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諸文而後世法 秉筆直書話「史官」

道井然
font print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史,記事者也」,史官,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中扮演著極其獨特的角色,他具有歷史記載者和行政官員雙重身分,對前代和當朝歷史進行記載和評點,並將君王言行記錄下來,把君王處理的日常事務對今後具有成例性質的事例公開,以便下層官吏處理政務時效法。

史官之制始於黃帝而「倉頡、沮誦實居其職」。唐韓愈說史官所記為「垂諸文而後世法」。宋歐陽修說:「伏以史者,國家之典法也。自君臣功過善惡,與其百事之廢置,可以垂訓誡以示後者,皆得直書而不隱,故前世有國者,莫不以史職為重。」

通過直書筆錄對當朝君王產生制約力量,即所謂「以史制君」,迫使君王自律,慎重從事,盡量使自己的言行不受非議,形成楷模。所謂:「慎言行,昭法式。」

史官,「秉筆直書」者令人敬佩。所以對於史官的保護,雖然中國歷史上並沒有成文法律,但卻以不成文的道德或是規矩約束君主。如:史官是不可以殺的,讓君主、臣子警戒,即使自己的汙點被歷史記載,也不可以殺史官,否則就是逆天不道之舉;起居注作為記載帝王言行的檔冊,「天子不觀起居注」。

晉之董狐 齊之南史

「晉之董狐,書法不隱」;「齊之南史,直書崔弒」,是中國幾千年來傳為美談的兩個故事,也是古代史官「秉筆直書」的兩位先驅者。

周匡王六年 (公元前607年),晉國發生內亂,趙穿殺死晉靈公,當時晉國當權者為趙穿之兄正卿趙盾。靈公被殺後,趙盾迎立晉成公為君,也沒有追究弒君之事。

晉國的太史董狐認為這事應由趙盾負責,乃在史冊上直書「趙盾弒其君」。趙盾見了不服道:「我又沒有害死君主,怎麼說我弒君?」董狐說:「你身為正卿,事變時你藏起來,事後又不追討弒君之賊,則弒君的責任你不負誰負?」

後來孔子讀史至此,嘆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周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齊國的權臣崔杼殺死他的君主齊莊公,齊國的太史便將這事據實直書曰:「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便將太史殺死。太史的弟弟繼承兄職,依樣直書,崔杼又把他弟弟殺死。太史的第二個弟弟,還是一樣,崔杼再把他殺死,於是一連殺死了史官兄弟三人。哪知輪到了太史的第三個弟弟,依然不怕死,依然照實直書,崔杼莫可奈何,終於屈服在正義之下,不再干涉。

這時齊國還有一家史官南史氏,聽到這個消息,唯恐沒有人再敢直書其事,便手持寫有「崔杼弒其君」的竹簡上殿。行至中途,聞知太史的三弟得存,歷史記錄未改,遂欣然而返。

南宋殉國的文山公文天祥,曾特別稱頌這兩樁事,他在〈正氣歌〉中謂之:「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後來,人們稱讚正直的史官,把直書其事的文筆,讚為「董狐之筆」。

唐朝史官「起居郎」

唐朝曾置「起居郎」與「起居舍人」的職位,記錄天子的言行,凡皇帝每日各項政事活動,均有日講起居注官將其言行按規定體例記錄下來,按年月日順序裝訂成冊,謂之「起居注」。主持起居注的史官,稱知起居注事。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諫談大夫褚遂良兼知起居注事,太宗詢問褚遂良想要看「起居注」。褚遂良道:「史官書寫人君言動,向例人君不得自取觀看。」太宗問道:「朕有不善之事,你是否也記下?」褚遂良說:「臣職當載筆,不敢不記!」黃門倚郎劉洎在一旁說道:「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人亦當記之!」太宗嘆道:「誠然!」

後來宰相房玄齡監修國史,太宗問他:「前世規定史官所記不許人主得見,是甚麼道理?」玄齡道:「史官的責任是不虛美、不隱惡,恐人主見而憤怒,干涉史官。」諫議大夫朱子奢道:「恐開後世史官之禍,如史官全身畏死,則悠悠千載之下,還有可靠的歷史麼?」

唐文宗開成初年,有一天文宗和宰相議事,看見起居郎鄭朗執筆站在一邊作記錄,文宗要索取觀看,鄭朗拒絕,並引述太宗與褚遂良、朱子奢的故事,曰:「史不隱善惡,人主或飾非過失,見之則史官難以自免,亦不敢直筆,昔楮遂良亦稱『史記天子言動,雖非法必書,庶幾自傷也』。」文宗說:「朕恐平日言語不合治體,想要參看起居注以便改正。」鄭朗不得已而獻之。

後來到開成四年,魏暮為起居舍人,文宗又要索閱「起居注」,而魏暮堅持不許,文宗乃引鄭朗之例論:「朕曾經看過。」魏暮說:「這是史官失職,若陛下常閱記注,從此史臣執筆,必有迴避,後世何以能有信史!」文宗只得作罷。

尊重客觀事實,直書其事,是史官的責任,也是史官應有的品藻和史德。中國古代秉筆直書的史官,儘管命運多蹇,或「身膏斧鉞」、或「取笑當時」、或「書填坑窖」,或遭秘密殺害而「無聞後代」,面對權勢和屠刀,史官們寧可殺身成仁也不肯歪曲史實。他們這種忠實記錄歷史的工作,可以起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的作用,為後世留下一部真實的歷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遷都臨安(即杭州)後,制扇工藝更為發達,形成了許多的著名商號,如「徐茂之」、「青茂」、「陳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後,杭州制扇業極為發達,與絲綢、茶葉齊名,被視為「杭產三絕」,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線、杭煙、杭粉、杭扇)之一。
  • 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隋唐之後,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而這時期的文人墨客喜愛把玩扇子,視其為「懷袖雅物」,一些詩人詞人,除了飲酒作詩,經常邊搖紈扇邊吟詩作賦。歷代文人墨客們還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抒情言志,形成了獨特的「扇子文化」 誤點成蠅 據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三國時,漢恆帝曾賜曹操一柄「九華扇」,十分名貴,其子曹子建特為此寫了一篇《九華扇賦》。 曹操便請楊修為他畫扇,不料楊修不小心將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將扇上的墨點畫成一隻欲飛的蒼蠅,曹操看後竟誤以為真,忙用手去拍打。從此,「誤點成蠅」的典故流傳至今。 唐伯虎巧畫扇面 唐伯虎很擅長畫扇面,他技藝超群,遠近聞名,有好事者不服氣,就故意出難題刁難。 一天,有人來請唐伯虎畫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畫上畫100只駱駝。唐伯虎什麼也沒說,點點頭就開始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間畫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隨後在山的左側畫了一隻駱駝的後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擋住;在山的右側畫了一隻露出前半身的駱駝,正被主人牽著。畫完後,唐伯虎放下了筆。 來人一看就急了,說:「這可不夠一百隻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筆來,在旁邊題了一首詩:「百隻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隻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來人一看,啞口無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沒過幾天,又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讓唐伯虎畫扇。他自己命了一個題,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點點頭,就在扇面的右邊畫出幾片綠葉來,一群蜜蜂,一隻蝴蝶,正飛了過去。然後,唐伯虎在扇面上題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讚歎不已。◇
  • 【大紀元2011年03月18日訊】簫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簫源自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其音量較小,常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絲竹樂演奏。由最初的四孔發展為現在的六孔(前面五個按音孔,後面有一個吹音孔)。 在秦漢至唐,「簫」一詞主要用作指編管的排簫,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即直簫。 現代的簫可分為洞簫、南簫和琴簫。傳統洞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簫為8孔,為改進後降低聲音,適宜與古琴合奏;南簫,由中國唐代尺八發展而來,與日本目前流行之現代尺八分別為唐尺八所不同的兩個支派,目前僅見於民間和傳統南音音樂。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卻適合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
  • 古箏作爲中國傳統彈弦樂器,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傳統箏曲古樸雅致。
  • 一張八仙桌,或四邊擺四張長凳、或兩側放兩把椅子,吃飯飲酒、喝茶待客,顯得穩定平和。
  • 塤(音同熏),是中國古代很重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塤一般是用陶土燒製而成。因此又叫「陶塤」。這種樂器除了陶土製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製成的。
  • 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在古代八音的樂器分類中(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笙屬於匏類。
  • 九州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中國的泛稱,其來源於夏、商、周時代的地域區劃。
  • 徽州民居的白牆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蘊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稱為「徽州三絕」,已經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寶貴遺產。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說:「徽州三絕,牌坊為最。」
  • 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時期,創始於隋,又延續至元、明、清三代,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