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贵中医】中医谈忧郁症

林贵 中医师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心情起伏也是人之常情。在过去,遇到情绪低潮的时候,人们会先找一些方法自我调适,旁人也不会给予太多的压力。但是现在不同了,近年来,精神病学家创造出“忧郁症”这个疾病名称,在媒体推波助澜的报导之下,忧郁症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看到外表闷闷不乐的人,大家就会“合理的怀疑”他。

前一阵子,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教育部预计在今年九月起对全国大一新生作忧郁症问卷筛检,意图筛检出“可能自杀”的学生,并追踪辅导或转介给精神科医师。这项教育部即将施行的新措施,表面上看起来用意良善,但却用错方法。倘若施行,势必引起极大的争议与弊病。


photos.com


忧郁症治疗的背后动机,主要的一环就是开立与使用抗忧郁剂,然而忧郁一定要服用抗忧郁剂吗?有一位医生描述曾经在花莲参加忧郁症防治协会所办的训练活动中的一段“有趣的”经历。主要是中间有一名讲师问台下的专业人员(当然包含至少二十个精神科专科医师):“忧郁症是否一定要服药?”结果大家沉默至少一分钟,最后有位资深的主任起来回答:“可以不用吃。”当讲师询问大家:“是否有反对意见?”你知道吗?竟然一个也没有。最后讲师询问这个主任他何以如此主张?他回答:“因为忧郁症有它的病程,过了自然会好,所以不吃也没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至少有下列症状的四项,而且至少已持续二周以上才算有忧郁症:
(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兴趣。
(2)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3)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4)自责或内疚感。
(5)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6)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7)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七项中有四项,而且已持续二周以上,不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情绪低落、内疚、自责或倦怠疲劳……等等。但只要调整情绪与作息,又可恢复正常。其实以上的认定标准,只能作为正常生活状态的偶发情绪低落的认定标准。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如亲人突然过世、失恋、事业失败、重病等等重大打击而使自己陷入人生的迷茫困境中,那麽这种认定标准就不够客观而容易产生误导。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为人身之君主,主宰人体生命活动。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帝曰:藏象如何?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接触密集而频繁,“愁忧恐惧则伤心”的机会就多。现代整个社会的生活饮食环境容易使人“形寒饮冷则伤肺”,使得“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由于“肺主气,治节出焉”,一个人肺气不足,治节无法调理,再加上心气损伤,不也是造成忧郁症诸多因素之一.所以一个人必定是先处在身心状态不好,也就是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必是身体处在不正确的状态,也就是所谓“其气必虚”的状态,外邪才有可能趁虚而入。每个人一定要知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是维持自己健康的基本之道。


photos.com


我要强调一个人会得忧郁症,与饮食、起居、价值观及对事物的得失态度是紧密相关的。当一个人工作过劳、食饮不节、起居无常,肯定其身心必处在疲惫的状态中,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压力,得失心重,舍不得,又放不下,长期下来,身心灵受到伤害,有的人就陷忧郁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举个特殊的案例:朋友的父亲过世,居然使她的母亲两年足不出户,吃饭不敢上饭桌,拿碗饭躲在墙角,整天不说话,不是发呆就是躺在床上。幸好朋友的坚持,不让家人把母亲送医院,而是慢慢引导母亲学法、练功,到现在朋友的母亲已经是个明朗、可亲的老太太。

由上面的案例,可看出我的朋友以了解和爱心,坚持反对家人把母亲送到医院交由医生处理,而是自己长时间的用耐心、爱心、体谅母亲内心的伤痛,慢慢引导她的母亲从学法,改变内心的困境,而练功更是使身体的百脉畅通,身体的状况也越来越好,才一步一步的走出忧郁症的困境。看来“时间、家人的爱心”再加上“学法、练功”对治愈忧郁症确实有它的疗效。
@◇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