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神傳文化】大系列之「點睛傳統」(4)

大德文宣--說孔子(下)

千載雪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四、多次問禮於老子

據史書記載,孔子十七歲第一次向老子問禮,之後幾十年時間,曾多次問禮於老子。

自西元前551年起,吳、楚之間戰爭不斷,吳軍打到了鹿邑附近,戰火不斷干擾罷官在家的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勸說下,老子來到沛地(今江蘇沛縣)避亂隱居。

此時老子已與周禮決裂,邁向探索新的治世方法,並進而探索宇宙本源,形成道法自然,以無為本,有無統一的天道觀。而此時,在魯國的孔子仍為苦苦探求天道不得而苦惱。當他聽說老子隱居沛地,已領悟天道的消息後,便決定再一次探訪老子。

老子見到孔子,便說︰「你來啦!我聽說你已經成為北方的賢者,你也懂得天道了嗎?」孔子回答︰「還沒有懂得天道。」老子問︰「你是怎樣尋求天道的呢?」

孔子說︰「我從制度名數來尋求而沒有得到。」老子問︰「你又如何去尋求呢?」孔子說︰「我從陰陽的變化中來尋求,還沒有得到。」

老子說︰「是的。陰陽之道目不可見、耳不可聞、言不可傳,是一般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謂得道,只能是體道,如果試圖像認識有形、有聲之物一樣去認識道,用耳朵去聽,那是聽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語去表達,也沒有恰當詞語可以表達的,確實是不會得道的。

你說你尋求多年而不得,那是當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不可能不把它奉獻給君王;如果道是可以進貢,那麼子女就不可能不把它進貢給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人們就不可能不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給予他人,人們就不可能不給予子孫。

然而這些只是假設,是不可能實現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見、不可聽、不可言、不可贈送。你努力尋求道,關鍵在於內心的覺悟,心中不自悟則不能保留住道。心中自悟到道,還需與外界環境相證。如果得不到印證,道就不會暢通無阻。所以,當有了內心的領悟但還不能被外人理解接受時,聖人便不以道告訴於人。

如果一個人僅僅從外界獲得關於道的認識,但心中沒有真正領悟時,聖人便不會教誨他。名,是天下公用的工具,但不是大道,不可以多取。你所宣講的仁義也只是先王使用過的旅舍,也只供他們在人生旅途上居留一宿,而不是可以長久居住的。

大道是沒有形跡的,一個人的形跡太昭著,不懂得和其光、同其塵的大道,一定會遭到很多責難。」

回到客棧,孔子一直琢磨老子所說的大道,但總是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發。孔子的這種狀態在《莊子.天運》中記載為︰「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們見其如此,就問︰「老師見到老子有什麼規諫呢?」

孔子回答說︰「鳥,我知道牠們善飛;魚,我知道牠們善游;獸,我知道牠們善於奔跑。對善於奔跑的野獸,可以用網縛捉;對善游的魚,可以用鉤釣取;對善飛的鳥,可以用箭射獲。至於龍,我不知道牠是怎樣上九天的。老子所講的道,就像是龍,合起來成一體,散開來成雲彩,乘駕雲氣而翱翔於陰陽之間。我聽了這些道理,還覺得恍惚,怎麼能去規諫老子呢?」

後記:

兩千多年來,孔子的學說,規範了人應有的行為,讓中國人深深受益,更維持了人類道德的普世價值。那麼,我們今天用最簡單的筆法還原孔子的人生經歷,主要目的就是:點睛傳統,人類歷史上重大事情的出現,都是神慈悲地引領著我們,從萬古的蒙昧與洪荒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呀!

從這個角度來說,每每想起那些傳統故事,對神就有更深的一份感恩與敬重!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天夜晚,他夢到縣城隍到省城南門,撤走隨從,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駕駛馬車,並告訴農夫說:「你暫且跟我去參加會議!」於是,農夫便跟隨他,來到一個省府縣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和」一向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道德,是涵蓋自然、社會、內心等層面與各領域的基本原則,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質規定,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一種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學習始終以致用為綱,重在實踐,講求無倦與精進,學貴有恆,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對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看似一個簡單的「德」字,卻緊密聯繫著朝代的興衰。明君有德而國興,昏君無德而亡國。歷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見證德的價值何其威嚴。
  • 古人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
  •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 古語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過遷善,所以他才偉大而英明。
  • 書生余某,浙江鄞縣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夢見自己進入文昌宮,見文昌帝君親自送一位身材魁偉的男子走出殿閣,前有旌旗儀仗開路,後有節幢長隊護擁,真是威儀萬方,十分氣派。
  • 楊溥,明朝湖廣石首,授以翰林編修,後為當朝首輔,以有雅操、質直廉靜而出名,被後人譽為一代賢相。
  • 劉君良,是唐朝瀛州饒陽縣人。劉家幾代人都遵循孝義同住一起,兄弟之間雖已到了四代,但還如同親兄弟一般,無論是一尺布,還是一斗米,每個人都沒有私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