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韓家奴論治國方略

陳必謙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據《遼史》卷一百二載:有個名叫「蕭韓家奴」的人,字休堅,契丹族人。他博覽經史,通遼、漢兩種文字。統和十四年(996年)始出仕從政,屢官右通進、歸德軍節度使。曾譯《通歷》、《貞觀政要》和《(舊)五代史》等,撰有《六義集》十二卷。活了七十二歲。

其時,遼興宗耶律宗真當政(1032—1055年在位),他很愛惜蕭韓家奴的博學多才,命為「詩友」。遼興宗曾詔令天下,詢求各方賢士,獻來治國方略。蕭韓家奴乃上書言事,他所奉上的《治國方略》全文頗長,今摘引如下:

一曰:善對東北、西北邊疆。蕭韓家奴認為:百姓窮困的一個原因,就是朝廷對北方的渤海、女直(即女真)、高麗諸國,經常進行討伐,以致「富者從軍,貧者徵候。加之水旱,菽粟不登,民以日困。蓋勢使之然也。」至於西域諸國,蕭韓家奴認為:由於雙方久無戰事,「正可恩結諸部,釋罪而歸地,內徙戍兵以增堡障,外明約束以正疆界。每部各置酋長,歲修職貢。叛則討之,服則撫之。」

二曰:「民者國之本,兵者國之術。」蕭韓家奴說:「如欲均濟天下,則當知民困之由,而窒其隙。節盤遊,簡驛傳,薄賦斂,戒奢
侈。期以數年,則困者可蘇,貧者可富矣。」又說:「欲為長久之
便,莫若使遠戍疲兵,還於故鄉,薄其徭役,使人人給足,則補役
之道,可以復故也。」

三曰:「治盜之方」。蕭韓家奴認為:良民之所以轉化成「凶暴」、「盜賊」,原因是由於「民以困窮。」他說:「今欲芟夷本根,願陛下輕徭省役,使民務農。衣食既足,安習教化,而重犯法,則民趨禮義,刑罰罕用矣。」他徵引唐太宗治世之法後,指出:「由此觀之,寇盜多寡,皆由衣食豐儉、徭役重輕耳。」

四曰:當務之急,在於加強邊防管理。蕭韓家奴建議:可將可敦
城(政治中心,此地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徙入近地,使
與烏古敵烈、隗古(契丹族以外的部族名稱)遙相聲援。另外,
罷黑嶺(即慶雲山)駐軍,設開、保二州 (州治所在今遼寧風城、丹東市),隸屬於東京(今遼寧遼陽市)以加強管轄。在南京(今北京)增設總管兵,加修瞭望臺、炮台和浚治護城河,以防禦南方的宋朝。

箭韓家奴的治國方略,還反映在平時的諍諫言論中。重熙十三年(1004年),蕭韓家奴上疏遼興宗,要「以禮樂治天下」和「崇本
追遠」,即學習前代皇帝的德政。

又有一年秋天,遼興宗出獵時,熊虎傷人數十,蕭韓家奴當即記錄於冊。遼興宗命人將它塗掉,他又重新補上,並對遼興宗說:「史筆當如是。」重熙十五年(1046年),遼興宗要他制定禮儀法典。蕭韓家奴於是博考經籍,酌古准今,編成三卷,以為治世之道的準則。

蕭韓家奴一生,忠於職守,剛正不阿,即使是賦詩或諧語,也能做到「知無不言」,「不忘規諷」,以期社會歸於淳正。為此,史家將其列入《文學傳》中,以供後人殷鑒。

正是:

華夏本系多民族,
眾星璀璨俊賢出;
神傳文化奇葩艷,
巍巍麗麗耀中土!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次為人正直,他無辜不幸的被貶到偏遠的蠻夷所在之地,內心孤苦抑鬱。於是收集自古以來忠臣賢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殺身,而君王並沒有醒悟的事例,寫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謗略》。
  • 乾隆庚戌年,鄧石如客居曹文埴幕府時,曹文埴因祈福一事進京,強拉鄧石如一起去。鄧石如獨自戴著草帽、穿著草鞋、騎著毛驢,後曹文埴三天出發。
  • 武則天主朝政後,排除異己,嚴刑峻法。唐獻可希望自己被武則天認為是她的忠臣,就誣告自己的舅父裴行本,請求殺死裴行本。
  • 明朝人王士嘉生性敏銳,他出任山陰縣令時,有一個瞎子喝醉酒躺在山陰城南大荊樹下睡覺,酒醒發現自己懷裡的一百弔錢不見了。告到官府,王士嘉說:「這一定是荊樹做怪。」於是帶領衙役出城來審問。百姓很好奇,都出城來圍觀。王士嘉命人排查,誰沒有前來觀看,發現了一個人,神情倉皇,在他家找到了瞎子的一百弔錢。代王府銀庫丟失錢鈔,但是銀庫門窗封存依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王士嘉來了觀察現場,發現氣樓(排氣孔)好像有物進出的痕跡。於是在院子裡擺上錢鈔,將城裡的猴子都帶來,讓它們從旁邊經過,有一隻猴子伸手抓錢,於是審問那只猴子的主人,找到了失竊的錢鈔。
  • 漢代的留侯張良,後來從遊赤松子;唐代的鄴侯李泌,後來進入衡山學道。有人說:「橋上仙風,鎖子道骨,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像尉遲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經拳打過李道宗,幾乎死於唐太宗的刀下。
  • 有一天, 他責罵李賢說:「你平日誹謗程不識(漢武帝時名將,與李廣齊名),把他貶得一錢不值。今天,你卻又像家庭婦女那樣,唧唧咕咕地跟別人咬著耳朵說話。哪裡像個大丈夫?」
  • 據清代古籍《亦復如是》記載:清朝時,揚州有一個人通曉算命之術,給人算的很準確。當時揚州商會的總長,一個當地很有名的大富商專門請他為自己算命。
  • 宗德艷說:「我已經年過七十,沒有私下想求得的東西,只是缺少一死罷了。我還需要忙忙碌碌,上別人的家門,去向任何一個官員,求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皇帝稱自己為天子,即天之子,置自己於天之下,對上天存敬畏之心。祭祖天地日月是帝王生涯中的大事,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這不是形式而是對天地神靈不可動搖的神聖信仰。皇帝要上對天地敬畏,下對庶民恩澤。皇帝對地震、災荒等現象的發生都看做是上天對自己沒有盡心盡責於民的警示。嘉慶初年的洪亮吉大案可以說極具代表性。
  • 當地的富戶,本來想囤積居奇,乘旱災抬高糧價,以宰人利己的。現在看來,鑽不到空子,便競相出售自己儲蓄的糧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