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怀孕引发之高血压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前言:

  妊娠性高血压约占怀孕中之7%,但是这个疾病却是造成产(孕)妇及周产期死亡率与罹病率的主要原因。

定义:

  血压上升是妊娠高血压最主要的症状。一般来说,间隔六小时的两次血压测量都在140mmHg以上或是舒张压高于90mmHg,或是与基准血压比较,收缩压上升30 mmHg或舒张压上升15mmHg以上时,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两者均出现,则称子痫前症。这是美国妇产科学院的定义,也是国内最常采用的标准。

分类:

1. 妊娠高血压:指因怀孕而引起的高血压,一般是指妊娠20周后才出现或是产后24小时内出现的高血压,并没有合并水肿或蛋白尿,而且在产后十天内恢 复为正常血压。
 
2. 子痫前症:指妊娠20周以后才出现高血压,同时至少伴有蛋白尿或水肿的症状之一时。蛋白尿是以24小时尿蛋白高于300mg为准。
 
3. 子痫症:指子痫前症患者出现有痉挛或昏迷症状,同时必须确定没有其他造成痉挛出现之病因者称之。  

4. 慢性高血压:如果在怀孕以前已经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出现在妊娠20周之前称之,亦或是妊娠姓高血压在产后42天仍为恢复成正常血压者称之。  

危险因子:

1. 初产妇,有家族高血压病史。

2. 高龄产妇(>35岁)。

3. 多胞胎、葡萄胎。

4. 孕妇有肾脏疾病或糖尿病、肥胖。

临床症状

  因为主要病变是全身性血管挛缩,而血管挛缩的结果,血液减少,故临床出现以下几项症状:全身水肿、会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胎儿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等。

医疗处置:

1. 超音波检查和胎儿监测器,密切观察胎儿情形。

2. 经观察后血压超过160/110mmHg,考虑予以用抗高血压药物帮助控制血压及维持肾血流量。

3. 给予一个安静的环境,采左侧卧床休息并保持好心情。

4. 如果症状未能获得有效控制,则不排除考虑终止怀孕。

自我照顾方法:

1. 多摄取高蛋白质饮食,以补充从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

2. 多休息避免被打扰,保持愉悦心情,睡觉时应以左侧卧为宜。

3. 按时做产前检查,并听从医师指示。如果曾有妊娠高血压之病史者更应该定
 期做产检。

4. 自行监测血压,可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并做记录。

产后追踪:

1. 通常降血压药会持续使用至产程及产后24-48小时。

2. 出院返家后,仍应有良好的睡眠与定时测量血压,如果血压仍维持在140/90mmHg以上,达三周之久,应至心脏内科门诊持续追踪治疗。

3. 饮食方面应以高蛋白和低盐清淡为宜。

结语:

  妊娠高血压为一产科相当常见及严重的合并症,因为其具有相当比例的母体与周产期的死亡率及罹病率,希望能透过早期诊断、早期控制与治疗,而达到“母子均安”。文/东元综合医院 护理部◇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