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宇文明統(一)

作者 : 宋紫鳳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夫天之為天者遠矣,地之為地者久矣。及萬物初生,日月吐麗天之曜,山川鋪地理之形,動植有章,雲霞煥彩,天下有文彰而光明,此文明之始,而造化之功,尤以人類之文明,衍生眾部,分布九宇,騰珠焰以五色,歷千載而蔚然。然至近世,時運遷革,三百年間世風陡變,一朝法末文明陵替,有巨孽煉形邪黨,逞十逆荼毒天下,陽九之厄而三光既隱,百六之虧而山川脈斷,萬姓嗷嗷,天運剝極。

然天道有常,勢極必返,數九九將歸一,運無窮以循環。於是地裂天崩九見蒼穹盡空,法輪常轉乃有大聖之出,履諸天之至尊,握乾坤之機樞,拯群生於壞滅,啟文明之新運。是宇宙未有之鴻烈,洪微無上之功業,故非以區區萬言妄述一二,僅以九章之書,仰贊文明之真統,頂禮道德之皇極。

一、人類文明何所始,欲問乾坤造化功
二、三千文明立道德,一脈相承百脈通
三、長轉文明之坤軸,海納百川古華風
四、代有承傳惟修煉,出得虛空不虛空
五、末劫平地妖風起,三百年間亂西東
六、神諭天兆傳暮鼓,醒世真言報曉鐘
七、鎮邪滅亂乾坤正,大法救渡末世中
八、九天神韻傳聖教,區宇再立文明宮
九、神傳文明啟新運,四海昇平開大同

之一 人類文明何所始,欲問乾坤造化功

文明者,始於自然,成於造化。又三才之中,人為其一,動植萬品,人為靈長,則人類之文明,造化之精焉,豈伊人力,實天成之。回溯人類文明之初,雖年代久遠,事蹟渺漫,而其發源仍不失有跡可循者。

文明之初,始於神跡

既作人類文明之討論,則不限某一民族,某一國家,當考之於不同族裔初民之事跡,而神話乃人類最初之史記久為共識矣,需特別提及者,乃各族裔所流傳之古初神跡,有驚人契合者四端,僅取其影響顯著者稍加排比,以為佐證。

一者為創世說。大至為宇宙之初,天地未分,混沌無序,有神創世,諸如《聖經‧創世紀》所載之上帝創世;漢民族有巨靈盤古開天闢地;古埃及有全能之神「努」創造天地萬物,呼喚而出風雨江河。希臘神話最古老之神卡俄斯創造世界,而其號卡俄斯(Chaos)本意即為「混沌」。

二者為造人說,又以泥土造人說為最盛。諸如《聖經‧創世紀》所載上帝以泥土造人,中國有女媧摶黃土做人,而北美印第安人則有神以紅泥造人之說。

其三為大洪水之說。此說流傳之廣,見於世界254種民族,84種語言區域。譬如《聖經》諾亞方舟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而《古蘭經》亦有一「努哈方舟」故事,此二者互為印證如出一轍。而中國則有共工氏怒觸不周山致天河水下注人間,所以女禍煉石補天,拯救蒼生,且倖存者皆為善民,一如《聖經》之諾亞與《古蘭經》之努哈。

其四,人類確有一神人雜糅時期。希臘上古史中,此時期最晚見於宙斯之青銅時代,世間英雄往往半人半神,功業建樹多有神助,人間兵禍亦有以天界之爭而起。而此時期於中國之歷史,則最晚見於與希臘神話同時之商周之際,事蹟尤為昭著者乃姬周滅商之時,道魔同出,左右人間大勢,而明人則以小說演義之,是謂《封神榜》。而另一相類記載,乃希臘諸神居於奧林匹斯神山之巔,援此山可往來天地間。中國則有天地之中有神樹曰建木,援彼可上達天庭。又有顓頊帝世,始絕天地通之說,未知所絕者是否即此建木也。

要之,神人雜糅,天地可通確乃人類古初文明之一階段,且此階段自天地開闢後至少延續至公元前十世紀左右。

上古之際,人類聚居地彼此遙遠,更有沙漠巨海地理之阻,不同言語,不通音訊,不知彼此之所在,而於各自流傳之史記卻有此數端相與契合互為印證,乃知所謂神話者,乃真實不虛之歷史,為人類共同之經歷。而人類文明同根同源足以為證,此「根源」者即造化之功,神明之力。

文明運化,秉承天意

文明之始既出於神傳,而文明之運化,之成住,之消長又豈自為之?蓋文明運化歷史變遷者,自古無非兩途,或文明融合以相生,或武力征伐以相剋,而此生剋兩途,無不應彼天意,而仰托神力。

文明融合者,譬諸天竺文明與華夏文明之交匯,即是仰賴佛陀普度大願而以佛教傳播始為先導;西洋文明之與東方文明相遇,則源於基督救世之悲心而以景教東來開啟先聲。而文明融合之第一使者,皆為高僧、牧師、教徒等神職人員,至於後世道德大壞,神光漸隱,才有所謂探險家或野心家履前人之跡狼顧而來。

而武力征伐之途亦如此。古之兵事,最重天意。起事者必要仰承天意,順勢而為;用兵者,要以有道伐無道,所謂替天行道;臨陣者,觀天象以發神讖,取天時與地利;勝於人者,有所取於「天賜之授」;敗於人者,無所怨於「天數難違」。

誠然,人類亦不乏邪偽欺世之徒,每詐托天意大行魔道,譬之漢末董卓、唐末黃巢,而今日更有「假惡鬥」之邪黨偽造民心,自扮正神。然昔之假天意以行惡者,日後必遭天譴,殊不知此亦天意之一數乎,殆欲使後世人知天命之不可偽,天意之不可違,悠悠彼蒼,神目如電,何物可逃。

想來,文明草創之世,上古初民已有此意識欲有所留傳於後世子孫,遂以所見所聞繪於巖洞石壁之上,刻於龜甲獸骨之表,書於羊皮之殘卷,雕於神廟之殿柱。而造物之手又將其淹於黃土之下,沉入巨海之底,隱於祕林之境,隔於大荒之野,使古初神跡,得天為之垂鑒,得地為之負載,寂闃兮與風雲相蕩,淵默兮與川岳鼎足。嗟乎!此造物自有深意,使後世之有心人必踏破鐵鞋始得一見,非積劫功德難得一識,及夫既見又識者,雖天下之滔滔又不知能幾人哉?!(待續)

本文轉自第330期【新紀元週刊】「自由評論」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代,鄞縣有一位儒生,長期給別人當私塾先生,就是家庭教師。他擅長寫文章,但生活卻很困頓,沒有考上功名。
  •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被列為儒家經典之一。它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在當時承擔著禮儀和教化的功能。從古以來,儒家經典所載修身齊家治國之道,無不以敬天為本,講敬天、事天、畏天、法天。
  • 霉運不斷,噩運連連?改運還得從自己做起......
  •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所學之道是為了使一切歸於天理。」君子能夠做到廣納善言,從善如流,以德行感化他人。孟子認為做人首先要「好善」,治國亦是如此,應當廣泛聽取和採納別人的意見,擇善而從。這裡所說的喜歡聽取善言,指的是符合天理道義、對於國家和百姓有益的忠言。
  • 爐,即是焚香的器具。
  • 明末清初畫家武恬,武定州人,先祖因為軍功在雲南衛所做官,武恬於是在雲南生活。武恬凡是遊藝雜技,過目即知。雲南出產細竹,質地堅實,可用來做筷子,武恬就用火在竹筷上繪畫,畫禽魚、花鳥、山水、人物、城郭、樓閣,都惟妙惟肖,巧奪天工。
  • 河南省,鄭州市。有一位名醫,心存濟世、到處救人,不辭勞苦。遇有窮人請他治病,他即步行而去。如給他雇車,他即辭說,臀部生瘡,不能乘車;如招待他吃飯,他即說吃齋,只吃蔬菜豆腐,不吃葷腥,其意是不令貧民多費錢;如富人請他去醫病,他也乘車,他也吃肉 。
  • 《詩經.周頌》中有許多讚頌、感恩之禱,周人相信敬虔的祈禱必蒙上帝垂聽。如讚頌上天的光輝普照,永恆無限:「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感恩上帝造就生命,生人、養人、佑人,賜人規範,趨避諸善諸惡之道,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立君師以佑民,立君以長之,立師以教之,以安定四方之民,如:「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意思是昊天有成命,文武兩王受之。
  • B>一、一張字條釋糾紛
  • 在今天這個環境下,說起禮樂文明,這幾乎就是一個完全抽像的概念。而我所謂之「抽像」,並非哲學意義上對某一事物在本質上的萃取與總結,那樣的抽像反倒是好事。而今人對禮樂的「抽像」,卻是完全抽掉了她的本象,既不知其表,更不識其本,這其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