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小說:葉落歸根(17)

一篇「紀實專訪」
靈子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喬舅央求說:「小師父,我是誠心來拜佛的,以為大陸能有真正的修行之地,可是很失望啊!能不能再介紹點那個導遊詞以外的?請教,請教!」說著單手立掌,表示求教。

唐舅也和緩地說:「小師父,我們觀光考察團是民間私訪,看得出你是個有文化素養的真僧尼,講一講寺廟的歷史,修行的逸事等。這一百元算是辛苦費,請笑納。」

淨明的臉唰一下紅了,躲閃著根本就不收這小費。她忙說:「我有待遇,不能再收!不是,……」她又覺得失言,補充說,「我是說,我也是後來的,原來在戒壇寺。」

華姨和善地說:「戒壇寺好啊!我們師父在那裡寫過《轉法輪(卷二)》。」

淨明點點頭,華姨接著問,「那你怎麼到這裡來的?工資是怎麼開的?不必怕,相信我們,都是有信仰的人。」

喬舅說:「出家人不打誑語。」

淨明說:「看得出,你們都是好人。我出生在青陽,大學畢業就在戒壇寺出家了,二零零一年青陽市出面,說為了擴大改革開放,硬把我要回來的,還有一半多不是出家人,是『內招』進來的,都開資。」

華姨對我說:「在大陸像這個『內招』,還有對法輪功迫害的『內緊外鬆』,『內』這個、『內』那個,都是怕老百姓知道的,暗地裡偷偷地、見不得天日地搞鬼事。」

我點點頭。

華姨對淨明說:「你這兒開資,有處級的,像住持;有科級的,你可能就是?」

淨明也點點頭,又說:「不過,更多的情況我就不知道了。……」

喬舅問:「你這兒有沒有年長的,在寺院待的時間長的出家人?」

淨明回答:「有一個,圓真師伯,原來護院,後來種菜了。現在,……」她只跟華姨耳語了一句什麼。

喬舅忙說:「有勞小師父,帶我們去一下好嗎?」

華姨也渴望地看著她,淨明說:「好吧!在後山下不遠。」

大家正考慮陸伯伯怎麼辦的時候,小豐已把他背了起來。這小子還很知事理,我只是交待過這是私訪、嘴要嚴,可是他倒很有悟性:不能再讓抬滑竿的來了。

往下走一小段彎曲的山路,便看到了一畦畦梯田,生長著各種蔬菜。在一幢綠樹環抱的小房前,是一小塊空地。走到近前才看到一個老和尚正在盤腿打坐,大家都放輕了腳步,很怕影響了坐禪入定的出家人。

小明明興奮地說:「姥姥,是發正念,大蓮花掌!」

這位老僧人,顯然已經聽到來人說的話了,慢慢站起身來,真是鶴髮童顏,不,不是頭髮,是鬚眉皆白,光頭頂上受戒的九點印記清晰可見。喬舅在前單手立掌,華姨在後雙手合十,老僧人也祥和地雙手合十。我明白了淨明跟華姨的耳語是:「現在他也修煉法輪功了。」

在相互見禮後,喬舅說明了來意。老僧人聽了,又環視了一眼我們這些陌生人,在思考著什麼,不輕易地開口。

喬舅又謙恭地懇求說:「我想在大陸尋找修佛的清淨去處,懇請老師父指教。」

華姨雙手合十著說:「就是講清一些真相。我們都是一起來的,我保證:都能做到修口。」

(未完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次他們回故土來,除了招商引資專案外,要求是民間觀光考察,私下自由走訪。市裡雖然重視,但又不便出人陪同。市委曹書記說,讓報社找個人當當嚮導,順便報導報導吧…
  •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得下肢癱瘓了;「六四」時,剛結婚不久的兒子,死在了天安門廣場;還有陸伯母和他兒媳婦,……
  • 說是家宴,其實全是從王朝大酒店要的菜。人家很準時地送到了,開著送餐車,抬著保溫箱來的。上菜的同時一一報了菜名。陸伯伯正讓淑賢付錢,而唐舅早買了單,原來菜也都是他點的。
  • 華姨說到此哽咽了,在座的人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我望著華姨那慈祥的面孔,不知為什麼,又對她產生了一種敬慕之感。
  • 我原來只認為陸伯伯命運不好,也從未深究過「為什麼」?這都是共產黨革命革的?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都沒有這麼明確地太往深想!
  • 現在,可不同於當年的爭論,這完全是慈善的心,真情實意地希望你得好啊!不是讓你怎麼樣去鬥,你那個心念得正過來。不能再糊塗下去,得心明眼亮了!
  • 小明明環顧了一下,看看大家拍手贊成,便童聲童氣地報幕,「下一個節目是獨唱,歌曲的名字叫:《慈悲》…
  • 清晨,淅瀝瀝地下了一陣小雨。待我們出發的時候,已經放晴了,只是湛藍的天上,還有幾小塊灰霧狀的浮雲,正快速地被驅向天邊。小雨洗滌了灰塵,田野裡的空氣更顯得清新。
  • 唐舅對陸伯伯說:「這是村前的小清河,河水長流不息,清澈見底。是我們兒時摸魚、撈蝦,洗澡、扎猛子的地方。」
  • 土改時,他家有六十畝地,還不到海子家的一半,都劃成了地主成分。他家這些地都是祖祖輩輩,用血汗積攢下來的,平分土地分就分唄!可是土改工作隊說:不行,還得分車馬農具和房產。他們親自出馬,把老倆口從住屋攆到瓜窩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