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日關係(10)

【文史】大唐氣象恢宏 影響日本科學習俗

作者:劉曉
著名的遣唐使、對天文曆法同樣有研究的吉備真備將測影鐵尺帶回日本,帶回的書籍則有《大衍曆經》、《大衍曆立成》等。圖為月岡芳年所作的《皇國二十四功之吉備大臣》。(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9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唐代自然科學也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醫書;公元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通過阿拉伯地區遠傳到西亞、歐洲⋯⋯而這些成就大多傳入日本並為其吸收。

天文曆法之影響

在日本遣唐使中,有一些陰陽師、天文留學生等,他們大量吸取了唐朝在天文曆法方面的先進知識並將相關書籍、器物帶回了日本。同時進入日本的還有中國的陰陽五行說、祥瑞說、星相占卜等。早期流入日本的天文方面的書籍有《天文錄》、《荊州占》、《日月食暈占》、《天官星占》、《彗星占》等。著名的遣唐使、對天文曆法同樣有研究的吉備真備將測影鐵尺帶回日本,帶回的書籍則有《大衍經》、《大衍立成》等。

日本還仿效唐朝,建立了天文機構。7世紀中葉,設陰陽寮,置陰陽、曆、天文博士各一人。660年,仿唐朝製漏刻之器。漏刻,是古代的計時器。「漏」是指帶孔的壺,「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種。早期多為洩水型漏刻,水從漏壺孔流出,漏壺中的浮箭隨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受水型漏刻的浮箭在受水壺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為了得到均勻水流可置多級受水壺。

Hokusai,_Fuji_at_Torigoe
日本仿效唐朝,建天文臺。圖為日本浅草天文台。(公有領域)

 

675年,日本朝廷建占星台。693年建天文臺,並置天文博士教授學生。

隋唐時期,日本共有五次採用中國曆法。第一次是在604年,使用的是南北朝時期宋何承天的《元嘉曆》;第二次是在690年改用唐朝李淳風的《麟德曆》;764年改用僧一行的《大衍曆》;857年改用郭獻之的《五紀曆》;862年使用唐徐昂的《宣明曆》。日本之所以緊跟隋唐,不斷改用新的曆法,是因為其發現新的曆法更為先進。《宣明曆》一直使用了八百多年,直到1684年。

醫學之影響

中國醫學進入日本的最早記錄是562年,吳人知聰將中國古代針灸經絡穴位圖《明堂圖》等160卷醫書帶入日本。其後,隨著中日頻繁的交往,中國醫術、醫書、醫具、醫藥、醫學教育制度和精於醫道之人紛紛東流日本。重要書籍有《難經》、《脈經》、《神農本草》、《素問》、《千金方》、《張仲景方》等,主要中藥有犀角、麝香、人參等幾十種,藥具則有陶碗、壺、罐、瓶等。

至於醫療機構與醫學教育制度,日本也逐漸完備,大體還是模仿唐朝。701年,日本修成的《大寶令》明確規定中務省設內藥司,宮內省設典藥寮,分別置內藥正、典藥頭執掌,另有醫、針、摩各一人;取得醫生執業資格者才能行醫。這些設置與唐朝基本一致。此外,僧尼也允許學醫治病。

隨著不斷對唐朝醫術等的學習,具有日本特色的漢方醫學逐步形成,醫術高明的醫師也不斷湧現。御醫丹波康賴編寫的隋唐醫學全書《醫學方》共30卷,為日本現存古代醫學文獻中最大的醫典,內中許多唐朝醫學著作已經失傳。

Jianzhen
14世紀以前,日本醫道把鑒真奉為醫藥始祖。圖為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情景。(公有領域)

 

當然,對日本醫學影響非常大的中華人物,一定要提及東渡日本的鑒真和尚。他雖然雙目失明,但卻仍然利用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手指的觸覺,將有關藥物的知識傳授給日本人,矯正了過去不少錯誤。同時對於藥物的收藏、炮製、使用與搭配等知識,鑒真也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日本人。他還治癒了光明皇太后的疾病。據日本《皇國名醫傳》裡記載,鑒真東渡日本面授醫藥知識,才使日本人真正掌握辨認藥品之知識,從此日本醫道才算完備。據說,日本曾有《鑒真上人秘方》,後失傳。因此,14世紀以前,日本醫道把鑒真奉為醫藥始祖,直到德川時代,日本藥袋上還貼有鑒真的圖像。其地位之高由此可見。

軍事之影響

760年前後,中國經典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傳入日本。遣唐使吉備真備曾在唐朝學習過軍事,他回日本時帶回唐弓3張,箭30支,此後還在朝廷中講授《孫子兵法》、《諸葛孔明八陣圖》,並指導日本仿唐甲冑的製造。

遊藝之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喜歡下圍棋的不少,而圍棋也是在唐朝時傳入日本的,相傳還是由吉備真備帶回的,並很快風靡日本上層社會,出現了不少圍棋高手。日本留學唐朝的學問僧弁正即是其中之一,甚至因為善下棋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

據《舊唐書‧宣宗紀》記載,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日本國王子入朝,貢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詔顧師言與之對手」。這大概是最早的中日圍棋賽。兩個高手對弈,下到32子仍不分高低。此後的遣唐使團中,都有善弈之人,他們常常與唐朝的高手們對弈。

除了圍棋,唐朝的馬球在8世紀時傳入日本,風行一時;被稱為日本的「國技」的相撲運動也由唐朝傳入日本。

習俗之影響

日本的習俗也與中國有很多類似之處。如正月元日,要飲屠蘇酒,吃雞、肉汁中放入少量蔬菜和四角餅的「雜煮」、燉菜之類的;元旦早飯後,大人們出門向親戚、朋友、恩師、上司等恭賀新禧;正月初一至初三這三天是「過年」;初七「人日」吃七種菜;十五上元節(元宵節)踏歌、觀燈等。還有三月三日的女兒節、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七月初七的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等,在日本從奈良平安時代盛行至今。而且日本的飲食、婚喪等習俗也無不受到唐朝的影響。

小結

可以說,日本文化大部分來源於唐朝文化,唐朝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日本正是不斷吸收著唐文明的精髓,推動著自身的發展,並產生了優美、典雅的日本文化。而從有唐一代對日本的巨大影響看,我們在深深為大唐的輝煌文明引以為傲之際,不免心痛其在當今中國大陸的消失,不免對依舊保留唐風的日本心生羨慕。無疑,在反思我們將自己的民族文化丟到哪裡去的同時,讓中華文明重新綻放,才是我們追思古代中國輝煌的要義所在。@#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鑒真和尚是唐朝赴日弘傳佛法的名僧,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他晚年受日僧禮請到日本弘揚佛法,經過六次東渡,履犯險難,雙目失明,最終抵達日本。鑒真和尚除了佛法之外,還把盛唐的文化帶到了日本,他被稱為「盲聖」、「日本律宗太祖」、「日本醫學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表達了日本人民對鑒真的崇敬之情。
  • 從公元600年起,自南北朝以後中斷了百餘年的中日兩國官方交往重新恢復,這一年,日本向中國派出了第一批遣隋使。至614年的十五年間,中日雙方使節往來共五次,應該是相當頻繁的。彼時,正是中國的隋朝。
  • 當歷史走入大唐王朝時,唐朝的溫文有禮、文化騰達和威力遠被,與當時西方世界的腐敗、混亂和分裂形成鮮明的對照,以致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上一路遙遙領先。特別是初唐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締造的「貞觀之治」,如一輪皓月照亮人類歷史的整個夜空。她在文化、經濟、政治、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都遠遠超越以往的所有時代。其中央集權的律令制度,從法制嚴密、機構完備到官制規範都令人歎服。唐朝還開創了官修正史的先河,由朝廷設專職史官,負責撰修前朝的歷史。
  • 為了保證遣唐使達到既定的目地,展現日本的風貌,日本對使臣和留學生等都進行嚴格的選拔。如留學生要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知書達理,多才多藝,漢學造詣深厚,既能為本國增光,又能回國後學以致用,當選的多為著名的學者和文人。這也就是為甚麼日本遣唐使在唐人心目中形象非常好,於「所朝諸藩中最盛」。
  • 輝煌的大唐文明對日本的影響體現在文字、經學、史學、文學、藝術、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宗教、禮儀、建築、自然科學、社會風俗等許多方面,迄今仍清晰可見。不妨先說一說大化改新。
  • 大唐對日本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佛教也是其中之一。佛教最早是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而朝鮮的佛教來自中國。552年,百濟的聖明王向日本天王進獻佛像、經論、幡蓋,並上表勸信佛法,佛教正式傳入日本。不過,此前,由於日本、中國和朝鮮人之間的頻繁交往,日本的一些人很可能已接觸佛教。
  • 為了使大唐之風廣傳,培養更多的相關人才,日本朝廷亦仿效唐朝,建立了各級學校,廣泛傳授漢學。
  • 除了文字、經史方面的影響,唐朝輝煌的文學藝術亦推動了日本文學藝術的發展。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