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點滴】「窩窩頭」傳聞

楊紀代

人氣 164

據說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的時候,慈禧帶著一幫人狼狽西逃,一連逃了好幾天,帶的乾糧已經吃完了,慈禧就下令停車找吃的。正好看見逃難的百姓在吃窩頭,就要了一個。當時慈禧已經餓得不行了,感到這窩頭真是香甜無比,很快就吃完了。

回宮後的慈禧想起逃難時吃的窩頭,就命御膳房來做,可卻總也不是那個味兒。

御膳房的人就湊到一起想辦法,說:「她那時餓了,當然覺得好吃,現在再吃窩窩頭,她能嚥得下嗎?」於是就把窩頭裡加了白糖、栗子麵,慈禧覺得還差不多,不過還是沒有那麼甜、那麼香。 正所謂「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

所謂「窩頭」是一種圓錐型,下面有一個洞的蒸製食品,原來都是用玉米麵做的,因為沒有發酵的玉米麵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這種形狀有利於迅速蒸熟,窩頭以前是底層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別出心裁,要「與民同樂」,可是是用當時非常昂貴的栗子磨麵做的,個也小很多,成為一種點心,國民革命後才流入民間。

還有一個講法:據說這一宮廷小吃品種是慈禧太后當年吃過的小窩頭,可是在正史中卻不見記載,左右不過是野史訛傳。傳說清光緒庚子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慈禧離京去西安,途中飢餓難忍,京郊貫市有個人給她窩頭吃,飢餓的太后幾口就吃下去了,感覺此物下口甘甜甚是喜愛。於是後來回到北京,她命御膳房做窩頭吃。御膳房不敢違背,又不敢做老百姓吃的那種窩頭,前思後想便出主意,用細緻的粗糧製成小窩頭,下嚥時不覺粗糙。只是小巧了,吃的時候細嚼不破壞儀態,才誕生了栗子麵的小窩頭。慈禧吃了說,正是當年吃過的窩窩頭。後遂成為慈禧齋戒時吃的一種甜食。其實純用栗子麵是蒸不成窩頭形兒的,所以做小窩頭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麵,過細籮,再摻上好黃豆麵,蒸的時候加桂花白糖,吃著又香又甜。一斤麵要蒸出一百個小窩頭才夠 「小」。

這個【美食點滴】專欄七拼八湊的寫了二十幾篇,有網路上蒐集來的佳餚傳聞;有翻成白話的古人「天人合一」的養生觀點;有現代醫療看護的精心美饌以及過去有關食物的諺語等等。雖然讀來雜七雜八,可也表達了不同角度的美食真諦。

總而言之,古今對萬事萬物的認識有其差異,當然因為時代的不同、科技的發展路線迥異、生活狀態以及所在環境的變遷而形成極端。並非古人都愚昧可笑,也不是說現代的觀念與做法,就絕對先進無誤,辨證的看、相互參照嘛。

由於中華美食是神傳文化,具有外國所望塵莫及的種種特色與內涵,那麼,對中國人來說,各地的美食佳餚就含有「咱們的,值得自豪的」意味。對外國人來說,它的意義等於:「一種代表東方文化特色的中國民間食品」。它是我們文化精神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像長袍,像摺扇,像書法,像山水畫,像孔子的哲學,像「孝」,像「義」,像「信」……等等。就像我們長存的傳統道德、心法約束一樣,具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歷久彌新,它是舉世獨一無二的中國味!

只是由於現代科技的過度發展,造成了講究速度、追求速食的現象,揚棄了古代「細火慢燉」的耐性和堅忍,捨掉了過往「守著個廚灶守著個家」的愛心與關注,成就了今日五花八門的新興食譜。既不管食材天生的原性本味,更不理萬物生長的特點與時期,一味的取其鮮豔的顏色拼湊、相互烘托而標新立異;所有的烹煮過程全部簡化,以過油、過水川燙或事先煮熟後混合而成,這樣一來,使現代食客目迷五色,成了袁枚戒單裡的「耳餐」與「目食」──電視食譜大肆教學、餐廳飯館大作廣告。其實吃起來索然無味,欠缺了上天賜予萬物獨特的風味哪!那麼這種進步是否暴殄了天物呢?值得深思呀!@*全文完

相關新聞
【美食天堂】涼拌菠菜粉絲做法~營養美味~只需15分鐘!
【梁廚美食】沙茶西芹炒鮮魷 一吃就停不下來
【美食天堂】脆皮香辣牛肉~醃肉、炸肉秘訣揭曉
【梁廚美食】粉葛盲鰽排骨湯~袪濕解熱 簡單易煲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