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美國畫家深入巴西叢林描繪蜂鳥之美

美國蜂鳥畫家:馬丁‧約翰遜‧海德
(JEFF PERKIN撰文/大紀元記者吳約翰編譯)
馬丁‧約翰遜‧海德1871年的作品《嘉德麗雅蘭與三隻蜂鳥》(Cattleya Orchid and Three Hummingbirds)。木板、油畫。莫里斯和格溫多林‧卡弗里茨基金會捐贈(Gift of the Morris and Gwendolyn Cafritz Foundation)。(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蜂鳥是馬丁‧約翰遜‧海德創作的靈感

美國音樂家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曾表示,「我一直很喜歡那些小動物,總感覺它們的出現會帶來好運。它們有一種神奇的特質。」

美洲蜂鳥的魅力無限,令人難以抵擋!優雅敏捷地移動著,閃耀著七彩羽衣,觀賞蜂鳥是人生命中一種美妙的喜悅。

震動著快到幾乎看不見的翅膀,蜂鳥用它那細長的喙,不停地吸採花蜜,嬌小的身軀穿梭在花叢之間,好像鳥類世界中的仙女般展現出一種純真、超凡脫俗的特質。這種獨特又迷人的特質,長久以來成為藝術迷和商業偏好的對象,打破藩籬,迷倒了藝術和園藝裝飾愛好者。

馬丁‧約翰遜‧海德1863年的作品《輝紫喉寶石蜂鳥,巴西》(The Amethyst, Brazil)。(雪蘭多厄山谷博物館(Museum of the Shenandoah Valley)提供)。

19世紀美國藝術家馬丁‧約翰遜‧海德(Martin Johnson Heade)是一位熱情的蜂鳥愛好者。海德坦承,「從孩提時期,我就偏愛蜂鳥……。在我出生後的幾年,蜂鳥熱潮向我襲捲而來,此後未曾離開。」這般痴迷始終伴隨著他,直到生命的盡頭。為了探尋這靈巧的小動物,他沿著美國東岸一路向南到巴西的叢林裡去。雖然海德不是第一位在作品中描繪蜂鳥的人,但他卻是首位親自造訪南美洲研究,並透過現場觀察描繪蜂鳥的美國藝術家。

海德於1819年出生於賓夕法尼洲的亞倫伯維爾(Lumberville,Pennsylvania),接受畫家愛德華‧希克斯(Edward Hicks)培訓,並於22歲時在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the Pennsylvania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首次展出他的畫作《小女孩的肖像》(Portrait of a Little Girl)。這幅畫作目前下落不明。而且,展後沒多久,他對肖像興趣轉淡。山水畫反而符合海德喜愛遷徙和變換景致的偏好。在他新的藝術人生裡,海德開始專心繪製鹽地沼澤帶和海岸風景。他的作品受到認可,尤其在掌握大氣層、光線和變幻莫測的天候條件上。

馬丁‧約翰遜‧海德的作品《陽光與陰影:紐伯里沼澤》(Sunlight and Shadow: The Newbury Marshes),約1871年創作。布面、油畫。約翰‧威爾默丁收藏(John Wilmerding Collection)。 (公有領域)

1863年,海德為了實現孩童時的夢想,開始把風景畫的實力集中在南美洲,特別是呈現宛如置身天堂般的蜂鳥作品。美國傳教士、巴西指南的作者詹姆斯‧弗萊徹(James Fletcher)向海德推薦巴西,並向他保證:「巴西到處都有這種帶著翅膀的小寶貝,品種繁多;據說北美洲從墨西哥到北緯57度,只有單一品種的蜂鳥。」雖然弗萊徹說北美只見一種蜂鳥有誤(實際有超過十二種),但他大多觀點正確,相比之下,出現在中、南美洲的蜂鳥有350多種。

海外旅行的大膽決定,給海德在靈感和創作上帶來巨大回報。三次巴西之旅中,單單第一次旅行,海德就創作多達45幅傑出畫作,其中包括名為「巴西寶石」(The Gems of Brazil)的系列作品。他用鮮豔的色彩,展現鳥類「寶石般」漂亮的羽毛。對此法國作家J‧艾克特‧聖約翰‧德‧克雷沃科爾(J. Hector St. John de Crevecoeur)曾誇張地評述:「即使擅長繪畫華麗景物畫家的調色盤,也畫不出跟這種斑斕色彩的昆蟲鳥相比的顏色。」無疑,這充滿異國風情的叢林吸引了西方世界對南美洲的想像,以致於相信伊甸園存在於南美如萬花筒般熱帶雨林深處的理論也開始流行起來。

海德立志成為勇敢的冒險家,深入原始雨林研究這些蜂鳥,他也是公認最重要的蜂鳥專家。藝術史學家羅伯特‧喬治‧麥金泰爾(Robert G. McIntyre)對他表達了極高的敬意:「海德作為蜂鳥畫家,得到阿加西斯(Agassiz)(註)高度的評價;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the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at Harvard University)的鳥類學家盧德洛‧格里斯康(Ludlow Griscom)認為他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傑出的奧杜邦(Audubon)更優秀。這番比較意義深遠,因為如果把海德的蜂鳥畫與奧杜邦的成就相提並論,就算海德沒有其它畫作,也能讓他在美國藝術史上占一席之地。」奧杜邦最偉大的作品《美國鳥類》(The Birds of America)是鳥類學頂尖的藝術成就,海德能媲美奧杜邦,可謂攀上成功頂峰。

註:路易‧阿加西斯‧富爾特斯(Louis Agassiz Fuertes)(1874─1927年,紐約州)是一位美國鳥類學家、插畫家和藝術家。他為鳥類藝術和自然主義描繪設定了嚴格的現代標準,公認是美國最多產的鳥類藝術家,僅次於指導他專業的前輩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

馬丁‧約翰遜‧海德的作品《兩隻蜂鳥和雛鳥》(Two Hummingbirds with Their Young),約1865年創作。布面、油畫。(《耶魯藝術:新世紀收藏》展覽(Art for Yale: Collecting for a New Century)提供)

接下來幾年,海德開始在他的畫作中融入另一個異國情調和流行的主題——蘭花。他的畫作依然令人激賞,專注描繪精美的蜂鳥和蘭花,背景則是鬱鬱蔥蔥的叢林。他晚年住在佛羅里達州的聖奧古斯丁,也開始畫些沼澤和濕地風景。海德於1904年9月4日離世,雖然他的作品在他去世時已不再受大眾關注,但他致力於記錄蜂鳥的細節和特點的奉獻精神,為他贏得了藝術史上一個永遠令人尊崇的地位。藝術史學家麥金泰爾寫道:

「海德遠離他的同伴,在他起伏的人生中成為一位孤獨奇才,他只與大自然分享自己最深層的想法。海德把生命所有奉獻給大自然:大自然是他的研究課題。在創作過程中,儘管有時步履蹣跚,但從未停止堅持。大自然也成為海德的告別演出,直到離世前,他依然在創作。」

作者:傑夫‧柏金(Jeff Perkin)是一位平面藝術家和綜合營養健康教練,您可在網站WholySelf.com找到相關信息。

原文This 19th-Century American Painter Journeyed Deep into the Brazilian Jungle to Capture the Essence of Delicate Hummingbirds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臘中部古城斯泰里斯衛城(Acropolis of Steiris)。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可說是十一世紀拜占庭建築的瑰寶,公認是希臘拜占庭藝術第二個黃金時代(或稱中世紀拜占庭建築風格)最引人注目的典範。
  • 羅森堡城堡(Rosenborg Castle ,又譯玫瑰宮)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是為了休憩而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宮殿。這座城堡不但擁有精緻的建築特色,其悠久的歷史長達400年,還一度是丹麥王室的住所。
  • 《歲朝圖》是在新年元日賞玩的圖畫。它契合時節,又喜慶風雅,從宋代開始深受眾家士子喜愛,就此一代一代流行開來。歷代都留下許多精品的「歲朝圖」「歲朝清供圖」。立意清朗,內蘊高雅,為一年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增添無限韻味和祥瑞象徵!
  • 白廳宮(the Whitehall Palace)在1698年不幸遭祝融焚毀,唯一倖免於難的是建築群裡最具藝術與代表性的建築──「國宴廳」(the Whitehall Banqueting House)。國宴廳於1622年完工時,白廳宮作為英格蘭的主要王室住所已近一世紀之久,白廳宮有一千五百多個房間,是英格蘭規模最大的世俗建築群。
  • 哥倫布劇院(the Colón Theatre)以其卓越的聲學設計(acoustics),公認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極優的歌劇院之一。劇院以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文是Cristóbal Colón)命名,具有不拘一格的建築元素與令人歎為觀止的裝飾。
  • 哥本哈根的阿馬林堡宮(Amalienborg)建築群腹地廣闊,18世紀以來一直是丹麥王室的官邸,讓人們得以深入了解丹麥王室豐富的歷史和生活方式。
評論