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 】返璞歸真 柴燒陶藝

專訪竹南蛇窯文化工作室
文/陳文敏 攝影/許享富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文/陳文敏 攝影/許享富

竹南蛇窯入口豎立著一隻陶燒「貓頭鷹」,唯妙唯肖。蛇窯第二代主人林瑞華說,父親林添福老陶師剛搬來竹南時,一隻貓頭鷹在院子的尤加利樹上落腳,一天晚上,貓頭鷹飛進屋來,由於受到驚嚇,在窯廠裡亂飛亂撞,老陶師不忍看牠受傷,把牠關在「雞籠」裡養傷,當時不知道貓頭鷹該餵食何種物品,老陶師天天挖泥鰍給牠吃,後來貓頭鷹死了!從此老陶師決定不養野生的鳥!蛇窯家族轉型成功之後,便以「貓頭鷹」作為家族吉祥物。


竹南蛇窯入口處的貓頭鷹是竹南蛇窯的吉祥物。

今年82高齡,充滿樸拙稚氣、率真可愛的國寶級老陶師林添福,出生於早期以製陶聞名的台中縣外埔鄉的「大甲東」,祖父是大甲「外窯」的窯主,從小就在窯廠裡頭幫忙。13歲隨福州師傅學陶,憑著聰穎的天賦,14歲就當陶師。

1972年,林添福老先生率領9位師傅、一頭牛,自己造模、印土磚,工作9天,完成一座坡度約15度、長約23公尺長的蛇窯(現僅有19公尺長),成立了「恆發陶瓷工廠」,主要以生產花盆為主。

1970年代,陶盆需求量大,生意興隆,陶廠熱鬧繽紛。直到1983年,傳統產業逐漸沒落,使得工廠營運面臨了極大的困難,只好正式歇業。

1994年,台灣陶藝學會在「恆發陶瓷工廠」舉辦「重燃古窯柴燒活動」,並請燒窯經驗豐富的林添福指導燒窯技藝。老人家萬萬想不到一場「重燃古窯柴燒活動」,他戀戀不捨的蛇窯,還有重新點燃火焰的機會,也讓他和兒子林瑞華確定了往後的方向,柴燒活動結束後,他們決定改名為「竹南蛇窯」。

2001年行政院文建會舉辦歷史建築百景的徵選活動,「竹南蛇窯」獲得高票入選,是所有建築百景當中唯一入選的蛇窯。


竹南蛇窯庭園一角,園內隨處可見陶藝作品。

樂天知命老陶師 傳統陶藝活寶典

當年工廠歇業對熱愛陶藝的林添福是一大打擊,然而他不但沒有放棄製陶,在工廠停工的日子裡,開始以手工製作民俗陶、觀賞陶,後來又轉型以泡茶文化為主的實用陶,慢慢的摸索出陶藝創作上的新方向。

坐著陶燒的陶桌椅組,賞玩手中的茶壺茶具,一種與泥土大地敬意善用的情懷油然而生。林添福的陶桌椅組,融合了拍陶、擠胚、拉胚、架接等多項傳統製陶技藝,是獨特的台灣民藝風味。


林添福製作的陶桌椅組與神燈壺。

除了認真實作,林添福也不吝推廣相關技術。林瑞華說,以前台中以南沒有師傅會車模具,當時大甲窯廠邀請他去,老陶師只要去一次就不用再去了,因為他不但把技術傾囊相授,而且把整個工具留在那邊。老陶師無私無我,坦蕩蕩的舉止,卻得罪了其他師傅,很多師傅都罵他,當時不被了解,老陶師希望在地生根,技術的傳承與推廣,雖然影響少部分人的生計,卻造福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以模具展示柴燒窯製作流程。

林添福燒陶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轉型,且有了更豐富多元的作品風格,最難能可貴的是以他82高齡,依然對陶藝創作樂此不疲且用心鑽研;也由於他對陶藝創作的執著與熱愛,才能在傳統陶文化凋零的困境中堅持延續至今,並將傳統陶文化發揚光大。

林添福與陶為伍一甲子的歲月,練就他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舉凡採土、揉土、蓋窯、燒窯,再則從雕塑到彩繪的各種技藝,紮實的功力,令人佩服,老陶師可說是傳統陶藝文化的活寶典。

1998年台灣省文化處頒發「民俗技藝特別貢獻獎」給林添福,不僅肯定他為台灣傳統陶藝的貢獻,也對他一甲子歲月始終堅守在陶藝崗位上的鼓勵。


林添福展示他的作品,作品上有阿扁總統贈送的簽名留念。

二代窯主承父志 「化十窯」挑戰高溫

「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林添福的兒子林瑞華在陶磁工廠生意陷入谷底之際,對於自己的前途與方向有了重大的抉擇;因為長期以來看到父親的努力,即便當時在台北有成就不錯的事業,依然下定決心回來與父親一起打拚,從基層做起,跟著父親學習陶瓷廠的十八般武藝。

林瑞華說父親從13歲學陶,14歲當陶師,大約20多歲時學會修窯,30多歲學會立體雕塑;他一生所留下的足跡、技藝與窯爐,值得學習。如果沒有老陶師,就沒有今日的林瑞華,老陶師延續的不僅是技法和脈絡,製陶燒陶的嚴謹度更給予林瑞華無限的啟示。

林瑞華燒製傳統「蛇窯」已經有十幾年的經驗,因為信念與堅持,父子倆相互扶持,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找到了轉型的方向,也看到了希望。

林瑞華不但設計改良柴窯,不斷挑戰與克服難關,最後終於獲得甜美的果實──「十彩窯汗」,以創下陶燒高溫紀錄的1,447℃,燒出色彩變化多端,令人驚艷。林瑞華表示,他珍惜上一代的智慧與心血,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敬重老陶師的努力與堅持。父親技法的脈絡,在潛移默化中,經過自己不斷的揣摩,不斷的練習,讓他在陶藝的表現上不斷地嘗試和突破。


林瑞華教學示範。

為了探索柴燒的高溫境界,林瑞華在大蛇窯旁邊,另外蓋了一個小蛇窯,綜合蛇窯與隧道窯的優點,專門用來挑戰高溫,取名為「化十窯」,除了取其名字的音義外,希望所有放入燒製的作品都能十全十美。


林瑞華用來挑戰高溫的化十窯,窯壁內可觀賞到窯汗之美。

林瑞華的作品厚實、飽滿,猶如他厚實的個性和素樸的生活,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感受到台灣風味的柴燒陶藝;林瑞華持續的創作力與突破柴燒質感的表現,為台灣柴燒陶藝開創了新紀元。


林瑞華的陶藝創作。

目前「竹南蛇窯」以舉辦陶藝展覽、傳統陶技藝研究、發揚傳統陶文化等方向多元發展,為傳統陶文化與現代柴燒創作開創出更寬闊的陶藝之路。

*****

鄧淑慧 為傳統陶藝筆耕不輟

林瑞華的夫人,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新竹青草湖社區大學、玄奘學院陶藝老師,苗栗陶瓷文化研究社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鄧淑慧因學陶、捏陶的機緣與林瑞華締結連理,爾後,又以她豐富的學經歷背景,搜尋與建立傳統陶的歷史文獻資料,調查傳統窯廠的歷史軌跡,收集人物誌,做田野調查記錄。鄧淑慧認為若不建立史料,文化的斷層與消失,將是台灣陶瓷文化的最大損失。

鄧淑慧在竹南蛇窯轉型後,致力於傳統陶技藝的教學,也錄製了教學錄影帶,為文化的深耕與推廣盡心盡力。

除了教學與著作,鄧淑慧也是愛陶玩陶的創作者,今年1月至3月竹南蛇窯展出鄧淑慧的陶藝創作系列展覽,鳥人、貓、花器等作品,配合柴燒的特有質感,顯現她個人質樸厚實的風格。


竹南蛇窯三寶,林添福(中)、林瑞華(左一)、鄧淑慧(右一)。

*****

柴燒陶藝 樸拙與高雅並存

近年來,環保意識逐漸被廣大民眾接納與重視,「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覺醒,已深植人心,讓生活更環保、身體更健康,減少塑膠製品使用人人有責;因此為了響應環保,日常生活多採用陶瓷器皿,讓大家認識柴燒文化,傳承傳統陶瓷工藝是刻不容緩的。

窯孕育了陶瓷文化,傳統古窯讓我們知悉先民的生活點滴,傳統柴燒窯更是台灣陶瓷發展史中重要的文化資產。柴燒陶藝的魅力,就在於它燒成的美感,變化萬千,乍看敦厚樸實的質感,有濃濃的鄉土味,仔細品味,卻也有高雅且細緻的秀麗。

木柴燒陶原本是一項傳統的燒陶技藝,但在1980年代塑膠業興盛期,台灣的燒陶技藝幾乎沒落失傳;以木柴為燃料的窯爐可以稱為柴窯,傳統柴燒窯包括包仔窯、蛇窯、登窯等。

蛇窯是長條型、中間沒有分隔的一種窯,而不是彎彎曲曲的形狀。沿著山坡傾斜砌築,遠望宛如一條火龍;中國古代官方所經營的官窯,或學界研究者都稱之為「龍窯」;往後民間私營者不敢使用「龍」字,而以「蛇窯」(小龍窯)稱之。


蛇窯是長條型、中間沒有分隔的一種窯,而不是彎彎曲曲的形狀。

「竹南蛇窯」建於民國61年,是台灣現今所殘存的蛇窯中,保存最完整,而且還能燒製的蛇窯之一。@*


蛇窯入口處介紹竹南蛇窯沿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