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來儀被視為祥兆,而雜羽的鳥或是黑壓壓的烏鴉意外現身,在史書五行志中視為「羽蟲之孽」之一。中華文化傳承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從來就很重視「天人感應」,認為「羽蟲之孽」是一種凶兆。《漢書》中就提到劉歆的「羽蟲之孽」的說法,來看看三國時代的幾個「羽蟲之孽」,對應史實如何徵驗呢?
曹魏的羽蟲之孽
曹丕登基為魏文帝的第三年(黃初三年),一群蒼黑色長頸赤目頭無毛的禿鶖鳥現跡雒陽芳林園池,禿鶖鳥性情貪惡,頭頸上都無毛,被視為凶兆。到了黃初七年又來。這次禿鶖鳥的復來,好像是來摧發凶訊似的,到了夏天時魏文帝崩逝。
後任的魏明帝繼位,初時在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頗有建樹,可惜到了後期大興土木,疏於政事。景初元年,明帝構建凌霄閣。這時來了黑白雜色的鵲在上面築巢。魏明帝問史官高堂隆這是什麼徵象?高堂隆引用《詩經·國風》的《鵲巢》一句詩「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回答明帝的問題。他為明帝解析,目前鵲鳥在這裡作巢,未來鳩會來占據鵲鳥的巢,指向「宮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恐怕未來將有他姓的王公將把聖上趕走,不可不深慮。魏明帝聽了之後,臉色變了,心情顯然受到影響。
過了二年,到了景初三年,在雒陽芳林園池又來了一群禿鶖鳥。這是禿鶖鳥群再次出現在這裡,凶鳥去了復來,歷史經驗告訴人將有大喪。魏明帝心中覺得不祥,非常厭惡這群禿鶖鳥。魏明帝真的就在這一年崩殂了,時年僅三十五歲。此後繼位的魏帝實權被輔臣架空淪為傀儡,26年後,曹魏政權落入司馬氏家族手中,真的應了「鳩占鵲巢」之象。
無獨有偶,類似上述景初元年的「鳩占鵲巢」的羽蟲之孼也發生在晉朝,也同樣都應了驗。兩者之間,有不少巧合之處,在這裡也順帶說一說。
在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有鵲鳥作巢在太極殿(*皇帝即位之所)東頭屋簷的鴟尾上,宮中另一個地方,就在國子學堂的西頭也被作了巢。太元十八年太子的東宮剛剛建成,次年正月鵲鳥就在東宮西門作巢。《晉書》論斷,這個羽蟲之孼的現象和魏明帝景初元年的羽蟲之孼同一占。
學堂是德風教化所聚之地;西頭是五行中金的方位,晉朝的五行屬金,《說石圖》說,「金者晉之行」,又李善註說「金行,謂晉也」。所以這兩個地方被鵲鳥作巢,象徵晉朝被占據、教化被敗壞之象。徵驗於史實,晉孝武帝崩逝後,晉安帝嗣位隨即大權旁落臣下,後來桓玄篡位,風教頹廢,東晉政權名存實亡。傳到晉恭帝,實際上東晉朝政已經完全掌握在劉裕手中,才一年半,東晉走入歷史。
蜀漢的羽蟲之孽
三國時代的蜀國,同樣也有羽蟲之孽發生。
後主劉禪建興九年十月,從益州江陽至江州(重慶古稱)有一大群鳥從江南飛渡江北,在秋天候鳥北飛是逆勢而為,不尋常的現象。這一大群渡江的鳥中墮水死掉的數以千計。《晉書》指出,鳥北飛不能飛達對岸墮水而死有其對應的象徵。那這些墮水而死的鳥對應了什麼史實呢?
當時蜀漢宰相諸葛亮積極經略蜀地,一圖漢室中興,一合天下,奈何鞠躬盡瘁。在諸葛亮逝後,承續遺志的大將姜維力圖完成使命,積極出兵,然而多次不克而還。蜀國諸將出戰北伐中,折喪很多士兵,蜀中悍將,多用生命詮釋了對國家的忠義,他們對應了那些掉在江中死去的鳥兒的命運。諸葛亮穩住天府之國,但是蜀漢的領地最終沒有超過渭河,沒能拿下渭北。那些逆勢北飛渡江喪命的鳥兒,可說是為這段蜀漢歷史終局做了預告!
東吳的羽蟲之孽
三國中的東吳一樣有羽蟲之孼的顯象。吳大帝孫權赤烏十二年四月,有兩隻烏鴉銜著鵲鳥墮入皇宮東側的東館學舍;孫權命令丞相朱據燒鵲用來祭祀。
東館學舍是孫權所設的教府,朝中王子、將領的子弟都集在這裡學習。按照漢代大學者劉歆說法,鵲鳥掉入宮中,這是羽蟲之孼的徵象,是因為當朝主政者視不明、聽不聰將招來懲罰的一種不祥徵兆。事實又如何呢?
當時是孫權在位的晚期,他聽信讒言不聽諫言,德衰好殺。次年,丹楊、句容及故鄣、寧國等地,紛紛發生山崩,茶陵縣等地河水氾濫;太子孫和被廢,另一子魯王孫霸被賜死,丞相朱據被降職,都應了這個羽蟲之孼的徵象。鵲墮東館,禍直接應在太子、王子身上,難道不是天意的示現?
這個羽蟲之孼的徵象也不是單一發而已 ,過了一年多,到了太元二年正月,又發生了鵲築巢的事。這年孫和受封為南陽王,賜居長沙,當他的船行過蕪湖時,就有鵲鳥在他所乘的船檣上築巢。太子的僚屬知道這事後,都憂心極了,認為帆檣末端因鵲鳥築巢傾斜,乃是不安之象。果然,這一年孫權崩逝後丞相大將軍孫峻作亂,太子孫和被廢且被賜死。
中華文化秉承天人合一的精神思想,透過史官觀察到的天象變化和異象的出現,規範皇帝施政,以保國祚。天有好生之德,羽蟲之孼是凶兆,也是警示,從凶兆出現到凶事的發生,都預留了一些時間。歷史上魏蜀吳三國發生的這些羽蟲之孼的徵象都對應上了史實,結果也都是大凶,而且都是一朝一代滅亡前夕的凶兆。可惜的是,人間之人很難從發生的天象、異象中覺悟,從而逆轉運勢。或許可以這麼說,羽蟲之孼對應了歷史必然的走向。@*#
參考文獻
《晉書·志十八·五行志中》
《三國志》
《漢書·志·五行志中之下》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