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本是同根生(五)--自隱無名之學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9日訊】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叫李□(音單),春秋時宋國苦縣人,相當於現在河南省鹿邑縣。老子到底什麼時候誕生的,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歷史上記載老子曾在周朝首都洛陽擔任藏室史,大概是相當於現在的圖書館館長這類職務。

《史記》上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意思是說,老子修道與德,是個道家修煉奇人,他的學識特色就是讓自己默默無聞地隱身在當時的社會,當個無名小卒,這是他致力的事。

現在,任何人都會感到非常奇怪,當一個無名小卒,怎麼可能這麼麻煩呢?任何一個歷史時期要當個無名人士,到處是,隨時可當,連學都不用學,這怎麼能算是學問呢?

這確實不容易解釋,老子做了幾年圖書管理工作後,西元前484年突然辭職,就匆匆往西,離開中國本土,臨出函谷關前,早就被當時預見“紫氣東來”的鎮守關口司令尹喜硬生生攔下,在尹喜央求下,老子寫下短短的五千字卻舉世聞名的《道德經》。此後不知去向的老子,似乎消失於中國舞台,可是這五千個字對中國卻起了巨大深遠的影響。

其實不只尹喜預見紫氣,至聖先師孔子也專程去拜訪、求教過這位隱士,二位重量級的歷史人物,短促的交會後,孔子向學生形容他見了老子的感受:“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綸,音倫,釣魚的絲繩;□,音增,射鳥的箭)

簡直象見了天上的龍一般的感受,無以名狀,根本不是人間感受足以形容。可見老子一身像個超能量體,即使刻意隱藏,仍包藏不住驚人“道骨風華”。這就是太史公司馬遷所形容的“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在人世間表面看起來孔子問禮於老子,其實這段生命與生命間無言的心靈交會,反而被後世學者僅解其表面而忽略了內涵,這是修煉人能量場的體現,不是普通內心感受啊!筆者曾近距離聆聽師尊講法,腦子內一片祥和,思考似乎停止,只有直覺,這種不可言語的感受,只有身臨其境者能自知。孔子顯然進入老子的能量場,也有了自己根本無法形容的感受,才留了這段讓後人不知所云、莫測高深的敘述。

因此唯有從修煉的角度,我們才能看出二千五百年前這場儒道世紀交會,注定了孔子在世間是理想的政治家,是卓越教育家、更是影響中國文化的思想家,骨子裡他絕對是個修煉人。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對自己一生志向自我評論地說: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儒家思想根源於道家,即使加上後來傳入中國的釋迦牟尼佛法,儒釋道三家構成多採多姿的中國文化,說穿了,內涵就是修煉二個字。

懂得修煉,就自然會看到中國文化裡,文字之外還有熱熱鬧鬧的種種景象!

新生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是一個極端封建專制的社會,統治者維護家天下的方法,也很具中國特色,是別的國家的獨裁者怎么也想不到的。比如中國古代的宦官制度,可以說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宦官作為個人的命運,确實是很悲慘的,從小就要被除去生殖器,喪失做人的最基本的權利,成了皇帝老子的家奴。可以說,他們是生活在中國封建專制社會里最底層,最悲慘的一群。然而,一旦他們得到皇帝信任,受到重用,則又成為危害一方的禍水,因為他們天生為奴的變態心理,所以一旦參与政治,必然是胡作非為,貪污受賄,將中國政治搞得一團糟,形成歷史上最黑暗時期。
  • 紫禁城位于北京中心,又稱故宮,為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万平方米。故宮的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外朝;北為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滲透在中華文化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紫禁城也同樣蘊含著這一古老而傳統的文化。

  •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僅見于《史記》等正史記載,也見于老子彩圖(相傳春秋末期)、《老子》帛書殘片(局部)和漢畫像磚。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碑樓,据傳那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立的碑至今保存完好,現為洛陽市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 《老子》上篇共三十七章是論“道”的,故稱之為《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論“德”,稱之為《德經》,合二為一,該書又稱之為《道德經》,共九九八十一章,全書便圍繞“道”与“德”展開了。而后世的人將這兩個字合一起“道德”,成為一個衡量人的品質或社會的專有名詞。
  • 被中共指為「林彪反黨集團」骨幹之一、解放軍前任總後勤部長邱會作,上月十八日在北京去世,本月三日家人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其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大批中共元老子女前往弔唁。這也是過去二十年,首名「林彪集團」骨幹成員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公開隆重舉殯。
  • 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在父親節前夕呼籲社會各界,對單親爸爸給予更大的關懷。據民調數據顯示,逾六成的單親爸爸每天花不到一小時的時間陪伴子女,比例之高是雙親家庭的四倍,家庭是社會的縮影,溫馨的家庭將減少社會事件的發生,請大家一起來關心,為社會略盡綿薄,降低社會成本。
  • 對考生及家長苦不堪言的考季終於結束。中國大陸也一樣,家有考生的兩岸家庭都鬆了一口氣。但真的一切天下太平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