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善之樂

紫菂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1月02日訊】在虔誠的渴盼之中,終於迎來了這一時刻:透過新唐人電視台,於2012年12月24日晚,走進神韻交響樂團的神聖音樂殿堂,聆聽中西合璧的曠世天音,親身體驗一場心靈的盛宴。

美妙的時刻猶如神賜,神韻交響樂就這樣從天而降,他帶著東方華夏古國獨特的「神之韻」和西方古典音樂的精準大氣,以舉世無雙的音樂之集大成者,給觀眾以莫大的福祉和啟迪。

一首扣人心弦的樂曲後,就是如史詩般洪大的《創世》,悠揚柔緩的鈴聲漸漸導入,聽者彷彿正在進入一個美好的神佛世界,中國傳統樂器琵琶、二胡及楊琴等,演奏出飄逸而華美的樂章;西方明亮的銅管樂器小號和打擊樂器等,和東方樂器彼此交溶合鳴,展現出在白雲裊裊的大穹深處,那金碧輝煌、殿堂巍峨的佛國聖地,悲壯的合奏之中,久遠的記憶之門慢慢開啟:

蒼穹正面臨末劫,眾神無盼,大宇含悲;而當此時,聖王出現於穹蒼之頂,洪聲如雷:誰願與主下世,救眾度劫危?時空凝,神皆畏,三界險,去難回;層層下走神猶死,今朝一別何時回?歸期渺渺,諸佛垂淚;有大覺,主前跪,誓言鏗:願相隨!層層下走眾王隨,一入紅塵五千載。聖王帶領眾神,共同開創演繹了華夏五千年神傳文明,這才是中國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根。

女高音《生命的意義是甚麼》,帶領聽者探尋生命苦苦尋覓的人生真諦;活潑明麗的《飛雪迎春》之後,是輕盈曼妙的《滿族舞》,呈現了大清仕女的高貴典雅、而又風韻秀美的風姿;緊接著的藏族舞曲《哈達獻給神》,則充滿了活潑歡快的陽剛之風,令人想到淳樸剛健的藏族男兒,在雪山之下盡情歡歌,手持潔白的哈達虔誠的獻給神,表達了對神的謳歌。

在一首西方古典浪漫時期的音樂作品之後,上半場結束。

下半場以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作品84號)為開篇,神韻交響樂團以洪大的氣勢,無比精湛的技藝演奏了這位「樂聖」的作品。指揮和演奏家們猶如渾然天成的一體,他們的配合出神入化般和諧一致,寬廣深邃的境界中透出內在的均衡,美妙極了,令人想到貝多芬的音樂「有天使環繞在伺」,而音樂背後是神的力量。

真正打動人心的音樂家,都帶有神的授記。他將天上的神樂傳到人間。這與中國古老文化中,好的樂手能與天地神明相通是一個道理,神賜人神樂仙曲,但他必須要有一顆純淨聖潔的心。

一個好的歌者也必會同樣帶有神的力量,神韻歌唱家莫不如此。男高音《回家的希望》,莊嚴恢弘的交響樂配合音域寬廣的歌聲,宛如神聖的天國之音——

我漫步在山樑上
星空高遠而壙埌
夜空中誰在歌唱
輪迴轉生千百趟
人都是來自天堂
為何下世是否忘
創世主沒有延宕
這歌聲來自天宇
旋律在天地間迴盪
(1)

——感人肺腑的歌聲背後,是創世主那洪大的慈悲,穿透人心的力量,讓眾生在讚美與感恩中,領受著聖王的洪恩。

樂曲《正在開放的蓮》,寧靜而純美,一陣叮叮咚咚的流水聲中,蓮花仙子微步踏波,於綠雲間起舞散香,其中有溫柔的憐憫,卻又充滿聖潔與空靈,至純至美的蓮之語,讓人不知不覺間低額落淚。

令人似乎感到結構複雜而又內涵豐富的交響樂曲《慈悲的展現》,一發聲便氣勢如虹、震撼全場,激越上揚的合奏開端,預示著神佛無比偉大的力量。在這裡,銅管樂器小號、大小提琴、豎琴以及鑼鼓、琵琶、二胡等等所有中西樂器相合的強大陣容,完美呈現達到了力與美的頂峰,深沉的內在張力就彷彿「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之後的「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然而在疾風驟雨般的千軍萬馬中,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剎那,卻嘎然而止,就像波濤奔湧中倏忽間雨收雲散,目不暇接又收放自如。驟雨初歇時,悠悠傳來一陣清越的笛聲,心中頓覺清淨喜樂,浮想聯翩;緊接著各種琴音又紛紛響起,平和中感受無處不在的佛光普照,最後在銅管的帶領下,進退有度的結束全曲。

整首曲子帶給人一種深深的感悟:邪不勝正,在堅如磐石的正信者面前,任何邪惡都將被偉大的慈悲所溶化,正是:法輪轉,紅魔散,曠宇重生天門開,聖王慈悲挽狂瀾,揮手之間乾坤換。

有人說音樂是宇宙的靈魂,她所承載的力量與其所在境界的宇宙空間相對應,一如上古時期之人彈琴以致百鳥朝鳳、百獸率舞的真實典故。而神韻是神的音樂,傳遞的是宇宙真理「真、善、忍」的偉大力量,因此在當今世界的主流社會中,才會出現一股「神韻熱」,無數的觀眾不由自主地被神韻感動、落淚。

人類正在走過預言中的宇宙淨化期,生命能否平安走入未來將取決於心靈的更新淨化,而今晚的平安之夜,神韻於萬暗中放射光華,開啟並引領眾生走進歷史的新紀元。

善哉!神韻之美。聖哉!神韻之樂。

(1)引用李洪志大師的《洪吟 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 馬克斯·布魯赫並不是第一個受到蘇格蘭憂鬱美感而有所啟發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和海頓早在他之前編寫了數首蘇格蘭民歌,而門德爾松則由此創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島序曲》以及他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 數不清的故事,流轉在四弦之間。在這嶄新的世紀,請您來聽一首新的琵琶曲,將可蕩滌萬世愁情。
  • 神韻音樂除了中西合璧的獨特配器、交響樂團的特殊編制,以及傳遞純善純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節目中,指揮陳纓還將為我們揭示另一個特點。它是什麼呢?
  •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與古希臘神話有許多相似之處,天國與人間雖相距遙遠,卻又在關鍵時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隨著大鑼聲響,看那滿天眾神,雲集在仙氣繚繞、金碧輝煌的天庭之上。創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迴響,木管與豎琴的下行音型,描繪著眾神佛隨主層層下走入凡塵之壯闊景象。他們在人間開創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與文化之黃金時期。溫婉的弦樂彷彿仕女們爾雅靈動的舞姿,振奮的鼓聲猶如男子們蒼勁的步伐,讚頌著神傳文化在人世的輝煌!
  • 第一樂章(非常熱情的快板)充滿力量和柔美,同時有著強烈的音樂對比與強度。在曲式結構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鳴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創新手法也為後來的音樂流派奠定了基礎。音樂開始立即進入的小提琴獨奏、提前寫好而非即興演奏的華彩,以及樂章間的緊密連接以致觀眾幾乎無法鼓掌⋯⋯這些對於當時的觀眾都是很新奇的體驗。
  • 第一樂章,時而高潮迭起,時而如夢似幻,極具張力的色彩變化,猶如置身一場冒險,遊歷神祕與狂喜,盡覽沉鬱與柔情,以那超然的心境,一睹絢爛的終局。此曲充滿了布拉姆斯的創作巧思,那扣人心弦的曲風與別具一格的意境,使其成為音樂長河中獨樹一幟的經典作品。
  • 這首完成於1877年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專門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所作。在當時的音樂界,音樂家們的品味早已從古典時期對精緻和規範的追求轉為浪漫時期對激情和戲劇性的渴望。
  • 這首著名的大提琴協奏曲為作曲家晚年時的作品。德沃夏克當時正任職於紐約國家音樂學院,擔任院長。儘管作曲家創作了非常多的曲目,他的好友, 大提琴家哈努斯·維翰也曾多次委託他為大提琴創作協奏曲,但作曲家一直對樂器的獨奏能力持保留態度。直到1894年三月,德沃夏克的同事維克特·赫伯與紐約愛樂首演了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才深深打動了作曲家的心,使其終於決定為大提琴譜寫協奏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