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涟漪】由电话谈起

画与文/杨纪代
【字号】    
   标签: tags:

从前只过旧历年儿,记得两个儿子懂事之后,除夕一定守岁,初一清早就按规矩给我俩跪下、行大礼、磕头、拜年,再高高兴兴接下压岁钱。如此行之有年,延续着中国传统习俗。可是随着社会的变迁、道德的式微,不知何时起,竟然终止了。现在的两个孙辈,更不知拜年为何物,只知有钱可拿就是过年啦!更别提什么走亲访戚、请安问好,甚至连姻亲姨表的称谓,大人都搞不清楚该如何教导孩子称呼呢!古时留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确实深具内涵,有它存在的意义。

而今物质丰盛、科技发达,每逢过年除了吃喝之外,就是利用这个假期出外旅游、调剂身心,因此多半以电话问候代替拜年。十几年前的正月初一至初三,电话铃声总是响个不停,接听电话接到手软,除了口头拜年就是亲朋老友、天南地北胡扯一气,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也聊胜于无。渐渐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拜年电话依时日递减,今年初一只不过那么三、五通,原因何在?不外乎病痛缠身或远走国外,更多的是老成凋零,情势发展至此,人人也就无可奈何的勇敢面对这人生大限的来临了!

曾经因为电话、手机的普及,也造成我不少困扰,刚踏进家门,家长的电话就追踪而至:小到孩子不刷牙,大到老师该如何管教才对……反正所有为人父母者该负的责任全推到为人师表者身上,这外行领导内行的荒唐事儿天天有,要不就是夫妻不和、婚姻触礁……等家庭琐事都倒给你,向你求教,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好不容易退休了,摆脱掉电话无处不有的纠缠,一年多前接到一位同事的电话,告诉我她也已从校长岗位上退休,正开始享受美好的生活,辗转听闻我身体出了状况、不良于行,郑重其事的告诉我,过两天要来探视……,虽然接受了我的婉拒,可仍时不时的再来个电话,加深印象、旧事重提、信誓旦旦……可这支票已开了一年多了,仍是没有兑现的一天!其实都退休了,有的是时间,如今我已能体谅她在人世的大染缸里浸泡太久,只是把习以为常、理所当然运用的门面话儿,不自觉随口而出所养成的习惯罢了。

现在的人在忙、茫、盲中浑浑噩噩度日,无法信守然诺,也无力信守然诺,这种现象是渐进式的,人人都随波逐流而不自知,跟着环境、道德的恶化而慢慢陷入其中而不自觉。

可我知道,上天对我特别眷顾与厚爱,让我一直保有先天的纯真,加上成长环境的使然。从记事起,我就信守然诺,连对自己都很讲信用,打定的主意、发愿想做的事,一定完成!甚至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拼了老命也得做到。又因为爱面子,因此轻易不开口答应别人什么事,一旦应允,话说出口,一定做到,千方百计达成,否则就觉得自己信口开河、不守信用。即使对方早已忘怀、根本不在意或记不起来有这回事儿,可我就自责不已、想起来就脸红,感到不仅对不起别人,更对不起自己。更多时候是默不吭声,背地里努力,等完成了再摊在别人面前,告诉你我做了什么。因为这样,身旁的至亲经常笑我自寻烦恼,也没人看见,更没人逼你,何苦呢?自己也觉得好笑,可就放不下,一遇事儿,还是这样对待,心里总提醒自己,起码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刚开始接到这样的电话或面临这种事儿,总信以为真,抱着满怀期盼,赶紧清扫、整理出像样的居家接待环境,准备点茶水、饮料……什么的,心中憧憬着见面时的惊喜。可两天过去了,两星期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由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到绝望至无望……然后再嘲笑自己的天真。

直到有那么一天,大儿子因事与我闹矛盾,对着我大吼:“从前讲过的话,谁说现在非兑现不可?”才使我悚然而惊、如梦初醒,一人之力难以回天,环境的影响超过我这个当母亲的。从此学乖了,不再认真对待,把这些外交辞令当回事,右耳进、左耳出。虽然说放下了,可一直以来这件事儿总让我困惑不已,时至今日,经过岁月的洗礼、人世的淬炼,如今早已年华老去,依旧时不时的难以释怀。万幸的是虽然守信的坚持,一再受到伤害与冲击,但我自个儿在这一点上,并没受多大的污染而放弃,任其泯灭,相反的修炼之后,更加知道掌握与珍惜这先天赐与的本质真性。真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人能清醒认知,继续保有纯真信守的天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一向就认为男人没什么用,只能躲在社会框架所支撑的虚假威势下维系自己的尊严。身为卑南族人,从小我便清楚地看到来自女人、母亲宽厚、坚强而又稳定的力量。卑南语“pu-rumah”,是名词“rumah”(家)加前缀“pu”,有“使其回家”或“使其有家”的意思,一般被译成汉语的“嫁”或“结婚”。
  • 猛犸象狩猎计划预定在秋初,也就是这毛茸茸的巨兽往南迁徙之时。这计划连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都有风险,但全部落的人知道后都非常兴奋。这趟远征将前往半岛的北端,接近半岛与大陆连接处,到时候凡是身强力壮的人都会是远征队一员。他们得走很远的路,狩猎、肢解、将肉加工处理、熬出油脂,才回山洞。
  • 如何才能赢得人心?你需要天生外向,或是拥有优异的直觉,才能在人际关系上成功吗?在打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上,是否有人就是天赋异禀,有人就是资质平庸,而我们就只能接受上帝给予我们的能力?如果某人在建立人际关系上已经做得不错了,他是否还能做得更好?
  • 在步调飞快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体验与他人有美好的互动,约翰‧麦斯威尔在《人生一定要沾锅》一书中,提出二十五项人际原则让人们学习,以创造共赢人生。
  • 做了几年妈妈,心怡更成熟了。这本《我的孩子变了!》描述与青少年家庭会谈的现场,也再度展现出她的个人风貌与专业素养。
  • 为了维持完美形象,明明我都是考第三名左右,

    妈妈竟向人炫耀我在班上第一名,

    让我很不舒服……

    这是一个令人伤心难过的家庭故事。

    维宜(化名)是明星高中三年级学生,因为患了忧郁症,高三下开始陆续请长假,不愿意上学。最后,学校顾念其以往表现优异,勉为其难颁发毕业证书给她。当年的升学方式仅有大学联招,想当然耳,维宜没有顺利考上大学,这个挫折对她与家人来说,均是重大打击。

  • 在三峡拓垦“草盛园”,回台北主编《汉方LIFE》,或许是盛璘从美国回来这两年多,周遭亲友注意到的主要工作。

    菜园一隅随兴栽植的农耕方式,以及杂志月刊提倡的现代健康养生观念,都让我比以前更好奇,这位值得敬重的出版社老编辑,最近在实践何种生活信念。

  • 克里斯多夫朋友家有个庭院,不大,约二十来坪,两年前提供出来让克里斯多夫打造朴门示范花园:“野”心花园(Wildheart Garden)。克里斯多夫利用树下一角,安放几张椅子,就地举办朴门课程,推展他的理念。一天,他邀请大家去野心花园帮忙。
  • 我所认识的赵可式教授是个古道热肠、积极进取的人,凡是她认为值得做的事,她总是义无反顾、全力投入。

    赵教授曾数次被成大师生选为教学优良老师。过去几年来,她在成大开授的“医师与生死”与“从医学看生死”这两门课,一直是叫好又叫座。老师教学时必须要能显现其热诚才能感动学生,燃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赵教授的课堂上,我总是感受到她散发出的一股难以抵挡的热力。

  • 医师也是人,也有他自己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医师有凡人的感情与理性,也有属于凡人的身体、心理与灵性,脱下白袍,他与一般人无异——会生病、会死亡。

    前三章是医师面对自己所诊治的病人临终与死亡时之态度,本章就将焦点回到医师本身,探讨医师在面对自己亲友死亡时之态度,同时探讨医师本身的生死哲学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