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二)

作者:周怡秀
普桑所繪《阿什杜德瘟疫》(The Plague of Ashdod)又名《達貢廟中的約櫃奇蹟》(The Miracle of the Ark in the Temple of Dagon),1630年,盧浮宮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西方描寫瘟疫的繪畫作品中,以普桑的《阿什杜德瘟疫》最為著名,許多關於瘟疫的繪畫都以它為藍本或參考。故事來自於舊約聖經《撒母耳記》中記載的一段歷史:

守護約櫃的以色列祭司以利有兩個兒子,他們不敬上帝,不僅剝削百姓,且淫亂敗德。上帝警告:「以利未盡管教職責放任兒子作惡,將使整個家族遭懲罰,用任何祭獻都無法贖罪。」後來非利士人攻打以色列,以色列人死傷慘重。為了鼓舞士氣,以色列人把上帝的約櫃抬到軍營,認為能得到神的庇護。沒想到非利士再次大敗以色列,不但以利兩個兒子被殺,連約櫃也被搶走了。噩耗傳來,以利當場氣絕。

非利士人把神聖的約櫃作為戰利品帶回阿什杜德,放在他們信仰的大袞(Dagon)神廟內作為獻禮。然而次日,他們卻發現大袞神像倒在約櫃之前。重新放妥後,隔日又發現大袞像不僅倒地,還摔斷了頭和雙臂。同時阿什杜德的非利士人發生瘟疫,人們身上長著腫瘤,痛苦不堪。非利士人害怕了,相信搶來約櫃得罪了耶和華上帝,是造成瘟疫的根源,他們便遵照先知指示,帶著黃金製作的賠禮把約櫃送回給以色列人……

普桑於一六三一年繪製《阿什杜德瘟疫》這幅作品的時候,意大利正處於瘟疫流行期間(1629~1631),這個經歷顯然提供了普桑創作的參照。因此,畫面時空背景比較近似於羅馬的宏偉大城,而非三千多年前非利士人的聚落。

畫中布滿了騷動的人群,前景描寫瘟疫的慘況:最醒目的是一個倒臥在地,身邊還有兩個待哺嬰兒的母親。從已經發青的屍體看來,顯然死去多時;一個男子摀住口鼻正彎腰試圖救起其中一個倖存的嬰兒;右邊另一名垂死的老婦人絕望地枕在石柱上,心如死灰,對身邊一切、包括求助於她的孩子毫無反應。婦女、老人、幼童三種弱勢者的犧牲者烘托了瘟疫的無情;周遭往來的人們束手無策,他們小心翼翼唯恐被感染,摀住口鼻的動作顯示出現場瀰漫的惡臭。

普桑《阿什杜德瘟疫》局部。(公有領域)

中景描寫瘟疫出現的原因:神殿內高高擺著天使守護著的方形約櫃,其下方倒著一個破碎的大袞神像軀幹。在非利士人的驚慌議論中,一個白袍祭司向衆人指出災難的根源——約櫃。神殿下方的浮雕飾帶刻畫著非利士人和猶太人之間的戰鬥,等於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右邊神殿台階上搬運屍體的情節與前景的瘟疫主題呼應,也暗示死者的眾多。

普桑《阿什杜德瘟疫》。(公有領域)

整體色調在藍色天空襯托下略顯昏暗,製造出壓抑的氣氛,彷彿瘟疫也在空氣和光線中傳播。普桑把瘟疫時的人性表現得很深刻,有逃避、恐懼的;有關心互助的;有冷漠指責的,看似紛擾,一切卻都又在嚴謹有序的構圖安排中。

普桑《阿什杜德瘟疫》局部。(公有領域)

這場瘟疫故事提醒我們什麼呢?

即使信仰神,但言行背離了神的教誨,仍會招來禍害。而以色列人把約櫃抬到戰爭前線,以求神助,就像拿神做擋箭牌一樣,其實是不敬的行為,當然得不到保護。從非利士人角度來看,詆毀或侮辱異己的正信宗教同樣招致災難,此時自己信仰的神也不會庇佑的。@#

──轉載自《藝談ARTIUM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點閱【繪畫中的瘟疫——罪與罰的故事】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