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相声名段之杰作探源》( 二 )

对口相声﹙上﹚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对口相声《文章会》︰
先说这个相声源流的背景,从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选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废除。因此明、清两代,文科考选士每三年一次,考试题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体,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构成。从起股到束股,又分为互相排比的两段,一共八股。

1898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产生分歧,光绪皇帝纳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在翁同龢的参与下,推行戊戍政变,百日维新。“除旧”的第一条就是“废八股改试策论”;“布新” 的第一条就是“等办京师大学堂”。由于慈禧太后为首之“后党”把持朝政,力主守旧,反对革新。造成维新运动仅仅历时一百零三天,即告夭折。

传统相声《文章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在这段相声里,巧妙的安排皇上出题“我”作答的情节。例如,皇上出的“春王正月”的题,“我”答︰“正月里来正月正,我与小妹逛花灯。花灯虽是假,妹子是真情,咿呼呀呼嘿!”皇上又出“秋题八月”,“我”答︰“八月秋风阵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小严霜单打独根草,‘挂大扁儿’甩子在养麦梗儿上也!”就是企图以民间小调的灵活悠扬及深入人心来对比八股文的繁琐及单板,全文进行讽刺。

*对口相声《关公战秦琼》︰
早在三十年代,这段相声即已问世,它是相声艺人张杰尧根据《笑海》第一集里的一则笑话改编而成的。原笑话是这样的︰
“豫省洛阳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寿辰,由上海约京戏两班,演员共六百余名,每日两餐需白米数石。迎寿之期,开场跳加官毕,演《大赐福》。见各角色行头一新,翁喜。次演《双投唐》,翁不解京戏,大怒,唤班主至,令速换一出,再不合意,当下逐客令。”

“班主恐再不满意,随请翁自选之。翁又问曰︰‘汝班中有唱红脸的吗?’班主回答︰‘有。’翁又问︰‘叫何名?’班主误答︰‘红脸的即是关公。’翁令速演《关公战秦琼》。班主恐翁怒,速至后台,商之某红净扮演关公,某武生扮演秦琼,各带四下手。”

“临上场时,嘱打鼓佬开“急急风”上。四下手跑过场,红净走过场,同下,武生率下手加之。班主恐翁怒,急将二人推出外场。净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将。’随打唱。生、净无法,净唱︰‘你在唐朝我在汉!’生接唱︰‘咱俩打仗为哪般!’净唱︰‘叫你打来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谁管饭?’

这段相声后经侯宝林加工整理,提高了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保留节目。

*对口相声《武松打虎》︰
这段相声是根据吴妍人《滑稽谈》里的一段加工而成,原文如下︰
“剧场上掮旗枪扮兵卒者,俗谓之跑龙套。某甲业此,而赌博无赖,屡向小生某乙乞贷。乙久厌之,会甲博负,又向乙贷二百文,乙不应。是日剧场演景阳岗故事,乙扮武松、甲扮虎。往来扑跌,虎终不死。乙初莫名奇妙,既而顿悟借贷事,因执虎耳而言曰︰“畜牲,借给你罢!”拳起语出,语毕拳落,虎乃死。

这段相声当时在京、津两地经常被侯宝林、郭全宝拿来演出。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声演员上台表演,常常结合前场演出情况随便议论几句,以便稳定观众的情绪。
    即兴创作的“现挂”反映了相声的“现实主义”传统。相声必须爱观众之所爱,急观众之所急,代表他们的意愿,反映他们关心的时事问题和生活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共鸣”,正是一切艺术形式特别是喜剧艺术,取得成功的前提。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相声的“说”、“学”、“逗”、“唱”,与“全堂八角鼓”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全堂八角鼓”是相声说学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将对“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说学逗唱的影响,略做介绍。
  • “拆唱八角鼓”包括“说”、“学”、“逗”、“唱”、“吹”、“打”、“拉”、“弹”八项技艺,其中又以“逗”最为重要。从现有的资料看,丑角的“逗”与相声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十分类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清初,北京盛行高腔,并有“八角鼓岔曲”即源于高腔脆白的说法。
  • 北京图书馆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讴》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间艺人在杂耍馆作艺的情形︰“万年茶社好风光,杂耍纷陈欢乐场。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声接上画眉杨﹙人名﹚。”诗下有注︰“万年茶园,在鼓楼前,常以各班演剧。如遇无戏之日,则陈杂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场供应。碟子李,画眉杨,皆杂耍中著名专精一技之人也。”

    这里提到的“象声”,就是后来单口相声的一种。

  • 民间艺人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论“撂地”还是茶馆、书场,哪里挣钱多就奔向哪里。张笑侠﹙人名﹚《相声总论》载云︰“相声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们说相声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实,从子弟票友转变为自食其力的艺人,和流落街头的“叫花子”完全是两回事。

  • 相声的“柳活”属于学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桥“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桥“撂地”表演的技艺,除练把式、耍大刀、盘杠子、拉硬弓、独角戏、学口技、数来宝、拉大片、说评书、唱渔鼓外,还有单人做滑稽表演的。这类艺人凭借巧舌如簧,能说善唱,精于表演,满足观众的娱乐要求。

  • 有关滑稽的演出诞生于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宝林在表演“卖梨膏糖”时,说唱朝报新闻添加笑料而成。随后,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声、“双簧”的表演方式,丰富了这种单人滑稽说唱,并由地场转到戏园子,称之为“小热昏”、“独角戏”。1920年流传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独角戏,鼎盛时期拥有一百多个班社。
  • 侯宝林表演“柳活”,紧紧抓住某些著名演员声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学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学两、三句就能要下“好!”来。

    侯宝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关公战秦琼》正式演出,受到广大听众热情赞扬,可以说是侯宝林表演“柳活”的巅峰,并曾灌制唱片发行国内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宝林就以《关公战秦琼》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 侯宝林谈及表演心得时曾说︰“艺术离不开美学,相声艺术也不例外。”我们前辈有四句口诀︰“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生而不紧,熟而不油。”
  • 相声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赘言,然而,不论就整体艺术还是具体的相声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难的。这里选择了包括“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活”在内的十几段传统相声,略予追溯它们的变迁与来历,旁及当时的社会态势,作为一种小民历史的佐证。当然,对于数以百计的传统相声数量来说,区区十几段的比例所占甚小,只能窥全豹于一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