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深情浅

作者:辛如初
传明人仿仇英的《汉宫乞巧图》(公有领域)

传明人仿仇英的《汉宫乞巧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1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黄历七月初七日是夏季,夏日夜晚的星空银河壮美,隔着银河的两岸,有两颗明亮的星宿遥遥相望,一是织女星(天琴座主星),一是牛郎星(河鼓二,天鹰座主星),两星相距16光年,银河中还有一颗天鹅座主星天津四,合称为“夏季大三角”,又名“夏秋大三角”。

“七夕”又名乞巧节、七巧节、七姊诞、女儿节等,起源于汉代,古代文献中最早的记载出现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之句。黄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有各种活动,大多是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相传妇女们在这日夜晚,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为“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古代制衣全凭一双手,耗时费工,女红针黹是姑娘们必学的手艺,七月以后,天气渐凉,裁制秋冬衣裳正当时,《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妇女皆愿乞得巧手艺。

明人仿仇英的《汉宫乞巧图》(公有领域)
传明人仿仇英的《汉宫乞巧图》(公有领域)

古时男耕女织,夏日夜晚纳凉仰望星空,坐看牵牛织女,七夕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与牛遂成主角,文人墨客赋予了人间的真情挚爱,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民间传说虽版本诸多,但都大同小异。

相传久远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一位少年郎父母早逝,和兄嫂一起生活,后来分家.他只分得一头老牛,这头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凡尘。有一天,这头老牛告诉牛郎,黄昏时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只要收起一套衣服,便可娶之为妻。牛郎依照老牛所说的去做,果真如愿,娶得织女为妻。

织女是天上王母娘娘七个外孙女中最年轻的一个,由于她擅于纺织,故有“织女”称号,与牛郎婚后生活幸福,还育有一儿一女。而那头牛太老了,在垂死之前,嘱咐牛郎说:“我死后,你要把皮留下来,日后遭遇急难,披上牛皮会对你有帮助。”

好景不常,牛郎织女的婚事被玉皇大帝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他非常生气,王母娘娘亲领天神,趁牛郎不在家时把织女押回天庭。牛郎回来后,不见织女,焦急中想起老牛临终嘱咐,于是他披上牛皮并用箩筐挑起儿女,才刚出门就飞了起来,随后穿云越雾,眼见织女在望,一家人即将团聚。不料,王母娘娘取下金簪向天一画,霎时波涛滚滚、大浪滔天,一道天河横亘天际,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准许他们每年七夕,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

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传说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纎纎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今逢七夕,使我想起了那纯真、懵懂年代的一段往事。那年我16,欣赏一位心中的白马王子,虽然每天上学都能见到他,但是距离之遥赛过银河,明知永远也不可能有鹊桥,只要能看到他即已心满意足,只要是想到他就心生愉快,梦里也会笑醒。一年耶诞节,我寄了一张贺卡给他,怕他猜透,我不敢署名。如此心境陪伴我3年。

后来听说他结婚了,我心失落,惆怅不已,若干年后我也入社会工作、结婚、育儿,但是那段最初、最真的情怀始终不忘,在心中为之留有一席,虽设门窗却关不严,不时开启。一天,偶而听同学谈起他在某校任教。巧了!那不正是父亲任职教授的院校?我心为之一动,希望能见到他的模样。于是有一天,略施脂粉,穿着得宜,心里提醒自己是有事去找父亲,真实的愿望是假装巧遇能够见到他!

上天竟然察觉我的心思,近午时分,进了校门往教职员休息室方向走去,不远处迎来一位男士也往同一方向行走,我已看出是他,两相照面,我故作惊讶并先行招呼,他站定、望着我,似乎在确定面前的人是谁?不等他言语,我先报上姓名,他微笑表示记得。之后,共进午餐,原也不熟,当然话也不多,谈的是些共同认识的同学以及彼此近况。

随之时空变迁,现代青年男女也许觉得不可思议,那一次共进午餐竟是我第一次与他面对面谈话,那年我34。我庆幸自己敢于破解青涩迷障,如今回望过去,遗憾与惆怅已升华为烟云不知去向,只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片段,连点缀也算不上。

自来真情最感人,古今中外皆然,无论是东方男女情感的含蓄、内敛,或是西方人的主动、直率,之所以动人心弦皆出于无私、没有条件、全心意为对方设想。情感是双方内心真实感受,任何一方都无法勉强,也不应勉强。

西风东渐,七夕已不乞巧,换作了中国的情人节。七夕神话故事凄美动人,亘古不衰,星空浩瀚,银河浩渺,天上的牛郎、织女二星宿被人间谱成了人格化的爱情故事代代传诵,真假无人计较,它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由时报记者钟丽华、谢文华/综合报导〕今天是农历7月初一、俗称“开鬼门”的日子,虽然今年是“闰7月”,但鬼门开、中元普渡、鬼门关的祭祀仪式都以第一个7月为主,鬼月也只有一个月,闰7月只是“校正时差”,民众仍可维持正常作息,举凡嫁娶、动土、搬迁、出殡等都可照常举行。
  • 【大纪元8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六日电)民间相传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时节;在天文界中,牛郎星与织女星可是相距十六光年的远距离,两者间还隔着银河,难以相会。不过,台北市立天文馆表示,织女星是夏季星空中最亮的星星,天文馆将在七夕情人节的夜晚开放两座大型的天文望远镜,让民众一睹织女星与牛郎星的真面貌。
  •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 (大纪元记者郑丽驹、梁路思、韩婕采访、综合报道)今天为夏历的七月初七(8月16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夕节又被人们称为“中国情人节”,是个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百货业、餐饮业商业促销的一大良机。
  •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表示,在七夕情人节除了可以应景观测牛郎星与织女星,也可以用肉眼观看到“月亮点兵”的特别景象。
  • 黄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 ,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双七”“巧夕”“女节”“穿针节”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