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日蚀、月蚀记录在何处?

珊珊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25日讯】世界上最早的日蚀、月蚀记录,其实是在商朝遗址中被发现的。

目前已出土的商朝遗址中,挖掘到许多甲骨文,这些甲骨文逐渐被研究出其代表的涵义之后,发现当中记载了部分关于当时日蚀、月时的情况,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资料。

商朝使用的甲骨文,有些是用青铜刀之类的利器刻画于甲骨上,有些则是用红、黑墨汁写在甲骨上,然后再用刀刻。藉由这些甲骨文,后人从中慢慢了解到商朝社会的生活情况。经由日蚀、月蚀记录的被发现,我们可以推知:商朝的天文知识是很丰富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相传汉文帝在大将周勃戡平“诸吕之乱”后即位称帝,而戡平的日子刚好是正月(元月)十五,那时的夜称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夜,称“元夜”或“元夕”所以,汉文帝就把它定为“元宵节”。因此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 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护驾感人肺腑的故事,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宠妾骊妃为使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又想陷害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重耳为了逃避骊妃的迫害,而被迫逃离晋国。
  • “清明”是节日,也是节气的名称。作为节日的“清明”与作为节气的“清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来看,清明节是从“清明”这一个节气演变而来的,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气演化为节日;从区别上看,节气只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风俗习惯和纪念意义。
  • 黄历的三月初一被称为“蝴蝶节”,主要是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之一。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将他与民间的节日联系起来,使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深刻。
  • 在台湾,端午节有个习俗叫“打午时水”。什么是午时水呢?就是指端午节中午从井里打来的水。据说把午时水拿来泡茶、酿酒,都会特别香醇可口。而经常生饮午时水,则具有治病的奇效。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意思是说喝一口午时水,能胜过吃三年的补药。
  • 黄历五月五日端午节与新年、中秋节在中国民间传统习俗里,是一年的三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五节”、“端阳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古人称初一为端一,初五则为端五,五月初五有两个五重叠,所以又叫做重五。黄历是以天干纪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五月则为午月,古人又把初五称为午日,所以五月初五又叫端午。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