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服飾聽音樂預言未來 ——傳統文化趣談

漢武帝。(柚子/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2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翻開古代的神仙志怪小說,我們經常看到具有神通的神仙或修道人能預言未來、趨吉避凶。在《三國演義》、《史記》等正史和演義中,我們也經常看到那些專業或者業餘的占卦師、相術師成功預言了許多大人物的未來。比如,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草廬中就曾預演天下三分的局面,而《史記》中記載的女相師許負,在漢文帝的母親沒有嫁給漢高祖的時候就預言她將成為太后。那麼,為什麼古代會有那麼多見微知著的預言大師,而現代卻少有人能夠預見未來呢?

其實,預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佛道兩家的修煉者具有預知未來的神通。即便沒有出家修道,傳統儒學中易經的學問也教授了人們如何占卜未來。易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華文明之初。

周文王像。(公有領域)

上古時期,伏羲從河圖洛書中悟到八卦陰陽,後來,周文王被囚時潛心研究八卦,繼而演繹出周易六十四卦,到了孔子,又將易經加以闡發、與仁義道德相連,並尊為儒生必讀的六經之一。八卦和周易涵蓋著陰陽五行相生、宇宙運轉不息的規律。因此,只要熟讀易經,加以修身養性的功夫,一些傑出的儒家學者就會得到啟發,從而預言人生、家族和國運的興衰走向。可惜的是,這本曾經作為古代私塾、官學必授的教材,今天只有很少數真正的國學家能夠精通了。

雖然成為易學大師可以準確預言未來,但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介紹的,是兩種更為簡單而易於使用的預言方法,它們並不需要任何複雜的計算和繁難的閱讀。

一、觀服飾知未來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有綠林軍揭竿而起,擁立劉氏宗族劉玄為帝,史稱更始帝。更始帝心胸狹窄,十分妒嫉當時功勳卓著的劉縯劉秀兄弟,終於找了一個理由將哥哥劉縯處死。

以為掌握了權利的更始帝於是得意洋洋的準備建都洛陽,京城的官員都千里迢迢地到東方來迎接他。只見更始手下的官員戴著男人的頭冠,卻穿著女人的繡花短袖小衫,大搖大擺的進入了洛陽城。這些朝廷的元老們都掩面不忍卒睹,人群中的百姓竊竊私語,有的摀嘴偷笑,有些飽學鴻儒更是大驚失色,暗自嘆息道:「這是服妖的不祥之兆啊,看來不久就會有災禍降到更始帝的頭上!」

後來,當劉縯的弟弟劉秀帶著手下官員來到洛陽處理公務時,穿著與舊時漢官一樣的冠服入城,許多老者們看到後都激動的哭泣道:「沒有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漢官的威儀。」從此城中的許多百姓都暗暗期望劉秀能夠成為他們的國君,復興西漢所奠定的基業。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出現在西漢漢武帝時期,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數,沒有年號。(柚子/大紀元)

後來,在更始帝手下忍辱負重的劉秀終於建立了自己的軍隊,並結束了西漢末年的紛亂局面,建立東漢,將漢代的基業延續了兩百年。

「服妖」,用俗語說,大概是衣服作妖了。漢書中記載「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為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中國古代歷朝都有服妖的說法,意即當男著女裝,或穿著奇裝異服,迥異常規的服飾時,就會被稱為服妖。古人認為服妖是亂世的徵兆,當人們想要破壞傳統的習俗時,就喜歡穿著標新立異的服裝。明朝末年,書生們流行付粉施朱,化上女子的妝容。清朝末年,北京城的王公貴族喜歡扮成乞丐,穿著破衣爛衫遊走在大街小巷。這些現象表示人心中的光明浩然之氣正在衰減,陰暗乖僻之氣正在擴散。因此有識之士會做出亂世將至這樣的警示和預言。

二、聽音樂知未來

唐玄宗時,西涼人素來有喜好音樂的風俗,經常創作新曲。開元年間的一次皇家筵席上,玄宗命人演奏西涼最新進獻的一首樂曲《涼州》。聽完後諸王們都向玄宗賀喜,手舞足蹈的稱讚樂曲的美妙,只有寧王沒有拜賀。玄宗於是向寧王詢問原由。寧王回答說:「曲子倒是很好,只是臣素來聽說音樂從宮音開始,至商音結束,中間由角、徵、羽這些音組成,都要與宮、商呼應。這首曲子開頭就離開了宮調,徵、商之音雜亂無章。我聽說宮音代表君王,商音代表臣子,宮音不能制約商音,就有臣下犯上作亂之憂。天下事往往現形於音律中,散播於歌聲裡,不久就會應驗在人事上。臣恐怕亂臣作亂犯上,君王流離失所的禍患,就發端於今天的音樂裡。」玄宗也是十分精通音律的人,他聽完後,低頭思忖,默不做聲。後來,安史之亂禍起,果然一切都如寧王所預言的那樣。

中國古人素來相信五行對應君、臣、人、事、物。所以聽音樂預言未來這件事,雖然現代人覺得玄之又玄,在古代卻並不是什麼太神秘的學問。

五代南唐 周文矩《合樂圖》局部。(公有領域)

元朝初年,蒙古與南宋交戰,南宋兵敗,文天祥被押解進元都城燕京,在途中聽到元軍正唱著《阿剌來》之歌,他非常驚愕,於是問身旁的元軍:這是什麼歌?元軍自豪地答道:「這是我們蒙古人的歌。」文天祥悲從中來,長嘆落淚道:「這竟然是黃鐘之音啊。我們漢人宋朝的江山再也不能復興了!」

黃鐘,是宮音,代表君王。南宋滅亡前,蒙古軍中流行著豪邁雄渾的黃鐘之音,可是南宋西湖邊卻籠罩在一片靡靡之音中,音樂的風潮會隨著興亡的氣數改變,這就是古人以音樂預言未來的神妙。

**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預言方法,比如漢代以前的讖緯術利用圖讖、觀星、詩讖預言未來,再如民間流傳的測字術、相術、風水等等,歷代史書中都有《五行志》一篇,記載著自然界現象的種種異常,這些異常現象都對應著人間將要發生的大事。自從世界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無神論、進化論等學說使人們將這些歸為「迷信」而不加考量。其實,預言並不是「迷信」,而是自上古流傳下來的高深學問,值得人們深入去思考、研究。

雖然現代反傳統的思潮崇尚服裝髮型新奇、與眾不同,風格常以男女變裝、陰暗、怪異、暴露作為時尚。但是神韻藝術團仍然秉承傳統的審美理念,在演出中展現的服飾男女有別,各有特色。男子大袖瀟灑,女子長裙婀娜,服裝顏色明亮多彩,這都是古代所崇尚的正統衣裝特點。

唐 彩繪陶樂女俑。(公有領域)

現代反傳統文化的運動也使一些從前難登大雅之堂的音樂成為大眾的文化,音樂中充斥著色情與鬥爭的因素,音樂和諧的調性也發生了改變。這些大眾音樂驅使人們在音樂的渲染中放縱慾望。高雅的古典音樂逐漸被人忽視、邊緣化。而神韻藝術團的主旨是恢復人們失去的傳統。神韻音樂和交響樂製作融合了東西方古典音樂的精髓,意在展現宏偉壯麗的音樂篇章。

朋友們,您曾對古代預言產生過好奇嗎?那不妨試試先用比較簡單的方法——觀服裝、聽音樂的方式預言您身邊人、事、物的發展走向吧!

(點擊閱讀原文)

——轉載自神韻藝術團網站

(神韻網站授權轉載,版權歸神韻藝術團所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猛獸老虎能感應官員的仁政高德,老虎也能感應忠臣義士的忠魂。本文敘述一個正史上有記載,發生在明末、清初的故事。
  • 古代中醫能施行外科麻醉手術,還能「換心」。扁鵲是中醫學的祖師、「脈學之宗」,他是最早運用脈診來診治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他的換心術和起死回生醫術在當代名播遐邇,得有神醫之名。
  • 中華文化非常強調孝道,孝道是人品的核心,家庭和社會和樂的基礎,清朝王永彬著作《圍爐夜話》中講:「百善孝為先」。孝心、孝行真能感動天,史上有許多明例。
  • 人間有平行時空稱仙境,偶然開了門,偶而讓人進去一睹世外桃源,在不同時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清初的仙姑洞,南朝的滕村洞穴都是這樣的仙境。
  • 詞,又稱「詩餘」、「長短句」、「倚聲」,前身是民間小調,萌芽於隋唐之際,興盛於晚唐五代而極盛於宋,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為唐宋時代的樂府詩,供宮廷或民間演唱。
  • 西漢的哲學家董仲舒寫道:人們不敬畏上天,那樣災禍來時就表現的比較隱蔽,隱蔽到看不見發生的端倪,人們還以為是自然發生的。其實在我看來,現在這場疫情的發生絕不偶然,至於說老天要懲罰的是誰呢?還有我們每一個人真的都是無辜的嗎?這個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了。
  • 唇亡齒寒這個成語故事來自西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時代,講了兩個關係密切,互相依存的國家,如何雙雙走向滅亡的故事,它們滅亡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性的弱點被敵人攻入了。
  • 人們稱王維是「詩佛」,讚美他的詩妙悟造化之妙和人生的禪機。王維有一顆悲憫又勇敢的心, 他寫了一首《息夫人》詩,救了一家人,帶給一個貧賤家庭什麼不敢奢想的好結局呢?
  • 唯有超越表層的美,觸及美深處的東西——不論是美德、才情,或是純粹的善,才能對美有較完整的體悟,才能真正欣賞美。美之所以為美,並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支撐美的多層肌理層層相扣,成就了深入人心魂之美。
  • 中唐詩人孟郊一生寫了五百多首詩,以《遊子吟》一詩千古著名。每年母親節的時節,鮮明的孺幕之情,更是感動人,千古一心。孟郊怎麼寫的這首詩?這詩其實反映了他的人生故事的底圖,凝縮了他大半生的懸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