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撥亂反正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君子曷為(1)為《春秋》(2)?撥(3)亂世(4),反(5)諸正,莫近諸《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 )

【批注】
(1)曷為:為何、為什麼。曷,音何。
(2)《春秋》:孔子根據魯國歷史修訂而成的史書,屬編年體。記載自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書中一字一語必寓褒貶及微言大義。
(3)撥:扭轉。
(4)亂世:動亂不安定的時代。
(5)反:通「返」,返回。

【故事闡述】

在《公羊傳》中記載:「孔子為何作《春秋》?就是為了扭轉在動亂不安定的時代裡,讓政治、社會能返回到正道,因此沒有比《春秋》還能符合義理的了。」

春秋時代,周王室衰微,群雄紛爭。孔子作《春秋》,不僅表達了自己對政治、社會等問題的觀點,主要還記載了當時各諸侯國間政治、締交、會盟等事,以及旱災、水災等有關的大自然現象。

後來人們將「撥亂世,反諸正」引申為「撥亂反正」這句成語,意思是除去亂象,使之返回正道。

【討論】
(1)請跟大家分享你對孔子的認識。
(2)讀《春秋》必讀三傳,此三傳是指那三傳?又為什麼要讀三傳?

參考答案︰
《春秋》言簡義深,如果沒有註釋,就無法瞭解。註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稱為「春秋三傳」。

【造句練習】
例:現今的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急需完善的教育制度來起撥亂反正之效。
例:從歷史記載可知,不管哪個朝代,國家危難之際,在適當時機就會有一些英雄人物出來撥亂反正。

【相似成語】
撥亂興治;力挽狂瀾;撥亂反治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撥亂反正→正大( )明→明( )黃花→花言( )語→語( )倫次

參考答案︰
撥亂反正→正大(光)明→明(日)黃花→花言(巧)語→語(無)倫次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趙高是個生性貪詐有野心的人,一心想要篡奪秦朝大權。秦始皇去世後,次子胡亥繼位,即秦二世,趙高則當了丞相,可是趙高根本不把胡亥放在眼裡。
  •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後,很想得到這塊玉,便派人捎信給趙王,願意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趙王左右為難,送的話擔心秦王不守信用,不送的話又擔心強大的秦軍來侵略。於是大臣繆賢建議趙王請藺相如前來商討應對之策。
  • 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有一位名叫婁師德的宰相,他待人寬厚有度量,由於十分愛才,也屢屢舉薦人才。
  • 微子是殷商末代皇帝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紂王繼承了帝位後,荒淫無道,微子幾次勸諫,紂王都不聽。
  • 汲黯是漢武帝時的大臣,個性正直不阿,守節死義,不畏權貴,以民為本,有什麼不滿就直接對武帝勸諫,武帝因此不重用他,外調他到東海當太守。
  • 戰國時代,藺相如因為立了大功,從原本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門客,被升為上卿。當時趙國有一名將叫廉頗,見到藺相如的官位居然比自己的還高,因此很不服氣,懷恨在心,想要報復,並聲言不願和藺相如同在一起做事,有機會也要當面侮辱他一番。
  • 作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應當顧全大局,而不在細微末節上錙銖必較,才能從宏觀中,取得較易成功的抉擇。「大德不逾閒」就好比在江河裡游泳,順流而游,游得就快就輕鬆,逆流而游,游得就吃力。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張問:「什麼叫四種惡政呢?」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發令遲緩,到期卻不寬假叫做賊,同樣是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叫做像做小官員般的小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