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勒的威尼斯之旅對文藝復興藝術的影響

喬瓦尼‧貝利尼和他的明星學生歡迎這位來自北方的創新藝術家
文/詹姆斯‧巴塞爾(JAMES BARESEL) 翻譯/陳遇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的作品《馬西米蘭一世肖像》(Portrait of Emperor Maximilian I),1519年。油彩、畫板。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80
【字號】    
   標籤: tags: , ,

1506年2月7日,德國中世紀畫家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年─1528年)在給友人威利巴爾德‧皮克海默(Willibald Pirckheimer)的信中寫道,威尼斯著名的藝術家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0年─1516年)不僅讚賞了自己的畫,甚至還表示想購買他的作品。

藝術家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自畫像。(公有領域)

杜勒曾兩次前往威尼斯。在第二次造訪期間,他決定向威尼斯人展示他與其他北方文藝復興藝術家的能力。貝利尼的支持足以說服所有對他有偏見的人。

這些偏見困擾了杜勒許多年,使得他在威尼斯藝術圈裡被視作像是一個學生面對著老師的關係。確實,在他於1494至1495年第一次造訪威尼斯時,他才剛在紐倫堡完成了學徒生涯,僅在法國東北部和荷蘭接受了一些進階訓練。

但當杜勒十年後再次回來時,他和威尼斯的藝術家們便能更為平等地相互學習、指教,也使得杜勒與他所代表的歐洲北方文藝復興學派對威尼斯文藝復興全盛期的風格帶來了關鍵性的影響。

杜勒和貝利尼的友誼是這一切的重要基礎。貝利尼繼承了早期威尼斯文藝復興藝術的創新技巧,並將其推到更高的高度。他的創新直接影響了兩位威尼斯重量級藝術家的誕生:喬久內(Giorgione)和提香(Titian)。

威尼斯的藝術先驅

貝利尼尊重威尼斯的藝術傳統,同時也鼓勵學生創新。在他的學生中,喬久內更加完善了他的自然主義風格人物技法,而提香則在喬久內原先發展出的風格中加入了戲劇效果。

向杜勒等人學習,在一個適度創新開放的藝術市場中,對於貝利尼的職業生涯而言其實並沒有額外的好處;隨著時間推進,他的許多優秀學生都能夠超越他們的老師。

貝利尼對威尼斯早期藝術的影響時常被誇大,原因是他教出的學生有著許多偉大的創新。事實上,貝利尼在自己的作品風格上的創新相當有限,不過他對於能夠創作出高度創新、獨特又美麗作品的藝術家,像是喬久內和提香則是高度嘉許。

他對創新的態度也包含了對杜勒藝術成就的肯定,使得杜勒的作品得以影響到年輕一代的藝術家。

杜勒在1505年至1507年第二次造訪威尼斯時,無疑地也會見了喬久內和提香。杜勒造訪威尼斯並和貝利尼建立起友誼的時間點,正好與喬久內和提香蛻變為獨立創作大師的期間重疊。

像杜勒這樣著名藝術家的來訪,在提香、喬久內以及他們的老師之間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不幸的是,杜勒留下的大量非正式書信中卻沒有提及他對這些新世代獨立畫家的影響,他的目光停留在像貝利尼一樣名聲響亮的藝術家身上。

杜勒的影響

儘管如此,拿他們的作品相互比較,便會發現杜勒對威尼斯年輕藝術家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舉例來說,杜勒的《馬西米蘭一世肖像》(Portrait of Maximilian I)和提香的《戴紅帽的人》(Portrait of a Man in a Red Cap),儘管畫風明顯出自不同人之手,兩幅畫之間的相似性卻也暗示了作者互相熟悉彼此的創作風格。兩幅畫都使用了相似的色調,相當深沉又真實。他們也都以人物肖像為主要題材,有著照片般的逼真效果。

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的作品《馬西米蘭一世肖像》(Portrait of Emperor Maximilian I),1519年。油彩、畫板。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奧地利。(公有領域)
提香(Titian)的《戴紅帽的人》(Portrait of a Man in a Red Cap),1510年。油彩、畫布,32.4英寸x 28英寸。弗里克收藏館。(公有領域)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背景下,這些相似性顯得更為重要。在那之前,深沉、逼真的色調一直是歐洲北方的特色,而意大利藝術家,尤其在文藝復興發源地之一的佛羅倫薩,一直專注於完美地描繪出人物體態。

例如,15世紀法蘭德斯藝術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著名的作品《阿諾菲尼的婚禮》(Arnolfini Portrait),就結合了深色調和真實的顏色,以及較為抑制的臉部表情。而15世紀中末的佛羅倫薩藝術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畫作《持著老柯西莫勳章的男人》(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 of Cosimo the Elder),有著照相般真實的臉部細節,但是從色調上卻是繪畫的質感。

揚‧凡‧艾克的作品《阿諾菲尼的婚禮》(Portrait of Giovanni Arnolfini and His Wif),1434年。油彩、畫板,32.4英寸x23.6英寸。國家藝廊,倫敦,英國。(公有領域)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持著老柯西莫勳章的男人》(Portrait of a Man With a Medal of Cosimo the Elder),1474年。蛋彩、畫板,22.4英寸x 17.3英寸。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薩,意大利。(公有領域)

杜勒的作品超越了這兩位前輩,他在色彩的運用上比凡‧艾克更加純熟,在描繪自然體態上又比波提切利還更加真實。不過,他的藝術成就不僅於此,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達芬奇也對他評價極高。杜勒的作品也後續影響了巴洛克風格,他的透視(在繪畫中創造出立體空間感)技法也是那時候最傑出的。

如此高的成就也使得杜勒躋身文藝復興大師之列,並在他第二次造訪威尼斯時對16世紀威尼斯最偉大的天才藝術家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原文Albrecht Dürer Impresses Venetian Artists of the Renaissan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