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历史名家评点》( 一 )

李德锡﹙1881—1926﹚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前言︰
在相声艺术成长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技艺卓绝、承先启后的相声名家。如果说,传统相声作品是资料方面的遗产,那么,相声名家的艺术经验则是精神方面的财富。这里即将为您介绍的相声名家有李德锡、焦德海、张杰尧、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等人。

*完全人才︰
李德锡﹙1881—1926﹚,本名李佩亭,艺名是“万人迷”,北京人。祖父是李广义,长年在天桥演唱“太平歌词”、“马头调”等杂曲或京剧,为人老实、勤快,干活俐索,常常为四邻帮忙,颇受人们的敬重与喜爱。久而久之,大家就亲昵的称之为“万人迷”了。

李德锡从小随祖父学艺,被称之为“小万人迷”,成名以后,祖父已然去世,索性把“小”字去掉,自称“万人迷”。十岁时拜相声著名艺人恩续为师,十五岁又拜徐有禄为师,经常和恩续、徐有禄、王德龙、焦德海等搭档演出,前后享名三十多年,有“相声大王”、“滑稽大王”美誉。

李德锡相貌古怪,高身材、长方脸、大眼睛、高颧骨、高鼻梁、嘴唇朝外噘着,是一副冷面孔。表演时,他习惯绷着脸,让观众看了就发笑。云游客﹙人名﹚在《江湖丛谈》中说︰“相声艺人活路正,能在杂耍馆子里一跃千丈压‘大轴’的,惟‘万人迷’一人,他可称是个完全的人才。”

他灌制的唱片有《地理图》、《报菜名》、《怯封钱粮》、《八扇屏》、《对春联》等。

*专业才能︰
李德锡活路宽,一般相声演员半个月就得翻头重说的拿手段子,他可以两、三个月才翻一次。他表演的单口相声,有些是根据古代笑话改编而成,如《柳罐上任》,源于笑话集《笑林》里的一则笑话。原文如下︰

“甲与乙争斗,甲咬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咬落,
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人啊都是鼻子高过耳朵的,嘴巴在下面啊,哪里可能咬的到呢?﹚’
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他踏上床去这样咬的。﹚’”

经过加工,相声里增添了人物、丰富了情节。改为打官司的是老道与和尚,审案的是昏庸的老爷柳罐和爱出主意的太太, 阴错阳差,闹出许多笑话。流传至今的单口相声《糊涂县官》,就是由《柳罐上任》加工而成的。

*擅于创作︰
李德锡在北京“四海升平”﹙艺馆名﹚献艺时,当时著名的京剧艺人都是座上客。当他说单口相声时,开场都是“定场诗”,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自赞诗”︰
“滑稽昔说东方朔,后世遗传贾凫西。
有清末造及民国,称王唯我‘万人迷’。”

他还善于创作对联。例如︰
“北燕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南大人向北征东减西退;春掌柜卖夏布秋收冬藏。”
“道旁麻叶伸绿手,要啥?要啥?池内莲花攒粉拳,打谁?打谁?”

他也曾为大鼓女艺人写副对联︰
“穿红挂绿,献千娇,慢动朱唇调新韵;着紫披蓝,生百媚,轻敲牙版唱旧歌。”
横披︰“老了完啦!”

*人生无常︰
民国初年,袁世凯妄想登基称帝,有一次李德锡在总统府表演《吃元宵》,袁世凯一听“元宵”,马上联想到与“袁消”谐音,就以“毁谤大总统”的罪名,把李德锡打了一顿,轰出新华门。

后来,奉系军阀张宗昌喜欢听他的相声,李德锡便常到张家走堂会。1926年冬,赴沈阳小河沿“凝香榭茶社”演出,每日座无虚席,半个月后突然患病,日渐沉重。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披上大衣,走到小河沿,竟死在壕沟里。殡丧时,相声艺人朱凤岐口诵祭文︰“风神爷吹起喇叭,七仙女天上散花,众亲友前来送行,罕王爷派人接他。”闻者莫不潸然泪下。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民间艺人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论“撂地”还是茶馆、书场,哪里挣钱多就奔向哪里。张笑侠﹙人名﹚《相声总论》载云︰“相声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们说相声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实,从子弟票友转变为自食其力的艺人,和流落街头的“叫花子”完全是两回事。

  • 相声的“柳活”属于学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桥“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桥“撂地”表演的技艺,除练把式、耍大刀、盘杠子、拉硬弓、独角戏、学口技、数来宝、拉大片、说评书、唱渔鼓外,还有单人做滑稽表演的。这类艺人凭借巧舌如簧,能说善唱,精于表演,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

  • 有关滑稽的演出诞生于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宝林在表演“卖梨膏糖”时,说唱朝报新闻添加笑料而成。随后,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声、“双簧”的表演方式,丰富了这种单人滑稽说唱,并由地场转到戏园子,称之为“小热昏”、“独角戏”。1920年流传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独角戏,鼎盛时期拥有一百多个班社。
  • 侯宝林表演“柳活”,紧紧抓住某些著名演员声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学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学两、三句就能要下“好!”来。

    侯宝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关公战秦琼》正式演出,受到广大听众热情赞扬,可以说是侯宝林表演“柳活”的巅峰,并曾灌制唱片发行国内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宝林就以《关公战秦琼》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 侯宝林谈及表演心得时曾说︰“艺术离不开美学,相声艺术也不例外。”我们前辈有四句口诀︰“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
  • 相声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赘言,然而,不论就整体艺术还是具体的相声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难的。这里选择了包括“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活”在内的十几段传统相声,略予追溯它们的变迁与来历,旁及当时的社会态势,作为一种小民历史的佐证。当然,对于数以百计的传统相声数量来说,区区十几段的比例所占甚小,只能窥全豹于一斑。
  • 先说这个相声源流的背景,从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选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废除。因此明、清两代,文科考选士每三年一次,考试题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体,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构成。从起股到束股,又分为互相排比的两段,一共八股。
  • *对口相声《卖挂票》︰
    1931年《戏剧月刊》第五期刊登郑剑西的见闻录,介绍了这么件事︰
    “谭鑫培晚年,除了堂会,戏馆子是不大露的。忽有一次广德楼日戏,贴他的《碰碑》,午后一点已经把戏园子四周上下,挤个水泄不通。好些人来不及吃饭,买了干点心充饥,还不敢喝水,怕解溲,就不能再占老地盘啦!饶是这样,一张条凳还是挤好些人,只要有好戏听,也就不觉其苦。”
  • *对口相声《找堂会》︰
    传统相声中以豆腐为表现对象的共有三段,即《磨豆腐》、《猪吃豆腐》、《找堂会》。九十年前,豆腐是最便宜的素菜之一,上不了宴会席面。当时,曲艺艺人组成班社,除了街头或茶园作艺外,还常常到官宦人家走堂会。
  • *对口相声《空城计》︰
    《空城计》的来源,是清代著名艺人余三胜的轶闻。王梦生《梨园佳话》载云︰
    “一日,三胜扮演皇帝,引率四内侍豋场,左右应各二人对立,适此时左三右一,三胜以目暗示,冀其改也。讵意始终不悟,无可如何。于是三胜唱完之后,续唱︰‘这壁一个那壁三,还须孤王把他搬。’两句而收场。观客、后台相率大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