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海外傳唱

專訪海外粵劇團:一葉輕舟去 人隔萬重山

專訪香港粵劇文武生劉惠鳴
徐曼沅

「揚鳴兒童粵劇團」的小演員們現場小試身手演唱。(徐曼元/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9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07月11日訊】大部分聽不懂廣東話的華人對「粵劇」可能都很陌生,但這種地方傳統戲曲卻是第一代海外華裔移民在日常勞動後重要的生活慰藉,是當時茶餘飯後最好的休閒娛樂。

粵劇曾因太平天國起義而遭禁演,清同治年間解禁後的同時,粵劇也隨著大批華工移往海外傳唱治域外,就如同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所唱:「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廣東大戲成為當時海外華工生活慰藉,《美國華人史》記載粵劇為華人帶來了賴以生存的民間文化。

19世紀末,美國已經有粵劇戲班定期演出,並且在紐約與舊金山經營粵劇戲院。根據1922年6月波士頓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報導,當時樂千秋到美國紐約公演,演出陣容包括了名伶麥素蘭和林月卿。這兩個戲班在北美各地演出,包括了波士頓、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檀香山、西雅圖、溫哥華,甚至遠赴古巴哈瓦那、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墨西卡利等地區。直至今日,仍有許多海外華僑喜歡看粵劇、唱粵曲。


劉惠鳴利用排演時間空檔接受採訪。(徐曼元/大紀元)
劉惠鳴利用排演時間空檔接受採訪。(徐曼元/大紀元)

香港粵劇文武生劉惠鳴多年來參與洛杉磯華裔殘障者家長協會(CPAD)籌款獻唱活動。她表示,粵劇雖是地方戲,但相較京劇,故事性更強,演出時間也比較長,一齣全本戲約三至四小時,在香港,每一晚都有表演,許多觀眾都是晚飯後前往劇院欣賞,看到十一點後返家休息。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移民傳播到世界各地。

無心插柳 粉墨登台

劉惠鳴與大多數從小開始學唱粵劇的演員不同,她是十幾歲後才機緣巧合的參加了粵劇學習班。她回憶自己剛進班的時候,師傅要求她學唱花旦,但劉慧鳴自小就喜歡粵劇文武生「戲迷情人」任劍輝的表演,上了幾天課後就決定轉班,轉至第二班上課後才開始學扮文武生。

劉惠鳴回憶自己學戲時老師很嚴格,非常強調基本功,訓練手、眼、身、步,過程很辛苦。儘管學戲時劉惠鳴的年紀已偏大,但她筋骨身段柔軟,似乎天生就是要吃這行飯。

身兼三職 認真不息

劉惠鳴學戲不久後就碰上機會遇到戲班選角,她聽了朋友的建議去試試,沒想到一登台表演就持續至今。儘管入行了,但劉惠鳴仍長時間兼職三份工作,日間在公司上班,週末、假日去學戲,晚上在各地表演「神功戲」,就這樣累積了豐富的經驗。

劉惠鳴是個分分秒秒都很認真的人,當時白天上班沒時間背劇本,她就一邊處理文書打字,一邊默背劇本。偶爾演出時需要早退,老闆與同事也都能體諒,絲毫不計較。劉惠鳴至今都很感謝當年的老闆與同事們。

從事粵劇工作三十餘年的翠縈從香港陪同劉惠鳴赴洛杉磯參與慈善演出,曾是花旦演員的她,此次擔任幕後工作。(徐曼元/大紀元)
從事粵劇工作三十餘年的翠縈從香港陪同劉惠鳴赴洛杉磯參與慈善演出,曾是花旦演員的她,此次擔任幕後工作。(徐曼元/大紀元)

此次陪同劉惠鳴一同從香港赴洛杉磯參與演出的工作人員翠縈亦是粵劇花旦演員,她與劉惠鳴相識十幾年。翠縈表示自己從小學戲,已從事粵劇演出三十餘年,她現今轉換工作崗位,協助服裝、頭飾、梳妝等幕後工作。翠縈說:「劉惠鳴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服飾、化妝都親力親為,做什麼都認真,沒有架子。」

海外推廣 經驗傳承

除參與香港當地演出外,劉惠鳴也為推廣海外粵劇不遺餘力。1993、1994 年,她代表香港旅遊協會赴日本(廣島、福岡)在當地推廣粵劇藝術,擔任旅遊大使,除洛杉磯外,她也曾獲邀到日本、加拿大、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演出。劉惠鳴希望更多人能認識粵劇,就算聽不懂廣東話,但「都入場看看。」

劉惠鳴除了勤跑演出之外,也致力培育下一代的演員。她曾一個禮拜在不同的三間學校教唱,因遇到許多有興趣、有天賦的學生,劉惠鳴開始思考是要找個固定的地方授課。

2000年,劉惠鳴成立「揚鳴粵劇團」,同時為承傳粵劇,開辦「揚鳴兒童粵劇團」,她用故事、遊戲等方式讓這些小演員們認識粵劇,但就像當初自己的老師一樣,劉惠鳴也要求唱、做等基本功,因為嚴格的要求學生們,才能讓他們的演出更扎實。

「揚鳴兒童粵劇團」的小演員們吸引了很多本來不看廣東大戲的人都開始嘗試認識粵劇。劉惠鳴表示,香港粵劇的演出環境已與自己出道時不同,越來越多上一代的老倌出來教,還有油麻地戲院作為粵劇搖籃,粵劇的承傳與發揚有越來越多人重視。

粵劇團海報
粵劇團海報
粵劇團海報
粵劇團海報

粵劇小百科

粵劇,又稱「大戲」或「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兩廣一帶出現,粵劇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神功戲」即為酬神戲,泛指一切因神誕、廟宇開光、鬼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傳統節日而上演的所有戲曲,是華人為了酬神舉行的連串慶祝活動之一,大多都在廟會或是戲台上演出。

責任編輯:孟靈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23年4月中旬,經好友推薦,喜歡藝術的我認識了旅居瑞典的中國畫家范一鳴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請,我們到他家做客,觀賞他的畫作,聽他聊創作靈感和中國文化。我也順便採訪了他在中國時的遭遇。
  • 為什麼以前的畫家可以畫出莊嚴的天國世界及神在人間的事蹟呢?是這些畫家被選中、有信仰、相信神,所以才能看到天國以及神顯現出來的世界?疫情肆虐下,找回人類的傳統道德及善良風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是藝術家的使命,用畫筆完成真正的美好作品。
  • Jan Kath,過去25年來全球最傳奇的地毯設計師之一。他設計的地毯享譽全球,包括紐約、柏林、溫哥華、多倫多等多個城市。(Jan Kath提供)
    一名當時只有20歲出頭的德國年輕人,卻在地毯時代眼見就要終結的時刻,「天真地」接手了一家位於尼泊爾的地毯工廠。但就是這名年輕人,在短短數年內一手扭轉了整個地毯業的頹勢。他的理念,不僅打造出了一個橫跨各大洲的地毯商業王國,而且引發了整個地毯界的「文藝復興」。他就是Jan Kath,過去25年來全球最傳奇的地毯設計師之一。Jan Kath地毯,在柏林、紐約、溫哥華、多倫多等全球多個城市有展示廳。
  • 賽爾維亞有一位被稱為天才的少年畫家,名叫杜辛‧克爾托理察(Dušan Krtolica),今年只有17歲,可他卻有15年的繪畫經歷;儼然大師級的繪畫功力讓人驚嘆不已,至今已開過6次個人畫展,並多次接受電視等媒體採訪。
  • 唐美雲出身歌仔戲世家,感於父母對歌仔戲的熱愛,不忍見其逐漸沒落,故投身歌仔戲成為一代名伶。
  • 唐美雲戲演得好不說,出身戲曲家庭,她對於自己的生命角色有深深的承擔,更有深深的自覺。她成立戲班,培養後進,年年推出新戲,作可能的探索卻永遠不忘戲曲的立基,她將全副心力何只花在表演上,更直顯一個演員在生命承擔與文化重振上的可能角色。
  • 相對於貝多芬戲劇般的磅礡氣勢和莫扎特靈動雋妙的天使歡笑,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之一的海頓要平淡得多。但是風霜雪雨、時光飛逝,也許在中年的某一天,海頓的旋律會扣你心弦。一如陳年老酒越久越淳,一如你為人父母後再看雙親,才能體會出平和中的自然淳厚,淡然裡的從容睿智。
  • 影片裡的女主角曾是好萊塢知名舞蹈演員,年輕時的她簡直就是芭比娃娃的翻版。2014年,90歲的她與三位知名舞蹈教練一起即興演出曼妙舞姿,令千萬網友大讚「好優雅的奶奶!我真希望老了也跟她一樣!」
  • 人們告訴本格爾(Tim Bengel),他很難成為一名藝術家,並建議他追求不同的職業。但本格爾並未聽從這個建議,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 這段視頻就是他實現藝術夢想的證據。
  • 20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吉姆發現了自己潛藏的沙畫創作才能,從此激發了他的創作慾。現在,他的足跡已遍布全球多個國家,作品規模超大,並創作了全球最大的藝術作品。而從沙畫創作中收穫的快樂,也帶給他全新的成功人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