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跟骨骨折治疗之趋势

张志伟 (成大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足踝医学会监事)

人气: 4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日讯】庄先生是一位50余岁的装潢工人,平常就必须爬上爬下从事工作。去年,他不慎从二楼的地方跌落下来并直接以脚着地。因为严重背痛与脚跟疼痛肿胀,他被送到医院来治疗。经过理学检查及X光评估发现是第二腰椎的爆裂性骨折与右脚移位性的跟骨骨折。住院后,接受腰椎与跟骨的复位与内固定手术,4个月后,外伤所造成的疼痛不适已明显减少并可以正常行走。  

跟骨骨折常见于高处跌落或车祸意外,占所有骨折约2%,对于骨科创伤而言,并不常见,但是因为跟骨本身是承受身体重量的要角,加上这种创伤大多是高能量撞击所产生,所以常常合并其他创伤:包括百分之十合并有脊椎骨骨折,百分之二十以上合并其他肢体骨折,加上多数病患为青壮年男性(21~ 45 y/o),且多为社经地位较低的劳工朋友;这类外伤往往造成对家庭甚至社会经济层面的重大冲击!!

解剖结构上,跟骨和鸡蛋类似,具有坚硬外壳而松软的内部;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承受正常走路,跑步的冲击并吸收震波,但来自于高处摔落的冲击往往就会超过原本骨头的负荷强度而产生骨折塌陷。而身体其他地方如脊椎椎体也有类似的构造,因此高处摔落时,常会合并有这两处的骨折。经验中,这类骨折常发生于需要在高处工作或攀爬的职业如建筑工人,装潢工人与果农,还有就是意外跌落或跳楼的病患。

根据文献报告与经验,涉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也就是所谓的关节内骨折,占了大多数,约七成左右,除了骨折以外,还会造成距骨下关节的崩塌; 一般发生跟骨骨折时,如果没有合并其他肢体或脊椎骨折的话,很多民众往往会寻求民俗治疗,跑到所谓的接骨师去“包”,“矫”。也有些人到医院找医师,却被施以较为保守的治疗(例如石膏固定或闭锁式复位钢针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个移位或影响及关节面的复杂性跟骨骨折,光仅保守性的治疗并无法将骨折做适当复位,延迟或不适合的治疗将导致长期性并发症产生,如脚跟变短变宽,外侧也会因骨折突出造成肌腱夹挤肌腱炎,脚跟歪曲,距骨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等造成穿鞋困难,慢性疼痛或行走活动障碍。

为什么现在仍有许多医师偏好为患者施行保守治疗而不采开刀复位的方式呢?主要是因为传统观念上,复杂性跟骨骨折的手术复位效果不佳,并发症概率也高加上健保给付低,造成医师施行手术的意愿不高。此外,一般民众并不清楚其后遗症与传统观念的误导,如此一来,不但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也大幅提高后遗症产生的机会。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与影像诊察技术的不断进步,欧美相关的经验与报告早就指出,对大多数的跟骨骨折(关节内骨折)必须积极施予以开放性复位手术,才能够有效重建正常跟骨外形和关节完整度,而过去常发生的伤口并发症,现在也可以借着适当介入时机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技术与经验的累积而大幅减低。因此,先进国家的标准作法就是采开放性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以恢复跟骨的形状及关节的活动度。过去三年来,成大医院曾对十余例跟骨骨折进行开刀复位,无论是较简单或是较粉碎,都有相当不错的成果,有效达到维持关节完整度并大幅降低后遗症的产生。

此外,对于粉碎的跟骨骨折进行开刀,如果后续不幸因创伤性关节炎而必需施行踝关节固定术时,先前的手术矫正也可减少变形程度获得更好的结果。对足踝外科医师而言,先前在外面未好好治疗的陈旧变形的跟骨骨折,治疗起来会倍感困难,而且预后也比刚受伤就接受适当治疗的患者差了许多。  
总结以上数点,希望提醒民众不要轻率地认为跟骨骨折是个容易处理的外伤,可以简简单单用民俗疗法处理。应该要正确地选择与咨询专科的医师意见,在详细的评估后,无禁忌条件存在下,考虑早期接受积极性的治疗。才不会将原本一开始可以好好治疗而且预后不错的外伤,搞成一个群医束手,难以处理的慢性疾患,造成大家所不乐见的结果!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