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無敵

作者 : 施言玉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唐代的貞觀之治,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太平盛世,有英明睿智的國君,有忠言直諫的朝臣,在史冊上傳為一段君聖臣賢的佳話。然而,如此武功赫赫、文采風流的盛世天朝,又是怎樣維持這樣的昌盛呢?從史料中的記載,我們或許能夠一窺端倪:

貞觀二年,長安城附近蝗蟲成群。一日,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蟲,便拈起幾隻,禱告說:「人民靠穀物活命,你卻吃掉了莊稼,如今朕寧願讓你吃朕的肺腸。」就想把蝗蟲吞下去。左右勸道:「這種壞東西吃下去會生病的!」太宗道:「朕願代民受災,怕什麼疾病呢?」還是把它們吞下肚去。據說這一年雖有蝗蟲,卻沒有成災。

同年,關內地區發生了旱災與饑荒,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食,於是太宗下令將皇家庫藏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還說:「若能讓年成豐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朕身上也心甘情願。」不久後便下了雨,百姓都很高興。

中國人常常講「天時」、「地利」、「人和」,因此歷朝明君都是敬天愛民、順天治國的;而君王所展現的仁者胸懷也能感天動地,澤被蒼生。這不是印證了「仁者無敵」這句話嗎?◇

(參考資料:明慧網〈貞觀故事兩則〉,2001年1月6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鄰村有位姓張的老人,向人講述了他家往上第十六代祖先「張百忍」的故事。
  • 古時候,有一對老兩口,家道殷實,有房有地,吃穿不愁,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他們膝下只有一子,機靈可愛,討人喜歡。所以他們對他是百般呵護,如同心尖肉一樣。
  • 代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國力強盛,文化繁榮。當時,最為盛行也最受朝廷推崇的要屬儒、佛、道三家。
  • 有個書生,屢考不中。世態的炎涼,使他決意放棄仕途的追求,拋棄趨之若鶩的塵世功名,出家尋道。經人指點後,書生來到一座山洞裡,欲拜道長為師。道長慧目望去,上下打量了一番,內心不禁暗暗自喜。然後緩緩的對他說:「你想學甚麼?我有點石成金之術,有空行之法,有遁入之道。」
  • 河南開封城西南朱仙鎮的清真寺裡,有一棵上千年歷史的「相思古槐」。這棵幾經榮枯的「相思槐」,現已如一把巨傘,亭亭如蓋,前去憑欄弔古的遊人,還能從當地老人口中知道一些關於這棵古槐和岳飛抗金的故事。
  • 武則天曾經召集膝下諸位皇孫朝見,讓他們坐於殿上,觀察群孫嬉戲情況,並且命人取來西域各國所進貢的玉製環、釧、杯、盤等珍物,排列於前後,下令孫輩們極力爭取,利用這種機會來觀看他們自小所立的志向。所有的孫子們,沒有不拚命奔走競逐的,幾乎人人都獲得豐厚賞賜,獨獨玄宗(備註1)一人巍然端坐,不為所動。
  • 宋真宗時,有一個占卜之人,上書議論宮中的事情,被判死刑,抄沒其家。宋真宗還得到報告,一些京城官員,也曾經去了那人的家,請他占卜吉凶。宋真宗大怒,要將這些官員,交付御史治罪。
  • 強盜尚且都能受到道德的感召,我們普通人又有什麼理由不應該堅持正義良知呢?
  • 南山寺是漳州一座有名的古剎。在漳州南門外中山橋之南,廟宇宏大,佛像尊嚴,為此地古蹟名勝之一。每逢節日,仕女優遊,絡繹不絕,尤其新年,車水馬龍,途為之塞。
  • 老子提出效法天道,尊崇道德,返本歸真,清靜無為。唐代很多人求仙訪道,唐代社會瀰漫著濃厚的神仙氣息,詩歌的創作更是充滿仙風道味。很多道士詩人及文人士大夫如初唐的王勃、盧照鄰、陳子昂,盛唐的李白、賀知章,中唐的劉禹錫、李賀,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等,都受道家思想影響較深,對道家的無為、清靜、抱樸、守真的思想多有涉及。從其詩中可以體會詩人內心的平靜怡然和對「道」的崇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