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觀新春好戲連臺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白雲觀新春好戲連臺本報訊一年一度京城最具民俗特色的白雲觀廟會將於2002年2月12日至17日(大年正月初一至初六)在白雲觀喜迎八方賓客。已連續舉辦15屆的白雲觀民俗迎春會將以“八仙喜迎天下客,四海同過中國年”的主題全新出現。

  您騎驢逛過廟會嗎?今年逛白雲觀廟會您不妨騎上一頭小毛驢,順著觀前“老北京民俗小吃街”往裏這么一走,保管讓您有一種特別新鮮的感覺。在這裏,您不僅可以品嘗到灌腸、豆汁、爆肚、茶湯等原汁原味的北京小吃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地方美味,更會被大街兩側琳瑯滿目的民間傳統工藝品深深吸引。

  白雲觀內的傳統專案:山門跟前摸石猴、窩風橋上打金錢眼、元辰殿中尋照命星、雲集園戒壇內聽大戲、三清四禦殿院裏坐顛轎等深受北京百姓喜愛的傳統民俗活動您可千萬別錯過。

  後院的“民俗風情園”裏精彩紛呈。這邊“老北京民俗風情展”、“戲曲藝術臉譜展”兩大展覽賞心悅目,那邊喜氣洋洋的大戲鑼鼓點兒可就敲上了,京劇、曲藝、評劇、越劇的表演各具特色,名家名角的參與更是為節日助興。您要是戲迷票友,來參加白雲觀廟會可就真來對地方了,今年將首次舉辦票友現場演唱活動。書畫筆會、金石篆刻現場表演,拉洋片、捏面人、吹糖人以及剪紙等民間工藝表演同時進行,一定會使您重溫老北京的廟會,勾起您對往日生活的追憶。
  (《北京日報》 2002-2-1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古典樂界 迷失在大樂團與名家市場 (1/13/2002)    
  • 關漢卿 (1/6/2002)    
  • 《千禧夜》相聲劇昨夜北京上演 (11/23/2001)    
  • 雜劇小百科 (10/7/2001)    
  • 中國版《理查三世》 德國觀眾看不下去 (10/1/2001)    
  • 屏風劇團「不思議的國」全台停演 (9/27/2001)    
  • 戲劇家席勒筆下「瓦倫斯坦」的生日 (9/24/2001)    
  • 印度史詩羅摩耶那 (9/8/2001)    
  • 國光劇團豫劇隊推出兒童劇 (9/8/2001)    
  • 關於粵劇 (9/7/2001)    
  • “梨園”的來歷 (9/6/2001)    
  • 相聲瓦舍新作「東廠僅一位」 (9/5/2001)    
  • 鈸類樂器 (9/3/2001)    
  • 戲劇故事序 (8/31/2001)    
  • 北管戲 (8/31/2001)    
  • 南管戲 (8/31/2001)    
  • 巴洛克藝術(二)─ 繪畫(義、法、西) (8/30/2001)    
  • 巴洛克藝術(一) ─建築 (8/30/2001)    
  • 劇團介紹–綠光劇團 (8/23/2001)    
  • 「兩岸會彈」相聲表演 北京名家齊聚台北 (8/22/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蘇秦用錐刺大腿,提醒自己發憤苦讀;李勣為姊姊煮粥,不小心燒到鬍鬚。
    • 《三國演義》處處蘊含著古人的天機,只是我們有時會忽略那些東西,認為是迷信。劉備的坐騎叫「的盧」,人人都認為他妨主,以為不詳。可是真相卻像是龍馬,可以騰空。關鍵時刻救了劉備一命。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伍子胥之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他逃至吳國,說服吳王攻破楚國首都;越王句踐表面向吳求降,暗中發憤圖強,二十二年後一舉消滅吳國。
    • 在中國古代,像名醫扁鵲這樣對「病」與「死」有著極佳判斷力的醫生還有許多。本篇將介紹明朝醫籍中記載的幾位。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曹操足智多謀,顏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