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表揚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溫婧澳洲悉尼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溫婧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表揚既可以損害也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用表揚的方式可以幫助您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令孩子想努力獲得成功。這裡有幾種如何向孩子提供正面反饋的實用方法:

一、你可以告訴孩子他做的哪件事是對的,而這次的結果與他以前做的有所不同。例如,你可以說:「哇!你把8個積木搭起來了!」

二、但如果你對孩子檢查的過於頻繁、太具規範性或製造過於競爭的環境,都有可能損害孩子的積極性。例如,對孩子說這類話,「別用那一塊,試試這一塊」,「你應該這樣做」,「索菲用了比你多的積木建造城堡」。取而代之,你應該問一問孩子他是否需要一點建議。你可以說:「你願不願意聽一聽我的想法?」你還可以通過指出一些現象,讓他瞭解自己的表現,例如,「你看,如果你把積木壘彎了,它們就會倒」。還可以讓他學會如何自我檢查進度,例如說:「這次你用了幾塊積木?」

三、你給出的反饋意見應緊密圍繞孩子想要達到的目標,例如,「你在嚐試建造一個高城堡嗎?」如果你不知道孩子在搭甚麼,問一問,然後只給出與之相關的評論。

四、用你給出的意見幫助孩子意識到她自己的學習過程。有效表揚帶來的最重要的好處是,孩子們會逐漸能夠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找出糾正的方法。

你也許已經意識到了,以上這些也適用於成年人。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孩子,上天賜予的天賦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每個生命的潛能卻是無窮的。
  • 【大紀元5月14日報導】母親節系列專題之五(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四日電)台北市教育局去年起舉辦孝親暨禮儀楷模選拔與表揚,其中不乏感人事蹟。雖然隨社會變遷,感人孝行仍時有所聞,不過「百善孝為先」,孝道精神仍需凝聚。除了學校與社會舉辦孝親活動,教導學童身體力行,家長更應以身做則,孝道精神才能在社會各層面延續發揚光大。
  • 嘉義市蘭潭國小六年級學童廖明正,參加「2006年國際小學生電腦創意寫作比賽」,與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海外華人等四個地區的小學生競賽,獲得銀牌,今天接受校方表揚。
  •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自我感覺好極了。哥大新聞學院的很多教授對作業的評語常常是"幹得好!"或"幹得不錯!"這對一個沒有多少自信的外國學生來說絕對是悅耳的音樂。但沒過多久我就發現,原來每個人得到的都是這樣的評語。如果人人的作業都"好",這個"好"又有什麼意義呢?
  • 新北市埔墘國小教師張麗卿投入資優教育10餘年,教學上首重健康和情緒管理,先讓資優生不傷害自己,再發揮所長幫助他人。
  • (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西方國家的老師總是和藹可親,寓教於樂,把學生們讀書的艱辛消融於輕鬆的教學之中。不過近幾十年,一群美國學者開始反思:為甚麼美國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僅落後於亞洲同年齡段的學生,還次於芬蘭、愛沙尼亞和荷蘭等西方國家,為甚麼美國學生的拼讀水平會差於印度學生,會栽在簡單的數學計算上,他們驚呼「美式教育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父母以頻繁的讚美、誇張的表揚來幫助自尊心弱的孩子時,實際上是窒息了孩子的自信心,這種教養策略反而會幫倒忙。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