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谣(29-1)老黑爵

张鼎奚
font print 人气: 85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5日讯】现在所认识的世界民谣,好像大多数都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学会的,“老黑爵”也是其中之一。

升小学三年级时,换了新导师王淑珠老师。她好像才刚从师专毕业,人长得不怎么样,可是粉笔字却写得很漂亮,风琴更是弹得好。所以,全班小朋友都很喜欢上她的音乐课,那些功课不好的“坏学生”更是抢着要去校长室,把风琴给抬来教室。课堂上,不管中国的、西洋的歌曲,歌词意思听懂得的、听不懂得的,我们小朋友都照单全收。什么“噢!苏珊娜”(Oh! Susanna)、“肯德基老家”(My Old Kentucky Home, Good Night)、“老黑爵”(Old Black Joe)、“马莎永眠黄泉下”(Massa’s in de Cold Ground)”,王老师弹唱一句,我们就跟唱一句,大家拉开嗓门,全都唱得很高兴。只是当时觉得后面这三首,旋律有点沉闷、歌词有点“怪怪的”,很像是盛暑午后、热浪袭人下的催眠曲。特别是“老黑爵”的歌则最“离谱”,因为和我们周遭的生活经验完全不符,所以我只把它当成一首无趣的黑人歌,唱过就算了。那时候,没有电视,课本只有学过华盛顿砍樱桃树,对于林肯解放黑奴,则是一无所知。

多年之后,有机会接触到了种族问题,也才开始回头重新认识这些黑人民谣。原来当年唱得快要跟着歌声昏昏入睡的这些世界民谣,都是出自同一个作曲者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Collins Foster)之手。其中“老黑爵”的歌名,原来是“一个名叫‘爵’的老黑人”的意思,这也是佛斯特以妻子珍妮(Jane Denny MacDowell)当年家中的一个黑人仆人为主角的歌。

佛斯特写出“老黑爵”时,才三十多岁,但因双亲与好友陆续去世,写作陷入低潮,生活十分拮倨,他一度为了偿债,以150美元卖掉一首歌曲。他在1860至1864年,只身前往纽约,但是家中的经济并未改善。他甚至是因为独居在外,连日持续高烧不退,无法起床,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意外去世,死时身上只賸美金38分钱。


http://www.youmaker.com/

OLD BLACK JOE (原歌词)

Gone are the days when my heart was young and gay,
Gone are my friends from the cotton fields away,
Gone from the earth to a better land I know,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I’m coming, I’m coming, for my head is bending low,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Why do I weep, when my heart should feel no pain,
Why do I sigh that my friends come not again?
Grieving for forms now departed long ago.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Where are the hearts once so happy and so free?
The children so dear that I held upon my knee?
Gone to the shore where my soul has longed to go,
I hear their gentle voices calling ”Old Black Joe.”
Chorus

在佛斯特短暂的37岁生命,创作了200多首的歌曲中,脍炙人口的“噢!苏珊娜”是他在20岁就发表了,那时他还没结婚,前景看好,“噢!苏珊娜”的旋律也就十分轻快。相对之下,“老黑爵”是他“晚年”只身在纽约潦倒时期的作品,旋律缓慢,也反映了他笼罩在贫困下的阴影。当时美国南北战争一触即发,“老黑爵”十足反映出弱势贱民的悲歌,后来它更成为后来南北战争期间黑奴的精神支柱。

佛斯特地下有知,也当因“老黑爵”一曲,死而无憾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以整首曲意听来,更像在描写一位倾诉着款款深情的少女的情歌。既有深情的企盼,又有幽幽哀婉的感伤,非常优美动听
  •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得那呀哟 别得那呀哟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 这是首英国苏格兰举世闻名的民谣,写成于1711年(或更早于1677年),原歌名与歌词皆使用苏格兰古文字,即盖尔语所写成,但作者却无从查考。这歌名意译应为“昔日”或“很久以前”。此歌系商船出航、友朋分别时所唱,故已转成特殊的意义,常用作送别的诗歌了。
  • 许多人一直以为这首《送别》是中国歌曲,其实上它的原曲是一首美国民谣《梦见家乡与母亲》(Dreaming Home And Mother),作曲者为 John Pond Ordway(1824~1880)。
  • 井旁边大门前面有一棵菩提树
    我曾在树荫底下做过甜梦无数
    我曾在树枝上面刻过宠句无数
    欢乐和苦痛时候常常走近这树
  • “菩提树”与“野玫瑰”齐名,都是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所作的歌曲。“菩提树”是舒伯特所创作“冬之旅”组曲中的一首曲子
  • 这首歌可说是冲绳自然风土的代表杰作,由吉川安一作词、普久原恒勇作曲,是1965年左右的作品。当时作为NHK日本全国性的其中一个节目的片头曲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歌词中用青海、蓝天、首里的古城、层叠的石头、绿叶等来描写南国冲绳的美丽风情,受到人们很大的回响。
  • 那令人留恋的卡布利呀 
    那令人陶醉的景色多美 
    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碧绿 
    我始终也未能忘怀你
     
  •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