责任,势必会使孩子产生困惑,弄不清楚听谁的好。有些自幼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长大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总不能亲近起来,也说明了这一点。

实际上,在两代人中为了对孩子的控制权、教育权而进行的竞争中,孩子常会受到伤害。因此,在当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老人们,也要提倡一种“超脱”的精神。一方面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协助儿女教育自己的孙子,另一方面,又不要陷得太深了,他们可以指点孩子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却不该全部揽起教育的责任。

那些不“超脱”的爷爷奶奶,为了孩子,还会与孩子的父母起冲突,甚至影响两代之间的关系,失去享受晚年生活的乐趣。有的还因此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实在得不偿失。
 
我希望疼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当好家庭教育的“顾问”,在家庭中退居第二线。那么孩子也就可以从双重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长得更健康。

摘自: 游干桂著作《别让童心去流浪》一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要郑重向大家宣布:我不想睡了!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相当难受,因为……因为凡是人类都必须要睡觉,不睡就不能成为“大人”了。但是,我还是不想睡!
  • 工作真正的目的,在我看来就是度过逍遥的人生,而非为了财富,我乐于抽出余裕时间,停下脚步,安静的享受须臾片刻,让灵魂出来透透气。
  • 我是一个大而化之的人,有时候亲口答应孩子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提起,包准遗忘殆尽。但我的儿子可就不然了,他的记忆是一流,只要我开口说出的“支票”,他绝对牢记在心,并经常催我“兑现”。
  • 这一阵子我发现我儿子,常会不由自主的恐慌、焦急与悲伤,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不说,或是支吾其辞。
  • 教育是一门“艺术”,唯有父母愿意平心静气的修习这门学分,才有机会成为“育儿艺术家”。一味地与子女“生气”,只会升高冲突而已。
  • 淡水河是悲情,冬山河是奇迹,峒侯溪是净土。孩子期待童年再用河的故事串成,而不是四轮驱动、摩天战士、天轮铁怪。
  • 经过我的明查暗访,终于发现一个天大的消息,他们居然想把我送去“儿童心理诊所”咧!我真的不明白自己招谁惹谁了,居然沦落到爸妈“密谋”陷害我。你有所不知啊!儿童心理诊所可是挺吓人的哩!他们虽然没带针筒,也没有苦得要命的“良药”,但却时常口蜜腹剑的告诉家长,孩子是“好动儿”、“自闭症”、“学习障碍”、“智能不足”或“破坏狂者”。
  • 春夜微凉,穿着薄长杉登楼摘星。风很大,与儿女大字型的躺在顶楼与星河对望,那一刻才明白“幸福”是什么!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