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氣脫俗的千古音韻 古箏

作者:古音
font print 人氣: 502
【字號】    
   標籤: tags: , ,

涓涓流水、碧波盈盈,如空谷清泉般的美麗聲音是一般人形容「箏」的音樂語彙。「箏」這個樂器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所以又被稱為「古箏」。早在戰國時代,「箏」就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又以秦國最為盛行。

相傳當時有一位叫婉無義的人,將二十五弦瑟送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卻沒想到女兒們每天為了彈瑟爭執不休,後來竟將瑟爭破成兩片,便將其中一片十三條弦給了姐姐,另一片十二條弦給了妹妹,秦始皇得知這件事,就把分裂後的樂器叫做「箏」。

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有一篇〈諫逐客書〉,這是李斯批評秦始皇的一段奏文,內容提到:「夫擊瓮扣缶,彈箏搏髀,而歌呼鳴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李斯對秦始皇「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用人政策,以樂器的選用作為諷諭。

所謂「瓮扣缶,彈箏搏髀」,這是指秦地的民間樂器,「秦地」指的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而這些民間樂器,李斯稱它們為「真秦之聲」。由於這個典故,所以後人對於「箏」又有「秦箏」之說。

(陳柏州/大紀元)

二千多年來,「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融匯了各地的民間說唱、戲曲和器樂形式,逐步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不同音韻特點和獨特演奏技法與傳譜的古箏藝術文化。

古箏以區域性可概括分為最具代表性的五大流派:表現柔美委婉風格的潮州箏派;具有古樸優美意涵的客家箏派;刻劃典雅細膩氣質的浙江箏派;展現粗獷明快風韻的河南箏派;以及表露剛健樸實個性的山東箏派。

箏在漢、晉以前為十二弦,魏.阮瑀的《箏賦》中提到:「弦有十二。」唐朝詩人岑參的作品中敘述:「秦箏聲最苦,五色纏弦十三柱。」說明隋唐時期,箏由十二弦增加為十三弦。明清以後箏逐步增加為十五弦,清光緒年間出版的《大清會典》中記載:「秦箏十五弦,似瑟而小。」

鋼絲弦可以說是粵、閩兩省所首製;它的弦質因借鑒揚琴,也由古代的絲弦改為銅絲弦,最後演變為鋼絲弦。另一種尼龍包鋼弦,則是以金屬弦為內質外加尼龍絲纏繞而成,使它既有金屬弦的清脆、明亮的特點,又不失絲弦委婉質樸的聲韻。

(大紀元圖片庫)

隨著弦數逐漸的增加,目前普遍常見的古箏有十六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等多種弦制,弦質除了鋼絲弦之外,大多為尼龍包鋼弦。

箏是以梧桐木製成長方形的音箱,面板成弧形,在樂器上有弦與弦孔,琴面中間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雁柱,又稱箏碼或琴碼。由於它們斜形排列很像飛翔的大雁群,所以稱為雁柱。雁柱左右移動時,可以改變音的高低。

箏的彈奏方式分為右手彈弦、左手按弦。右手以拇指、食指、中指彈撥琴弦,分別稱為托、劈、挑、抹、剔、勾,還有搖指、撮(大指與中指同時撥相差八度的琴弦)、琶音、拂弦等。

左手按弦的方式主要有輕巧快速的按動琴弦、慢速的按、上下按放數次或一次等,分別稱為顫音、揉音、按音、滑音(上滑音、 下滑音)等,它們形成了箏曲「以韻補聲」的旋律特點。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宮廷舞蹈的程式化和禮儀性隨著滿清帝國的建立有了新特點。由於清朝亦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其宮廷舞蹈除了因襲前朝之外,還融入了滿族和其它少數民族的特色。
  • 東漢應劭在《風俗通・批把條》中提到:「琵琶長三尺五寸,法天地人與五行,四弦象四時。」說明了琵琶的形制與天地人、陰陽五行以及季節是相對應的。
  • 到了隋代,由於隋文帝大興佛法,莫高窟也蔚然一新。隋代重修和開建的洞窟多達九十四個,幾乎是莫高窟開鑿二百多年來總數的一倍。
  •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管弦樂隊中應用。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